01
你對孩子的要求,源於內心的恐懼
“吃飯磨蹭,上廁所磨蹭,你到底要磨到什麼時候,才肯做作業?”
傍晚時分,陽臺對面傳來一位媽媽斥責孩子的怒喝聲。
翻來覆去,事情大抵就是孩子做事磨蹭,耽誤了學習。
“我不是已經寫完學校的作業了嗎?為什麼還要做你佈置的作業?”
爭吵聲裡夾雜了孩子委屈的爭辯,於是矛盾升級,最後以媽媽咆哮的“人生開導”作為結束語:
“時間是不等人的,現在不抓緊,以後吃苦的是你自己!這個世界上什麼都可以買到,唯獨買不到時間和後悔藥!”
唉,又是一個不省心的孩子,還有一個操不完心的媽媽。
我看了看在客廳裡玩得起勁的兒子,忍不住“戳”了他一句:“聽到沒,不抓緊時間學習,後悔都來不及!”
兒子鼻子哼了一下,皺眉抗議:“你怎麼跟對陽臺的媽媽一個樣?連說話都一字不差!”
我一愣,心裡琢味:是啊,不知不覺,媽媽們都活成了統一戰線。
課外作業、課外輔導、課外比賽……非要把孩子的時間安排得滿滿當當,才覺心安!
這,究竟是怎麼了?我自問。
美國作家洛夫克拉夫特在《文學中的超自然恐怖》中指出:人的恐懼,往往源於未知。
是啊,對孩子前途未卜的擔憂,悄悄然讓無數父母活成了“恐懼族”:
怕時間不等人,怕孩子不夠優秀,怕他們未來的生活過得太苦……於是不安、於是惶恐,或許初衷只是不想孩子浪費時間,可到最後卻發現:
恐懼越多,對孩子的要求也越多。
02
你的恐懼,源於你對自己的不滿
恐懼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心理學研究發現,人的恐懼往往來自這幾方面:
我們不願意承認、不願意面對的自身缺憾;家人(尤其是配偶)身上令我們感到不滿、厭煩卻又無能為力的缺點;生活中的挫折經歷給我們留下的屈辱和遺憾;面對未知和未來所產生的焦慮和擔憂。
這讓我想起了在網上看到過的一個求助帖,一位自稱“傷心媽媽”的母親說:女兒三歲,越來越活成她擔心的樣子,內向、膽小。一想到孩子的未來,她就感覺無比恐懼。
這位媽媽舉例了兩個生活日常。
某一天,她帶著女兒去餐館吃飯。臨結賬的時候,為了鍛鍊孩子的膽量,她鼓勵孩子去收銀臺交錢。
可是,無論她怎麼做“思想工作”,女兒就是不願意。長達20多分鐘“僵持”後,最終以媽媽交錢而收場。
她感到很傷心,想起自己在培養孩子上傾注了大量心血,結果女兒“連這麼點小事都做不好。”
還有一件事,也讓媽媽隱隱作痛。
她發現每次帶女兒上街,女兒都會緊緊牽住她的手,少牽一會兒都不行。“也許孩子缺少安全感吧!”為此,她辭職回家做起了全職媽媽。
但她卻發現,自己對孩子時時處處小心呵護,女兒卻並沒有因此而改觀。
看著朋友家比女兒小1歲的孩子都能獨自在街上甩開腿腳跑,這位媽媽悲從中來:“這麼膽小的寶寶,我該怎麼辦?”
帖子下有不少人指出:是媽媽對孩子的要求太多。才三歲的孩子,讓她獨自去收銀臺付錢,可是天大的挑戰。
後來,這位母親道出心聲,原來孩子的爸爸比較內向,這是她對丈夫最大的不滿。
丈夫也不喜歡自己的性格,所以女兒出生後,夫妻倆特別渴望塑造一個開朗大方的孩子。
可結果卻發現,一切努力徒勞:孩子還是像爸爸,內向、拘束、靦腆。
“大人我改變不了,孩子我難道也得無條件地包容嗎?”這位媽媽的心聲,令人看到她內心對未來生活無邊的恐懼。
很多家長為了消除對孩子成長不確定性的擔憂,於是忍不住動手為孩子設計人生。
當掌控成為恐懼的手段,於是苛求成為追求目的,不僅父母陷入焦慮泥潭無法自拔,更使親子關係陷入僵局。
03
家長越恐懼,孩子越容易出問題
日本作家五味太郎在《孩子沒問題,大人有問題》一書中指出:
很多時候,成人在說孩子的事情,實際上根本看不到最該被重視的孩子的存在,滿眼都是對孩子指手畫腳,讓孩子這樣那樣的大人的影子。
當你成為一名恐懼的家長,你就會發現,你會擁有一個問題孩子。
你的恐懼越大,你眼中孩子的問題也就越多。
還記得電視劇《小歡喜》中宋倩母女倆嗎?
