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孩子和你親,才會聽你的話

我看了一個視訊,最開頭的時候,只有小男孩一句話,他說,我發現我的媽媽並不愛我。

在他的認識裡,他的媽媽總是很忙碌,生日過去了一個禮拜,才想起來問兒子什麼時候生日。

自己用零花錢報了一個最喜愛的繪畫班,卻在去上課的路上遇上媽媽的同事,同事告訴媽媽,他偷偷翹課跑出去玩,於是當天媽媽放下手頭的工作一直在小區樓下等他,一看見他劈頭蓋臉就是一頓罵,他並沒有開口辯解,只是到了最後對媽媽說,你總是這樣自言自語,從不好好聽我說一句。

視訊的最後,媽媽因病去世,他才在日記本里發現了祕密,知道原來媽媽是一直愛著他的。

多麼另人難過和遺憾,分明互相愛著對方的兩個人,卻因為平日裡沒能好好溝通,導致了這種挽不回的局面。

很多時候,哪怕孩子和父母心中有再多的愛,卻因長期這種無法正常交流的模式,導致豎起一座冰牆讓孩子和大人之間相處得冷漠又疏離。

多少父母和孩子同處一室的時候,其實是沉默的,感覺彼此相愛卻又彼此陌生,兩代人之間找不到一個突破口,有很多渴望的表達,但卻沒有語言。

在現實生活裡,有太多這樣的故事都在像我們證明,父母和子女的陌生,就出現在了親子教育問題上。

很多人都認可,一種好的親子教育,是孩子在這個社會建立的第一個關係,他們日後的做事風格和性情都是從這種第一關係上建立起來的,幾乎是影響了孩子的一生。

換句話說,孩子和你親,才會聽你的話。

不要做孩子眼裡"過期"的父母

如果孩子和你不親,在孩子小的時候,你可能會通過強橫一點的手腕讓他們聽話,因為那個時候的孩子沒有自我意思,不懂表達,無力反抗;但到了青春期的時候,孩子和你不親,這個時候你再有更厲害的方法,結果無一例外就是孩子要和你逆著來,因為他們不會聽你的話,越不讓幹嘛,越幹嘛。

這個時候,不是因為孩子非要和大人過不去,而是在孩子眼裡,你已經是"過期"的大人了。

認識一個家長,當初因為兩個孩子出生間隔時間太短,只能把其中小的交給鄉下的奶奶帶著。

最開始孩子還小的時候是經常回去看的,漸漸孩子大了,加上工作調動的關係,回去探望的次數愈發減少,有時候可能一個禮拜只打一次電話,更甚者半個月一次,每次媽媽在電話裡問孩子的近況,孩子總是回答:"挺好。"

儘管媽媽對這個挺好的回答並不滿意,但內心安慰自己總比不好來的強。

有一次,孩子出了交通事故,媽媽趕到的時候,孩子已經出院了,右腿上綁著石膏正一蹦一蹦滿客廳溜達,媽媽開始埋怨奶奶並沒有及時告訴她,又扭頭埋怨孩子怎麼這麼不小心。

沒想到一直臉色淡淡的孩子,卻開口說了一句:"給你說有用嗎?你能第一時揹我去醫院嗎?"

那一瞬間媽媽內心是慌張,越是慌張說出口的話就變成了:"怎麼和媽媽說話的,我看都是你奶奶慣的你。"

這句話成功點燃了孩子的炸點,孩子直接一句話堵死了媽媽,他說:"也沒見你小時候管過我什麼,現在我大了,你反而怪我不懂事,不覺得很可笑嗎?"

在那一刻,難受的何止是當母親的呢?

不要小看孩子小時候的教育,如果在小時候大人沒能給孩子一個好的親子教育,那麼在孩子逐漸成熟的心態裡,他會認為,父母的那些教育都是沒有溫度的,是為了教育而教育,出發點並不在孩子內心。

無非兩種結果,孩子的無助,父母看不見,而父母的良苦用心,孩子卻又不明白。

讓理解不遲到

很多父母會有這樣的感觸,孩子不聽話,好像是大人的教育上出了問題,或者是孩子本身就不是好孩子,其實這往往是兩者之間的相處出了問題。

就像,孩子越大,就不越不會對孩子說出心裡話。

"哪怕那一刻我很期望父母出現,但他們都太忙了,並沒有出現。"

"每次能說的無非就是上課認不認真,考試考的怎樣。"

"不管我說什麼,在他們眼裡都是藉口。"

時間久了,好像父母越來越失望,孩子就越不會對孩子解釋什麼。因為說出來無非就是評價孩子的對錯,進而是責備,所以乾脆孩子就什麼都不說了。

只要不說,就沒有後續那麼多的事情,好像事情可以告一段落,用這種方式來進行自我保護。

其實這已經是一個很嚴重的程度了,這個時候表示父母在他們心裡已經被劃上了不信任的標誌。接著就是在孩子覺得需要幫助的時候,第一時間求助的就不會是父母,而父母想要幫助也無從下手。

很多父母很自覺的覺得,孩子是親生的,合該一生下來就要和父母保持最親密的狀態,可是為什麼每次當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求助的物件卻不是父母呢,因為父母從沒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真正聆聽孩子的需求,和理解他們。

之前有一個熱門話題,問,當你步入社會,你會對自己的父母傾訴自己的難處嗎。

很多人說,不會,因為距離太遠,說了怕父母擔心。但更多的人說,我不想說,只是覺得他們並不會理解。在我很難過的時候,他們告訴我,這些都是小事,都會過去,然後會例舉他們無數的艱難,並且還會認為這次的傾訴是因為心裡承受能力太低。所以,再辛苦,也不會說出來,寧願自己加班到深夜,打電話的時候也只是簡單的"我很好"告一段落。

多麼叫人辛酸的一段話,可以想象一個人在孤軍奮戰的時候,明明心裡難過的要死,卻還要強顏歡笑告訴自己的父母,我沒事。

但真的沒事嗎?一張嘴就是各種批評的父母,把溝通的橋樑打碎了。

所以很多孩子寧願選擇去和好朋友傾訴,或者咬牙自己扛,也不願意去找父母,而父母會覺得孩子越長大離大人就越遠。

這種遠,就是從一開始的教育出現的。

即使再是有血緣關係,也要好好經營,讓父母成為一種堅強的後盾,讓孩子每次難過的時候都能找到一盞燈為他們照亮前路,而不是等到隔閡出現的時候,才去彌補,那個時候,遲到就會變成了過期。

讓孩子知道,父母才是孩子的後路。這樣他們才能走的穩走的遠,才能長出翅膀,隨時都會飛回巢。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天然“補腦菜”找到了,孩子多吃,提高記憶力,學習考試都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