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教授是資深兒童 教育心理學專家,在一次育兒採訪時這樣說道:
孩子在六歲前開始定性的時候要管好,四歲不聽話你說他,他最多發發牢騷,地上打滾,生生氣,但是到了14歲的他就有可能離家出走,服毒自殺。因此孩子6歲之前的教育尤為重要,家長要對孩子的性格、脾氣、禮教,進行全面的培養。
貧窮和富有是靠著自己的雙手打拼的,但是誘導不努力的方式有很多,經常在網上電視上看到,很多家長把自己的不努力寄託在孩子身上 ,你就應該替我努力,而不是選擇自己努力,把本該屬於自己的責任強加到孩子身上。
現在很多新聞有孩子輕生的念頭,經調查這些孩子當中大部分家庭教育存在問題,家長在孩子沒有達到自己要求後就責怪孩子,你怎麼那麼沒有出息,你看別人家孩子,你看看你,你要這樣我們就不要你了等等。長期以往孩子產生負面情緒,然而家長自身也沒有深刻檢討自己。
所以今天小編帶著大家的焦爐一起來了解一下為何孩子會出現這樣的“沒出息”情況,家長在面對孩子的問題時候我們應當採取的應對措施。
總結一下幾點孩子,長大以後沒有出息,家長別高興1、 注意力不集中
現在孩子面臨的誘惑數不勝數,美味的零食,好看的動畫,密密麻麻的手機小遊戲,至此,家長就會把這種不認真的行為歸結到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上來。孩子在8歲之前,喜歡零食和玩耍,每當家長讓孩子學習的時候,孩子會產生排斥,及時家長們怎麼要求,及時孩子做了,那也是心不在焉,對此,我們就會把孩子這種行為歸結為注意力不集中,這樣也會影響孩子的學習。
遇到以上的情況家長們應當自我反省一下,是不是自己採取的做法不得當,我們是否應當讓孩子有時間觀念,比如上午幾點可以吃零食,幾點可以看電視,下午幾點陪孩子一起學習,家長參與到孩子的學習當中很重要。
2、 喜歡看電視
現在孩子喜歡看電視是普遍現象,你在他看電視的時候剝奪了他的時間,他就會跟你急,再加上家長們一般都需要工作,並沒有太多的時間時時刻刻盯著孩子,久而久之,孩子的身體機能會發生下降,並且被電視的各種主義所吸引,產生頂嘴的習慣。
久而久之,孩子更加對電視手機產生依賴,會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的學習,當學習聽課的時候會神遊電視動畫片,對自己產生英雄主義,最終導致孩子“沒出息”的形成。#0-6歲育兒經#
當發現孩子看電視比較痴迷的時候,家長就要仔細觀察孩子對電視的依賴程度,有效的控制孩子看電視的時間,約束孩子看一下圖畫繪本,也可以多陪著孩子去做一些戶外運動,或者做一些有意思孩子感興趣的遊戲,總之目的就是要轉移孩子對電視的依賴,家長也不要太嚴苛,要細心教導,避免孩子產生牴觸心理。
3、 自控能力較差
孩子需要家長引導孩子去做什麼,當家長不在的時候就“背後一套”,家長們看著孩子寫作業,孩子很認證,當自己不在的時候,孩子就開始放縱自己做其他的事情,也不是在完成自己的任務,其實孩子年齡小的時候,這些意識很低,這就涉及孩子專注度問題,並且單純的寫作業,沒有趣味,孩子會將更多心思放到其他事情上去,小編認為孩子感興趣才會認真學習,遊戲書對於2-8歲培養孩子專注度,以及細心的一個好工具,孩子天生對圖畫就沒有抵抗力。
《培養訓練兒童專注力》全6冊孩子專注力集中開發遊戲書。
以遊戲的形式,來吸引孩子提升孩子的智力。其中游戲方式以、找不同、連連看、顏色辨認,分類、配對等等遊戲方式來鍛鍊孩子,讓孩子樂在其中!
其次這套遊戲書最大的特點是色彩鮮豔,有繪本的感覺,孩子可以通過圖片去理解遊戲的規則。同時父母可以陪孩子一起做遊戲書,能夠提升親子關係,增加更多的交流!
總之,2-8歲前是孩子大腦發育的高峰期,錯過不可逆,一生就一次機會。我們做父母的想讓孩子更聰明,就別錯過大腦發育關鍵黃金期。家長更是要給孩子多一些的陪伴,耐心教孩子,才能讓孩子更加聰明。
如何糾正孩子的壞毛病想糾正孩子的壞毛病,就要給孩子養成注意力集中的好習慣。
父母當好榜樣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家長要給孩子當個好榜樣,父母的習慣以及專注力,會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首先父母要做一個認真、有好習慣的人!
並且要教育孩子,有好奇心,有好習慣,有時間觀念,比如吃飯的時候不準看電視,睡覺的時候不準吃零食。
2歲半到8歲時,是培養孩子專注力好習慣的關鍵期。家長要幫助孩子樹立專注度,養成好習慣,也不要吝嗇讚美,孩子多多讚美對他有很多的幫助,多陪孩子玩一些遊戲,培養孩子的專注度,犯錯的時候加以懲罰,並非是要打,可以剝奪孩子最喜歡的一個玩具,或者最想做的一件事情。
總之,通過規矩讓孩子知道要有一個好的注意力,有一個好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