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錢成為孩子生活中一種令人愉快的力量。
——虎媽
作者丨Gloria
“氣死我了,熊孩子又因為壓歲錢的事和我鬧。”
剛過完除夕,閨蜜就打電話和我抱怨。
原來,孩子今年收了兩三千壓歲錢,按照慣例,閨蜜“沒收”了這筆錢。
雖然孩子以前也不願意,但孩子小沒什麼話語權,也就罷了。
奈何現在熊孩子長大了,隊伍不好帶了。
剛六歲的男孩,公開和媽媽叫板:“這是爺爺奶奶給我的壓歲錢,讓我買喜歡的東西的,你憑什麼收?我都計劃好要去買奧特曼卡片了。”
閨蜜氣得火冒三丈:
“五千元買一堆破卡,這麼亂花錢,我還敢把錢給你?”
一個堅決不給,一個堅決要拿,母子倆鬧得不可開交。
相信這一幕,在很多家庭都存在。
“壓歲錢”到底該給誰?實在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愁人問題。
壓歲錢到底該給誰?怎麼給?
父母不同的做法,真的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沒收孩子的壓歲錢,影響有多大?
許多父母覺得孩子還小,壓歲錢“理所應當”的由自己保管,卻未曾想到過這樣會對孩子帶來多麼大的傷害。
知乎上有位爸爸,帶著8歲女兒回老家過年。
女兒收到2千多元壓歲錢,他擔心女兒亂花,便強行收了起來,結果,女兒和他產生激烈爭吵,還在寒夜裡離家出走了,第二天,才被警察在網咖尋回。
重慶兩個小學生,擔心父母沒收壓歲錢,在父母“出手”前,失聯一天把錢花光才回家。
......
或許有的父母會說,我家孩子一直表現得很“懂事”。
只不過,那些選擇了“懂事”的孩子,也變得越來越逆來順受,越來越不自信;
長此以往,孩子的內心逐漸匱乏,未來可能會形成過度揮霍、或過度節約的畸形金錢觀。
更嚴重的,甚至會影響到孩子一生的性格。
公司就有個姑娘,特別優秀,做事很努力,但特別自卑,遇到評優活動,總是自己先打退堂鼓,每年老闆發年終獎大紅包,大家都拿得興高采烈,就她支支吾吾不敢拿。
搞得老闆很生氣,以為她對公司有意見。
人事和她談心,才聽她說出原因:“我小時候的紅包都是被父母沒收的,有一回我偷拿了10元錢買鞭炮,被我爸爸打得要死,在那之後,我看見紅包和錢就怕,覺得我不配。”
很多父母質疑:“壓歲錢而已,有那麼嚴重嗎?”
事實上,壓歲錢只是導火索,父母對待孩子“用錢”的態度才是關鍵。
對孩子來說,壓歲錢並不只是“錢”那麼簡單,更是在父母的信任之下,產生“我能擁有和掌控自己的錢”的自我肯定。
善用壓歲錢,培養孩子金錢觀
壓歲錢,和普通的零花錢不太一樣。
首先,我們需要告訴孩子壓歲錢背後的含義。
比如,壓歲錢是長輩送給我們的祝福,除了錢以外,背後的美好心意更值得我們感恩和銘記。
其次,我認為,壓歲錢的使用權,理所應當是孩子的。
每一個“挪用”孩子壓歲錢的父母,都曾是“不甘父母拿走”壓歲錢的孩子。
想當年,我們被父母拿走壓歲錢,也曾覺得委屈和不公平。
意外的是,成人後,我們也成為了那樣的父母,開始擔心把錢給孩子,會讓孩子養成亂花錢的習慣。
時代在發展,世界在飛速變化,作為父母,我們也應該與時俱進,把壓歲錢大膽地交給孩子。
不僅僅可以幫孩子認識壓歲錢背後的文化意義,給予孩子一份自我認同感和發自內心的底氣;
更能早點幫孩子更好地認識金錢,進而培養孩子正確的金錢觀、消費觀。
《窮爸爸富爸爸》裡有句話很知名:
“即使你不教孩子金錢的知識,將來也有其他人取代你來教,這個人也許是債主,也許是奸商,也許是警察,也許是騙子。”
所以說,我們不但要把壓歲錢給孩子,更要和孩子早一點談錢。
越早和孩子正確談錢,孩子就越有機會多瞭解人、錢和世界的關係。
壓歲錢怎麼花?
