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流行學個什麼運動。別說以體育為信仰的美國,連咱們身邊的社會都是如此。你身邊有很多孩子開始學籃球、足球、橄欖球、棒球、冰球……在你帶著孩子去接受某一項體育運動訓練時,很可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教練和工作人員會告訴你:你必須全身心投入一項訓練之中,時間有限,想要精進,想要比別人更好,就得專注在這一項運動裡。然後他們還會告訴你,把這項運動練得出色了能帶來什麼結果,比如這項運動幹好了,上學就能加分,可以選擇更好的學校。他們還會說,只要你聽我的,跟著我們一直苦練,你的孩子一定會成才的,至少是能比別的孩子有上好學校的優勢……真可怕,居然讓孩子從最開始接觸到運動時,伴隨的就是功利目的,太多成年人對於體育和成長有誤解。成為家長後,他們也根本沒有花時間去了解和思考究竟該給孩子如何的體育教育,懈怠、盲目地影響了自己的孩子。
庫裡比賽時,你總能感受到他很享受這項運動本身。他不是惡狠狠的那種人。他很努力,應對所有迎面而來的挑戰,可他似乎總能在這個過程之中笑出來,我猜這種享受感的根源就來自於他是享受運動中成長起來的。
享受不代表過程都容易。精進從來不容易。庫裡以投籃著稱,可就像很多人知道的,現在他的出手位置,角度和方法都是到了中學後期才重新訓練,調整的。
以前,庫裡的出手位置很低,從腰間的位置推出去。因為從小打球,力量不足,卻要努力把球投進籃筐,於是他一直使用這樣的姿勢。而且他媽桑亞打球就是用這個姿勢,在這個位置投籃,很準。庫裡後來練得也很準。直到有一天,戴爾和桑亞坐下來跟庫裡說:如果你想要提升,如果你想到大學聯賽裡繼續出色,你必須調整出手位置,你得重新訓練你的投籃。
庫裡處於矛盾之中。一邊是:他一直投籃很準,讓他改變一直在奏效的方式,心裡一定會有排斥感,尤其改變習慣的過程向來艱辛。另外一邊是:他也知道父親說得很有道理。於是 他們開始了漫長的訓練,整個夏天,每天數個小時。大概有一個月的時間庫裡的投籃範圍就是在禁區裡,他得慢慢習慣新的出手距離,一點一滴的改進過程漫長且折磨。讓這過程更加折磨人的是,弟弟賽斯的投籃姿勢不用改,從最開始就是這樣,在球場另外一端,弟弟用庫裡的目標姿勢準確地完成的出手。
這個過程裡,戴爾夫妻輪番陪同兒子訓練,鼓勵沮喪但仍舊堅持的庫裡。好訊息是,他訓練的球場在家裡的後院,後院有牆,這過程裡他遇到的挫折並不會並另外的人看到。戴爾夫婦非常注意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尤其是戴爾。夫妻之中桑亞是更強勢的一方。桑亞成長過程之中身邊有很多堅強的女性,她目睹著為了撫養家人,家裡的女性們是如何做的。她也向來性格堅強,要求孩子也是如此。在她執教閨女排球球隊的時候,特別強硬,鐵血。可強硬歸強硬,他們會試圖理解孩子,會試圖聽聽孩子的表達。女兒曾經經歷過五次腦震盪,曾經遇到過心理問題。母親試圖告訴她要強硬,她則會試圖跟母親解釋有些事情她沒經歷過,不理解,卻確實存在。人和人是不同的。
我猜就是因為在運動成長過程中,庫裡兄妹三人都有得到了表達自己的空間,而在他們表達時,父母在傾聽,在理解他們,也會根據孩子的現狀去調整應對的方法。辛苦的訓練不代表你在過程中要失去自我。他們的自我一直被父母智慧地保護著,於是他們一直能享受在過程之中。
父母的英文是Parent,這也可以是動詞,包含父母養大孩子過程中要完成的一切。這個過程極其複雜,漫長,其中包含的部分需要每位父母有意識地完成。你的孩子會不斷長大,這過程中你的角色,存在部分不斷改變,不會改變的是你總能做點什麼。因為沒有人比你們更了解自己的孩子。他們的基因,血脈來自於自己,性格行為習慣被自己影響,家長永遠可以給孩子適當的教導,當然這種教導有各種方式。
隨著孩子們慢慢長大,戴爾意識到需要給兒子們尋找教練。在大概十二三歲的時候,叛逆期和成長意味著孩子們的生活裡需要另外的權威角色。另外一個聲音能更好的觸及他們,給他們帶去影響。哪怕戴爾擁有足夠的籃球知識,經驗,他還是給兒子尋找著教練和AAU的球隊。
到底家長的選擇是不是正確,合適,孩子會給出答案。庫裡在這支AAU球隊訓練比賽過一段時間之後,跟父母說他不想繼續參加了。桑亞向來是強硬的那一方,她會要求兒子回到球隊裡,跟隊員們相處,相信教練的方式。可他們絕不會就此忽視兒子的感受,只要孩子給出的理由能夠說服他們,他們願意被說服。否則強硬就會變成無知。
庫裡不喜歡AAU球隊的方式,太過於追求勝利。戴爾覺得兒子說的很對,於是他們自己組建了自己的球隊,尋找了自己認為的合適的教練。在庫裡退出現有AAU體系的時候,球隊教練信誓旦旦地說:不參加AAU,你們是根本不可能打出來的!
