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大部分家長也都希望,自家孩子能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但是在教育孩子勤儉節約時,不少父母都會陷入一個誤區:那就是為了讓孩子懂得節儉,而不停地對著孩子唸叨,自家的家庭經濟條件有多差!
實際上,當家長不停地告訴孩子家庭經濟情況特別差時,很容易讓孩子養成自卑、不自信的性格。
之前在微博上看到一個話題:“父母摳門對孩子的性格有影響嗎?”在這個話題下面,很多網友都紛紛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在這些評論中可以得知,大多數父母“摳門”會導致孩子在日後的人際交往中有著強烈的自卑感。
有些網友還表示:當初想買的東西總是因為父母摳門,而無法如願以償,長大後會越發想要彌補過去的自己,漸漸的會養成報復性的購買慾望。
02由此看來,父母摳門對於孩子的影響是極大的:
可能在父母看來,在孩子面前哭窮是希望孩子從小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但事實上父母的一味哭窮只會讓孩子的心理變得格外擔憂,甚至孩子內心的匱乏感會伴隨著孩子的終生。
而這些“弊端”都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不可估量的影響:1.父母“摳門”會影響孩子的幸福感
大部分父母總習慣性用摳門、哭窮的方式讓孩子意識到勤儉節約的重要性,所以當孩子想要某個玩具或者零食時,家長會用“這個好貴!我們沒有錢”,“家裡條件不好,這些東西沒必要浪費錢”類似這樣的話語來搪塞孩子。
但當孩子聽多了這些負能量的話語,他們在花錢的時候會產生一種罪惡感,想買的東西都會捨不得去買,從而導致幸福感的缺失和匱乏。
2.父母“摳門”會導致孩子缺乏自信
孩子在父母長期的“摳門教導”下,會變得不自信甚至自卑。
這樣的孩子會打心底裡認為,自己比不過其他人,所以當他們做任何事都會抱著畏手畏腳的心理。而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也會因為不自信、自卑,而導致孩子不敢主動與人交流,很難交到朋友。
3.父母“摳門”會讓孩子變得十分敏感
在父母長期哭窮的家庭中,孩子也會變得敏感脆弱。
在日後人際交往的過程中,只要接觸到和金錢相關的事情,孩子的自尊心就會感到嚴重受傷。這樣的孩子不願意接受他人的幫助,很容易會誤解別人的好意,而當成對自己的施捨。長期以往 ,孩子的心理很可能會出現扭曲,最終導致“抑鬱”的可能性。
這幾點都是父母摳門而給孩子帶來的消極影響,看到這裡,用這種教育方式教育孩子的父母,不妨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
那麼,你平時會用這種方式來教導孩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