父母可以這樣教孩子
美國少兒理財教育《從3歲開始實現的幸福人生計劃》認為:
“壓歲錢理財本質上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但卻是父母進行財商教育最好的契機。”
父母把壓歲錢交給孩子,並且協商著使用的這個過程,其實非常考驗父母的格局和見識;
更是父母教育子女建立正確金錢觀和理財觀的好機會。
經典理財書《小狗錢錢》從理財的角度建議孩子把所有積蓄分成三份:
10%用於日用零花錢;40%用於實現夢想的錢;50%用於錢生錢的錢;參考這個標準,父母可以和孩子協商,將壓歲錢分成三份。
在比例方面,父母可以根據家庭的實際情況和壓歲錢的多少進行調整。
一、固定零花錢——訓練孩子理性消費
理財專家建議,孩子六歲起就該擁有零花錢,建議每月20元是合適的標準。
有些家長認為:“孩子要什麼我直接買就好,這麼小給孩子錢,養成壞習慣怎辦?”
事實上,這種想法是錯誤的。
1991年,多倫多的一個學者做了一個心理實驗,把孩子們分成了幾個小組進行試驗,分別是6歲、8歲和10歲,每一個孩子都得到了4美元可以隨意使用的零花錢。
結果卻發現,那些平時在家裡就擁有零花錢的孩子,他們的錢並沒有花光,而另外一些孩子平時由於缺乏使用錢的機會,就把所有的錢都花光了。
可見,“花錢”也是一項技能,需要多鍛鍊多使用,才能獲得掌控力。
當然,自由之下,家長也需要制定規則。
比如說,根據壓歲錢的10%金額,幫助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制定不同額度的月度零花錢。
引導孩子將錢花在合適的地方,注意,只是建議,家長要儘量尊重孩子的想法。
二、夢想儲蓄罐——引導孩子追求夢想
每個孩子都會有或大或小的目標,買貼紙、去迪尼斯樂園、送媽媽禮物等…
有些目標很大,無法用零花錢完成。
家長就可以協助孩子制定夢想清單,並準備一個夢想儲蓄罐。
將40%的壓歲錢放入夢想儲蓄罐,鼓勵孩子為夢想積攢更多費用。
這不但能幫孩子養成儲蓄的習慣,更能訓練孩子透過“延遲滿足”來鍛鍊耐心,以及,透過自身堅持實現夢想的成就感,讓孩子增添更多自信。
三、錢生錢的錢——教孩子儲蓄和投資
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錢就會變得格外重要,因此,父母應該從小給孩子灌輸“我不理財,財不理我”的概念,培養孩子的理財思維。
家長可以作為監護人,協助孩子開通自己的銀行賬戶,將50%壓歲錢固定儲蓄起來;當然,家長也可以透過購買保險,教育基金等方式協助孩子保管好壓歲錢。
8歲以上的孩子,家長還可以適當教育孩子做一些簡單投資。
比如,告訴孩子,把等量的壓歲錢儲存到銀行,每年大概能得到多少利息;把等量的壓歲錢投資給爸爸媽媽買基金,每年大概能得到多少收益,讓孩子進行對比和選擇。
研究表明,5-14歲的年齡是財經智力發育的黃金時期,在這一時期讓孩子接觸儲蓄,貸款,利息等金融類的概念,是個非常合適的時機。
除此之外,早教專家大J小D有一個觀點也很值得學習:
她認為用壓歲錢教會孩子消費和儲蓄後,也可以留一部分作為“送禮/公益”,教育孩子滿足了自己的需求和慾望後,可以透過自己的錢來幫助其他人。
每個家庭,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壓歲錢的多少進行規劃。
這樣一來,長輩送給孩子的壓歲錢,每一分都能物盡其用。
當孩子接過大人壓歲錢的那一刻,也就接過了祝福。
而父母幫著孩子管理壓歲錢的本質,就是教會孩子正確看待“金錢的獲得和使用。”
著名心理學家皮亞傑指出:
“無論一個人成年後擁有怎樣的思維體系,都與兒童時期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絡。”
科學研究發現,從小就接受金錢教育的孩子,更容易培養起正確的金錢理念。
這種金錢理念,透過壓歲錢,會讓孩子更有理財觀,成年後更懂得積極追夢的意義。
理解人生充實的本質,不被金錢所禁錮,也坦然接受金錢帶來的快樂。
花錢時,懂得享受和剋制;
理財時,懂得規劃和理智;
讓錢成為孩子未來生活中令人愉快的力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