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媽媽在知乎上求助,考上女兒拿到了五萬塊錢的獎勵,想買一個名牌包包,媽媽很困惑,我應該怎麼跟孩子說呢?
我當時看到後也在大腦裡搜尋正確的答案。怎麼權衡?我們平時也會遇到這種問題,買可能會助長虛榮心,不買又怕限制了孩子的自由,想來想去進退兩難,陷入了糾結。
我看到有這樣一個答案,眼前一亮,如果是我,我什麼都不想說,我想聽她說。
這位媽媽肯定已經糾結了好多天了,求助了很多人,卻忽略了一個人,那就是孩子,想到了要聽好多人說,卻沒想到聽孩子說,既然琢磨不定,為什麼不聽女兒的呢?寧肯在網上聽陌生人支招,也不願意和孩子好好聊聊天,捨近求遠。
我們不會好好說話,也不會聽孩子好好說話,其實是我們要解決的最大的問題。
我認識的一位媽媽向我們炫耀孩子特別聽話,我說一,她不敢說二,我打她罵她,還是跟我親,其實這是孩子別無選擇的生存需要,當孩子進入青春期了會怎麼樣?不僅不聽話,還會不跟你說話,不服管,溝通變得更加困難。從來不是溝通變難了,而是溝通一直都不存在。
什麼是溝通?我們平時是溝而不通,管道是堵著的,經常有人抱怨孩子發脾氣,我們應該思考,第一對她有沒有關注,第二有沒有理解她,內心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不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想孩子就是不聽話,我理解自己的孩子嗎?在此時此刻知道她心裡想的是什麼嗎?關係決定一切,沒有關係,其他一切都免談。
我們從來沒有好好的聽孩子說過話,一張嘴我們就讓孩子閉嘴,她很無辜,我們不尊重孩子,卻期待孩子尊重我們。
有時候覺得孩子比我們大,在家庭當中我得我們是孩子,孩子是大人,她看媽媽不高興了,願意去照顧媽媽,孩子愛我們遠遠比我們愛孩子愛的多,她是無條件的愛,不管我們是是什麼樣子,孩子都一如既往的愛我們,但我們對孩子的愛就是有條件的,你考的好我就愛你,你聰明我就愛你,在生活中細細品味,反思自己,才能把父母的角色擔當好。
有些家長覺得我一心撲在孩子身上,好吃的給她,好穿的給她,我捨不得這,捨不得那,最後孩子連話都不願意和我說了,這孩子太讓人操心了,其實愛孩子還有其他的方式,理解她,接納她,愛是深深的理解和接納,孩子在這兩點上比我們做的好。
傾聽孩子的聲音,是與孩子溝通的第一步。要知道孩子在想什麼,我們發現孩子不聽話了,生氣了,首先把理解這兩個字調出來,我此時此刻能夠理解看清楚孩子背後想要的是什麼嗎?
最好的方式就是用心傾聽孩子的話,只有善於傾聽孩子的心裡話,知道孩子想什麼,擔心什麼,關注什麼,需要什麼,要聽出這些含義,我們才能真正的走進孩子的心裡。
我們經常一廂情願的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孩子,卻忽略了孩子想要什麼,他們是獨立的個體,他們有自己的內心世界,他們對一些事情有自己的想法和理由,不管多小,她的內心世界很豐富,只不過我們忽略了。
卡耐基說過一句話
專心的聽別人講話,就是給別人最大的讚美。
我們和孩子溝通不暢,是因為沒有專心的傾聽,孩子需要被看到,被尊重。
傾聽的四個層次:
①最糟糕的聽,是根本就不聽
為什麼?孩子處於問題區,我們也處於問題區,是有情緒的,這個時候不相信孩子,甚至有厭煩的情緒,根本不聽孩子說,她一說就打斷了
②應付,心不在焉
我們有時候很煩很累,或者在做其他事情,不想被打斷,注意力在這件事上,孩子在旁邊說話,我們就嗯,好,看著我們是在聽,其實我們的心思都不在這,都在忙的這件事上,假裝在聽,如果別人用應付你,估計說不了三句話以後都不理他了。
孩子放學回家說了好多,最後一句我們今天周測了,你精神來了,考了多少分?只聽自己想聽的,與自己意思相左的,自動遮蔽。
④專注同理心的傾聽
放下手裡的事,專注於當下,最大程度的獲取資訊,為什麼聽不出孩子的需要呢?是因為獲得的資訊太少,孩子跟你說了十句,你就聽了一句,你的判斷就不合理,站在自己的角度聽對方說話,理解的很片面。
我們傾聽是為了更好的理解對方,透過溝通和交流去了解別人的觀念,感受,想法,情緒等,對方講話時,眼神看著對方,專注的去聽,並且內心的成見先放下,千萬別帶著有色眼鏡看他人,開啟身上所有的接收器,不僅是耳朵,還有眼睛,身體反應,全部開啟,這才叫感同身受,對方感受到被理解,才能真實的表達自己,解決問題。
孩子的問題本質上是家長的問題,我們和孩子發生衝突,先從親子關係入手,家長要意識到自己的問題,調整溝通模式,情緒管理模式,控制模式,孩子自然而然也會逐漸做出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