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國慶前夕,湖北恩施的一個年輕媽媽帶著9個月大的小女兒去參加文藝匯演。到了目的地後,她發現女兒睡著了,覺得抱著孩子沒有辦法參加演出,就順手把孩子放到汽車後座上,想等著演出結束後再來接孩子。

沒想到媽媽演出太投入,竟把孩子忘在了腦後,硬是讓孩子在車裡呆了近兩個小時,當天天氣炎熱,氣溫達到了30℃,大人在戶外活動多了,都會渾身冒汗。何況是被鎖在悶熱密閉的汽車裡的嬰兒呢?

小嬰兒因為難受,哭得上氣不接下氣,眼看就要出現危險。幸好一名好心的民警發現了險情,及時找到粗心的媽媽,打開了車門,才把孩子救了出來。

孩子脫險後,大家都鬆了一口氣,可是回顧整件事情,卻還是讓人有些後怕:萬一民警不是在事發時剛好經過這裡,又或者民警粗心一些,沒有聽到孩子微弱的哭聲,整件事的後果都會不堪設想。

更令人感到難過的是,類似這樣的事情並非個案,只要搜尋“孩子被忘在車裡”,就會看到很多讓人觸目驚心的案例,而且這樣的悲劇在全世界範圍內都時有發生。

為人父母的你,最怕的是“致命的分心”

美國記者基尼·溫加騰將父母因為漫不經心的行為引發的悲劇稱為“致命的分心”。

2009年,他曾經親自採訪了十幾位因為分心而失去了自己孩子的父母,在與他們懇談後,溫加騰了解了他們的痛苦心境,探討了他們出錯的原因,並寫成一篇文章,發表於《華盛頓郵報》上,這篇文章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重視,也為他贏得了當年的普利策新聞獎。

在這篇文章中,溫加騰介紹了很多案例,而這些案例無疑都有相同的特點:

“本來一個熱愛孩子的細心父母某一天因為日常生活的一點變化,變得忙碌、分心、煩躁或者困惑,然後……將孩子忘在車裡。

這樣的事情全美國一年會發生15-25次,貫穿春夏和早秋。”

在溫加騰看來,這些父母並不像人們想象中那樣無可救藥,他們並不是把孩子不當回事的惡劣父母,恰恰相反,他們中有很多人平時對孩子的疼愛和呵護並不亞於任何一名普通父母。而且他們中不乏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不乏對待工作認真負責的人,不乏經濟條件非常優越的人……

那麼,悲劇為什麼偏偏會降臨在他們身上?

溫加騰向生理學家大衛·戴蒙請教,而他給出的解釋是:

“記憶是一個機器,而且它並不完美。我們會希望優先想記住重要的事情,但我們的負責記憶的神經細胞不是這樣。如果你會忘記電話號碼,你同樣也可能會忘記你的孩子。”

也就是說,我們的大腦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牢固可靠,在分心執行各種任務的時候,很容易受到本能反應的影響,導致記憶受到誤導,所以一些可憐的父母會認為自己已經將孩子好好地送到了幼兒園,但實際上孩子卻在汽車後座上痛苦地掙扎著……

這種可怕的分心問題往往會因為壓力過大、情緒不佳、睡眠不足、生活節奏改變等因素而變得更加嚴重。

戴蒙給溫加騰分享了這樣一個案例:

在一個忙碌的清晨,一位年輕的母親被眼前的事務搞得暈頭轉向,她需要打電話給寶寶訂購嬰兒椅的帶子,還需要和保姆商量薪酬問題,之後她還要去婦產科做檢查,同時還要向工作單位請假……

在那天早上,她明明記得自己已經將孩子送到了保姆那裡,然而孩子卻被她遺忘在了汽車中。在她下車的時候,孩子睡著了,沒有發出一點哭聲,安全座椅又恰好位於駕駛座的盲點,她沒有看到孩子……

這一整天,她忙忙碌碌地處理著各種問題,直到深夜時分,她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到停車場,這才發現孩子早已停止了呼吸。

這場悲劇就是典型的由壓力引起的“致命的分心”,儘管這位母親為此陷入了長久的痛苦自責,但孩子的生命卻已經無法挽回。

用大衛·戴蒙的理論來解釋的話,那就是:

“突發性或慢性壓力,會削弱大腦高階功能中心,讓它們更容易被本能和不自覺的行為所壓制,而理智思維則被弱化到無力抵抗。

於是父母的記憶迴路就像電腦程式一樣被強制覆蓋,而這,就是分心造成悲劇的祕密。”

你不是機器,別總做多執行緒工作

對於父母來說,分心是危險的,是致命的,為了儘量減少分心的可能,首先要避免讓大腦經常做“多執行緒工作”。

所謂“多執行緒工作”,就是讓大腦像功能強大的計算機一樣,在同一個時間段裡同時處理多項任務。

因為父母們每天要面對形形色色的任務,其中有很多事情都非常棘手,於是一些父母難免染上了“多執行緒”齊頭並進的壞習慣,還認為這樣做能夠節省時間、提高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這些讓人心驚膽戰的畫面幾乎每天都在發生,而父母們卻沒有意識到其中的問題。

