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年輕媽媽平時就有健身的習慣,因此懷了孕也閒不住,即便是為了身體好,之後生孩子輕鬆些,也要適當動一動。
但懷孕後體質畢竟不比從前,想要有效果又沒什麼風險,最適宜的運動方式就是散步了,現實中也經常看見小區樓下丈夫帶著懷孕的妻子慢慢走。
散步的確有很多益處,首先可以鍛鍊孕婦的心肺功能,增加肺的擴張力量,有助於調整呼吸節奏,自然分娩時體力和身體條件都更好些。
其次,散步有利於增強產力,可以縮短產程,使難產的機率減少,這是因為日常散步可以有效鍛鍊媽媽們的骨盆肌肉和大腿肌肉群。
最後,散步是一項輕鬆的運動,出門呼吸呼吸新鮮空氣,也有助於調整心情,緩解孕期壓力,絕對是一舉多得的事。
但你知道嗎?孕期多散步是對身體好,可也不是隨時隨地都能散步的,也有不少注意事項,否則反而帶來壞影響。
不恰當的散步,差點失去寶寶在母嬰論壇上,看到一位寶媽分享的經歷,她和老公結婚三年終於懷上寶寶,全家人都很驚喜,小心翼翼地照顧她。
備孕時她經常去健身房,懷了孕也不想閒下來整天躺著,為了到時候能順產,每天飯後她都和婆婆一起出門散步一小時。
都說飯後散步有助於消化,也避免了因吃得太飽壓到腹中的寶寶。
誰知有天晚上照常散完步後,突然覺得肚子很痛,送到醫院時醫生還批評她,孩子差點就沒了,散步是好,但也要挑時候。
孕期散步有兩個時間段除外1、懷孕3個月內
剛懷上寶寶時,身體是非常脆弱的,胎兒也不穩定,這個時期孕媽一定要好好休息,每天不能受累,即使是散步,也不要時間太長。
懷孕初期還是要以靜養為主,不然容易流產,傷己又傷胎。尤其是以前有過流產史的媽媽們,更加要注意靜養,不要輕易做這類活動。
散步計劃宜在孕中、後期進行,此時胎兒的發育已經趨於穩定,運動基本不會有什麼大礙。
2、吃完飯半小時內
很多人吃完飯後覺得胃部壓迫,選擇飯後散步緩解,外加促進消化。
然而,對於孕媽們來說,飯後半小時內還是不建議散步的。
一方面是因為懷孕時間一長,腹中的胎兒逐漸變大,子宮和肚子也逐漸變大,飯後散步的話可能會造成胃下垂。
另一方面,孕媽的上半身較沉,散步時重量都會壓到四肢上,反而不利於胃部消化,甚至可能會加重腿部負擔。
以上兩個時間段為了自己和寶寶的健康,儘量不要散步,其餘時間適度安排就好。但也要記住一點,懷著孕不能想走就走,外面的環境複雜,做好充分準備才行。
比如穿的褲子要寬鬆,平底鞋要舒適,如果是夏天還要記得塗防曬霜。
散步時如果出現以下情況要立即停下休息1、感覺勞累
散步要適度,孕婦散步時感覺勞累,一定要及時停下休息,避免影響胎兒。
要知道,在子宮的壓迫下,出現呼吸困難等不適情況也是經常有的,這樣就不必強迫自己走完全程了,等候家屬來接就好了。
2、私處分泌物增加
到了37周孕婦隨時有分娩的可能,因此只要外出就可能遇到突發情況。
如果私處分泌物增加,還感受到異常,一定要及時停下來休息,找個地方觀察是不是羊水破了,有分娩跡象。
一般如果羊水破了,24小時之內就要生產,必須及時去醫院,且要抬高臀部減緩羊水流出速度。
3、感覺到宮縮
孕晚期有可能會有假性宮縮的現象出現,如果散步時遇到了,要找個地方暫作休息,看看是否有改善。
若無改善,且宮縮得越來越強烈,說明是分娩訊號,要做好去醫院待產的準備。
孕期適當散步有利於身體健康,但一定要注意以上事項,避免不恰當的運動,否則傷己又傷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