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孩子年齡小的時候,很多道理都是不懂的,這時全靠家長不斷引導教育。而此時孩子是否懂事,就看家長是否明事理了,如果不及時教育孩子進行教育,那最後受傷最大的,可能就是孩子自己了。

帶5個孩子瘋狂試吃糖果,被店員罵“是病毒”

鄭州寶媽朱女士和朋友帶著5個孩子逛商場,路過某知名糖果店時,恰好趕上店裡的試吃活動,朱女士和朋友就帶著孩子進入店裡。

據當時目擊者看到的情況,這幾個孩子沒完沒了地用手抓試吃糖果,店員禮貌地制止無果後,便語氣不好地說孩子們是病毒、有細菌,簡直就是一群狼。

與朱女士同行的兩位男士聽到後,生氣地把店員踹翻在地,隨後朱女士與其他幾位女性顧客開始拽店員頭髮廝打起來。

終於店面負責人來了,但朱女士一行人還是非常激烈地動手打店員,還放出狠話:下班就弄死你!

分析:

終於明白為什麼這群寶媽引起了眾怒,首先試吃品本來就是給有購買慾望的顧客品嚐的,不管小孩還是成年人都該知道,沒完沒了地吃試本就是不對的。

而朱女士作為家長不把道理教給孩子,反而仗著人多勢眾出手打人,這樣的做法只會養成孩子佔小便宜的壞習慣,助長孩子暴力解決問題的氣焰。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例子,老人帶孩子買瓜子,總是以“我嚐嚐瓜子香不

香”為由,抓一大把瓜子吃,可最後也沒有買,還有的家長帶孩子坐車坐地鐵逃票……

看起來好像真的省下了幾塊錢,但這些都是不符合規範和道德的行為。家長們以為佔到了便宜,還把這種方法教給孩子,卻不知給孩子留下的不是勤儉節約的好風氣,而是種下了貪婪的種子。

小時候,孩子總是為了幾毛錢幾塊錢佔便宜,影響孩子世界觀的形成,格局和眼界都受到限制,長大後也會為了蠅頭小利而做不符合規矩的事,嚴重的甚至會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所以家長眼中的小便宜,其實是為孩子埋下罪惡的種子。

父母怎樣做,才能把避免孩子養成貪小便宜的壞習慣呢?

1)強化物權意識

很多小孩子不明白所有權,他們理所應當地認為在自己家出現的就是自己的東西,甚至眼睛能看到的都屬於自己。

對年齡較小的孩子來說,父母要強化孩子的物權意識,告訴孩子什麼屬於自己,什麼可以自由支配,而哪些東西不屬於自己,需要花錢買或徵得別人同意才能懂。

2)教育和引導

很多情況下,孩子知道這件東西不屬於自己,但就是想要,甚至會撒潑耍賴和家長鬧。

這時候家長要堅定立場,強調物權歸屬,還要引導孩子如何徵求別人的意見,不要一昧地拒絕,這容易讓孩子用極端手段。

3)注重榜樣的力量

你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那你就要做什麼樣的人。

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最大的,想要孩子不養成貪便宜的壞習慣,就要給孩子樹立正確的榜樣,千萬不要佔小便宜。

寫在最後

就算家長不針對性教育,但只要平時注意生活中的細節,孩子也會在長期的影響下形成正確的觀念。孩子來到世界上時,就是一張白紙,而父母的影響就等於在白紙上作畫。

貪小便宜不是什麼十惡不赦的大罪,但對於孩子一生的影響卻是極大的,對孩子的教育不該僅僅在大是大非上,還要注重不起眼的細節。

4
最新評論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當孩子收到壓歲錢的那一刻,別忘了給孩子上一堂財商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