事實上,人類的大腦並不適合同時為多個任務運轉,因為人腦畢竟不同於電腦的多執行緒處理器,這種處理器確實是可以在多個程序之間自由排程的,而且每一個程序不會互相干擾。

可是大腦不停地在各種難度不同的任務之間切換,就會發生專注力的耗散,會讓父母的認知能力下降、記憶力發生紊亂,出錯的概率也會大大增加。

因此,如果你在育兒時常常會採用這種“多執行緒工作”的模式,就應當立即停止。你必須告訴自己:在同一時間段我只能做一件事情,只能專注於一項任務,以減少思維來回切換的次數,降低大腦在認知和判斷時可能出現失誤的概率:

1.一次只做一件事情

你不得不承認,你的大腦是有侷限性的,不要總是試圖讓它同時處理各種各樣的資訊,以免影響你照顧孩子的專注力。

你應當專注於當下,帶孩子的時候就好好地帶孩子,不要做其他與帶孩子無關的事情:不要玩手機、發信息;不要和熟人、鄰居聊天;不要胡思亂想一些家庭瑣事;也不要急著去處理家務活……

你可以等到孩子睡著的時候,確保他們非常安全,不會翻下床,床上也沒有會堵住口鼻、割傷面板的東西。

在這種情況下,你可以暫時離開孩子一會兒,用最快的速度做完要做的事情,然後立刻回到孩子身邊。

2.遇到中途穿插的任務,也要保持專注

在每天育兒過程中,隨時都有可能遇到中途穿插進來的任務,比如你可能要接聽電話,可能要去交電費,可能要招待突然來訪的朋友……

在這種情況下,你應當首先讓自己的心情保持平穩,切勿被突然而至的任務弄得手忙腳亂。你可以快速地思考一下,給這些任務分分級,如果並不是特別緊急的任務如交電費等,你可以將它們排在有空的時候完成。

如果穿插進來的任務比較緊急,比如接電話、接待朋友等任務無法延遲,那麼你應當確保孩子始終在你的視野中,然後再去做這件事情。

總之,你應該時刻提醒自己:保持專注才能夠減少失誤,所以不要總是貪心地想要把層出不窮的事情同時處理好,而是應當先專注於照顧孩子的頭等大事。

你不是超人,別總想著事事親力親為

你是一個喜歡事事親力親為的人嗎?不管自己手頭的事情有多少,不管自己多麼忙碌,你都不放心把一些細枝末節的小事交給別人去處理?

很多媽媽常常會有這樣的問題,她們喜歡把自己當成“超人”,因為擔心丈夫或奶奶、外婆育兒的能力不夠、耐心不足、經驗不到位,總覺得他們會把事情“搞砸”,所以媽媽們就像超人一樣開足了馬力,恨不得面面俱到,把一切事情都處理得妥妥當當。

然而,媽媽的時間和精力是非常有限的,如果不懂得適當授權於人、事事親力親為的話,就會出現專注力下降、分心嚴重的情況,而這無疑會讓孩子面臨嚴峻的安全問題。

因此,想要改變這種局面,媽媽們也要注意提升自己的專注力,只專注於最需要自己完成的事情——育兒上,其他的生活瑣事該放手就要放手,要擅長藉助家人的力量“協同作戰”,這樣才能減輕自己身上的壓力。

為此,媽媽們可以按照以下幾個步驟去嘗試進行改變:

1.減少對自己和家人的高要求

初為人母的媽媽往往力爭事事完美,想要把育兒問題、生活問題、工作問題處理得滴水不漏,但這顯然是不可能做到的。

又要把孩子帶好,又要把家務打理好,又要把工作做得有聲有色,這是超越常人能力範疇的要求,如果刻意逼迫自己,只會讓壓力成倍上升,會讓情緒過度緊張,分心的問題也會越來越嚴重。

因此,媽媽需要改變過於追求完美的心態,對自己的要求低一些,對家人寬容一些,有些不重要的問題本著“難得糊塗”的態度輕鬆放過也未嘗不可。

2.能假手於人的事情不要親自承擔

很多事情媽媽不必強迫自己親自去做,而是可以適當地分配任務給家人,特別是要讓爸爸參與育兒工作。

爸爸也是需要鍛鍊的,如果媽媽事事大包大攬,爸爸樂得清閒,就會漸漸出現惱人的“喪偶式育兒”的問題。

相反,媽媽捨得放手,願意指揮著爸爸去做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情,讓他多和孩子親密接觸,就能夠自然而然地提升他的責任感,增進他對孩子的感情,而媽媽身上的壓力也會大大減輕,夫妻之間的關係也會更加和諧。

3.避免求全責備,在商量後解決問題

媽媽把一些瑣事授權給他人之後,便可以專心照顧可愛的孩子了。在這個過程中,媽媽要對家人有信心,不要動不動就插手指點、嚴厲責備,否則會引起對方的不滿,對方一氣之下撂挑走人,媽媽就會陷入瑣事中難以解脫。