不知道後來庫裡得到MVP,總冠軍的時候,這名教練是怎麼想的。戴爾和桑亞聽完這些話之後,依舊選擇退出,在那一刻他們的期盼不是孩子能不能打成績來,能否成為職業球員,更別說MVP、總冠軍了。他們只是認為這不是在體育應有的樣子。孩子們應該在籃球場上學會那些他們應該學會的。
戴爾組織的球隊大部分時間用來訓練,去參加一些必要的比賽,也是為了讓孩子們體驗訓練的結果。雖然戴爾是前NBA球員,他分得清角色,尤其在比賽過程中,他不會越過教練做太多,說太多話,他深知教練在孩子生活之中有自己的角色需要扮演,他們有教導的工作需要完成。而且比賽是用來享受的,無論輸贏。他如果覺得有什麼需要調整,會留到在訓練裡說。他更會試圖讓孩子明白,比賽和體育不是一切。比賽結束之後回家的路上,戴爾和桑亞會跟孩子聊聊比賽,說說發生了什麼,下車進家,就翻篇。在做一件事的時候全情投入,可一件事不該是生活的全部。
父母意志不應該決定一切,他們相信,上帝給你留下的那扇門就是你該走的。比如金州勇士選中庫裡這件事,桑亞和戴爾根本不希望發生。桑亞甚至說,她根本不知道金州在哪兒,哪怕自己老公打了多年NBA職業。戴爾不希望庫裡去勇士,是因為他覺得那時候勇士隊更衣室的文化並不健康,他希望兒子進入職業大門的最開始,身邊有一些出色的老將能成為榜樣。就在選秀之前,勇士的老尼爾森給戴爾打電話,問:如果我們選庫裡,你覺得怎麼樣?戴爾的回答是:我覺得不怎麼樣。他實話實說地跟老尼爾森表達了自己的意願以及理由,他認為坦率沒什麼不好,而且他期待選中庫裡的尼克斯的選秀順位恰恰就在勇士後一位。老尼爾森聽完戴爾的表達也很客氣,說:好,我知道了,可我們還是會選他。
就這麼,庫裡的職業生涯還是在奧克蘭開始,成為了偉大的球星,組建家庭,成為三個孩子的父親。可戴爾和桑亞作為父母,以及祖父母的工作並沒有停止,隨著家庭成員的增加,變得更加複雜且有趣。這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支援和陪伴。
戴爾是黃蜂隊的電視解說,通常黃蜂的賽季結束後,他就會和太太一起來到加州,在季後賽裡更多和孩子以及孩子的孩子一起。家庭支援是他們試圖一直教會孩子的,家人應該無條件地支援家人。
庫裡他們生活在一個大家庭裡,從中學比賽時候庫裡他們就知道,球館裡會來很多家人支援他們。如果哪場比賽看臺上的人少了,庫裡就會知道一定是有什麼事情發生了。直到現在,庫裡的家人逢重要比賽都會聚集到一起,戴爾家就會成為觀賽派對的發生地。哪怕季後賽時桑亞和戴爾根本不在家。
庫裡他們贏下第一個冠軍的最後一場比賽,距離比賽結束只有很短時間,看臺上桑亞的電話響了,是家裡的親戚朋友打來的,大約有四五十人正在他們家組織觀賽派對,看著看著突然電視沒影了,他們打來問是不是夫妻倆忘記繳有線電視費了,幾十口子人一下子蒙圈了,啥也看不到。桑亞身邊的世界正要慶祝勝利,吵得很,也根本聽不清家裡人說了寫什麼。當然這個事故並沒有影響家裡聚集觀賽的習慣,尤其是上一季哥倆在季後賽裡相遇,開拓者和勇士比賽的那一輪,一家人坐在電視機前矛盾卻也立場分明的為兩支球隊加油,比坐在現場看比賽,被福斯關注著,無法暢快表達,享受比賽的桑亞和戴爾享受多了。
孩子們都長大了,有了自己的孩子,成為祖父母的戴爾和桑亞依舊在完成父母的責任,陪伴,講述,用行為去影響,現在他們距離孩子們的生活遠了不少,似乎更多成了子孫一輩成長的環境和背景,可他們非常看重環境在無形之中給人的影響,更何況,哪個爺爺奶奶不疼第三代呢。
不知不覺有關庫裡養成的這件事就寫了兩篇,五六千字,這過程之中我儘量不去總結,儘量寫他們之間的故事給各位。我想對此事感興趣的人,總能從真實發生的故事裡找到自己喜歡的,認同的,無論此時此刻你是不是孩子的父母,或者你仍在尋找女朋友。
下期咱聊點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