英子原本也是一個陽光少女,聰明乖巧,品學兼優。可誰都想象不到,劇情最後會發展成為她以跳海自盡的方式逃離母親的控制。
有不少網友在彈幕裡說,英子太矯情、太作、抗壓能力差還不懂感恩,如果沒有媽媽宋倩的管教,哪有成為學霸的她?
“我這麼做都是為了你好啊!”這句話幾乎成為所有家長對孩子實施的“苦情計”,可在孩子聽來,卻是人生咒語。家長念一次,孩子就被困束一圈。
如果說英子在母親“愛”的堵截下生病了,那麼病入膏肓的還有宋倩自己,強勢精明如她,脆弱不堪的也是她。
宋倩無法處理與與喬衛東的婚姻關係,她對丈夫居高臨下的鄙夷姿態,導致兩人分道揚鑣。
帶著對丈夫的不滿離婚,女兒成為了宋倩生活的救命稻草,帶著她作為一名過來人家長與金牌教師的優越感,宋倩完全按著自己的想法打造英子的學習生活:
營養要跟上,英子必須喝她煲的各式營養湯;
為了監督孩子學習,宋倩把圍牆改成了透明玻璃;
為了孩子的前程著想,未經女兒同意,宋倩就把女兒國航的高考志向擅自改成了清華北大……
一個人內心的恐懼有多深,她渴望掌控的觸角就會伸得有多長;唯有把握住某種東西,才能保障她內心的安全感。
對於一個家庭而言,父母是樹根,孩子是花朵。花朵有問題,那多半源自樹根的問題。
所謂的問題孩子,不過是父母的焦慮開出的花朵。
他是一個問題小孩嗎?如果當你遇到一個難以教育的孩子,請先問一問自己。
04
做好這幾點,化恐懼於無形
孩子是獨立的個體,擁有獨立的思想。教育孩子,也像抓一把沙子,握得越緊,流失得越多。
如何化恐懼於無形,從而處理好與孩子的關係,為人父母,需要做好以下幾點。
教育即自省恐懼源於未知,始於心態,終於認知。
教育孩子的過程,其實也是父母們自省、自我成長的過程。
在生命的關係體系中,所有的關係,其實就是我們與自己關係的投射。當我們能夠完美處理“自己與自己”的關係,當大人沒問題後,那麼其他的問題也便迎刃而解。
做一個學習型的智慧父母, 你美好的樣子,才能讓孩子投射出美好的影子。
勿把孩子當“人質”幼兒教育專家孫瑞雪老師指出:
“父母的職責是用愛給孩子提綱一個安全的環境,但至於如何探索世界,那是孩子的自由。”
勿把孩子當人質,尊重孩子獨有的個性,給予孩子足夠的空間,讓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索他們的生活,孩子才能感受到父母傳遞過來的愛意,也才能令每一個孩子閃閃發光。
父母無懼,孩子無畏每一個孩子都是敏感的接收器,家長開心,孩子開心;家長自信,孩子也自信。可若家長恐懼,孩子也一樣恐懼。
恐懼的家長只會一味往孩子頭腦裡塞知識,而無懼的家長則往孩子心中充打自信和勇氣。
做一個無懼的家長,才能做到真正的接納,接納現在的自己,接納現在的孩子,以及接納孩子未來的模樣。
真正的智慧是空盈的狀態,一個無畏的孩子,才擁有行走世界的底氣。
有人說:預測到事情將要發生的時候, 我們總是會害怕它的到來, 但是等它真的發生了, 一切又都變得波瀾不驚了。
養育孩子,亦是父母的一場自我修行。
真正的教育不是改造、不是掌控,而是成全。
放過孩子,放過自己,你會發現,原來一切依然都在軌道上有序行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