所以正確的做法是在發現對方的一些錯誤行為後,及時溝通,再以商量的方式解決。

總之,媽媽們要學會把自己從繁忙的狀態中解放出來,專注於別人無法替代的育兒要務,才能真正把孩子帶好。

遠離過勞,以最好的狀態照顧孩子

照顧孩子需要保持高度的專注力,而這要求父母要保證充分的休息。這是因為專注力是有時限的,一般保持40~50分鐘高度專注狀態後,會達到一個疲憊點,需要進行適當的放鬆。

在充分的休息之後,緊張感能夠得到緩解,在繁忙的育兒工作中積累的壓力也能夠得到釋放,疲勞感會大大減輕,一些困擾你的壞情緒也會不脛而走。這樣當你繼續開始照顧孩子的時候,就更容易集中精神、全力以赴,分心的可能性也會大大降低。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在該休息的時候,卻總是三心二意、不夠專注,比如有的父母在深夜孩子睡著之後,開始“報復性熬夜”——玩手機、看小說、追劇……同時自己也覺得這樣的行為不妥,所以一邊熬夜一邊情緒煩躁、忐忑不安。

這樣只會讓自己疲憊的身心長時間得不到放鬆,情緒問題也得不到解決,帶著這種不良狀態回到育兒工作中,後果可想而知。

父母不重視休息,或是不會“專心致志地休息”,造成了過度疲勞和情緒惡化,不但無法帶好孩子,還容易引發各種身心疾病。

因此,你一定要重視休息的作用,在該休息的時間就要儘量放鬆,不要惦記著玩耍或其他雜事。只有休息好了,才能讓你的意志力和注意力得到有效的補充,並可以讓你保持清醒的頭腦、樂觀的情緒和良好的生理狀態,這些對於照顧好孩子是很有幫助的。

那麼,怎樣做才是有效的休息呢?

1.讓自己能夠保持充足的睡眠

睡眠對於消除疲勞、改善大腦功能來說非常重要,但很多父母卻不同程度地存在睡眠品質差、睡眠時間不夠的問題,由此會造成精神萎靡、脾氣暴躁、食慾不佳、專注力下降等一系列的問題。

所以你一定要重視睡眠的作用,在孩子入睡以後,要抓緊時間趕快補充睡眠,不要隨意地熬夜。

如果你無法進入深睡眠狀態,總是睡不安穩、容易做夢或被驚醒,那就不妨試一試用熱水泡腳、睡前打坐等方法,同時要注意調節好臥室的溫度和光線,使自己能夠在舒適的環境中自然入睡。

2.試一試“打盹充電”的辦法

在照顧孩子特別是照顧新生兒的時候,你可能很難保證長時間的睡眠。在這種情況下,你不妨嘗試一下短暫的“打盹”休息方式。

澳洲弗林德斯大學的研究人員早已發現,短暫的睡眠也能夠有效緩解大腦疲勞,還能提升警覺度以及許多不同的認知功能,對專注力的回升很有幫助。

所以你可以趁著孩子睡著時,抽10~30分鐘的時間打個盹,這樣也有助於讓自己的狀態回覆。

3.調適呼吸,讓壓力消失

有意識地延長吸氣、呼氣的時間,讓呼吸變得更加緩慢、更有規律,能夠調適你的生理、心理功能,並可改善神經系統的運作,可以達到調整情緒、消除緊張、恢復平靜的目的。

你可以在孩子入睡後,試試這種呼吸法:

先做三次深呼吸,每次吸氣時間控制在4秒左右;屏住呼吸3秒,再慢慢呼氣,呼氣時間控制在6-8秒;休息幾秒,再按同樣的辦法做深呼吸。

這樣可以幫你吸入更多的新鮮空氣,排出更多的代謝廢氣,有助於消除疲勞、改善腦部機能,還能讓你暫時忘記那些煩惱的事情,有助於放鬆情緒、減輕心理壓力。

4.用加強身體運動的方式休息

你還可以依靠運動來減輕壓力、消除疲勞,科學家們通過研究證實,運動能興奮你的神經,可促使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和“去甲腎上腺素”的分泌,這些物質對於注意力不集中、自我控制力差、認知能力減弱等問題都有改善作用。

不僅如此,運動還能幫助你緩解壓力,會讓你的情緒更加快樂,因而能夠改善負面情緒過多、壓力過大造成的容易分心的問題。

你可以試著在孩子睡著後去從事一些體育運動,比如在家中跳健美操、做瑜伽、做平板支撐、俯臥撐等等。

在從事這些活動的時候,你的身體會大量出汗,頭腦也會暫時放空,同時你會獲得一種精神振奮、煥然一新的感覺,情緒也會更加平穩快樂。

總之,正在從事辛苦的育兒工作的你,不必高估自己的“忍受”能力,也不必讓自己陷入無休止的內耗中。

你要學會調整,學會放鬆,直到找到最適合自己和孩子的育兒節奏,才能真正做好高品質的陪伴,讓一些因分心引發的危險化於無形。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父母必讀:教育從來沒有“起跑線”,有遠見的家長從不怕孩子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