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因為疫情的原因,春節長假變長了好多。雖然父母寶貝們不得不“宅家為國做貢獻”,但也似乎多了很多陪娃帶娃的時間。

隨著疫情進一步得到控制,大家歸崗復工也提上了日程。但假期陪的越多,分開就變得愈發難捨難離…馬上就要上班的職場寶媽,是不是已經準備好了在出門前看著娃演了一出彷彿“生死離別”的家庭大戲?

別隻忙著苦惱和心疼,佩魯今天就用腦科學的角度和大家聊聊,娃的分離焦慮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焦慮的真正原因:“失控的”杏仁核

焦慮不是娃的專屬,大人也會感到焦慮。焦慮並不是多罕見的問題,因為大約百分之三十的人會受到焦慮的影響。你此刻閱讀這篇文章時,所處的空間或許就有一個人正充滿焦慮。

《The Mind Explained》頭腦揭祕紀錄片

為什麼人會經歷焦慮,我們又該做些什麼來緩解焦慮?Netflix在2019年末就推出了一部名為《The Mind Explained》的頭腦揭祕紀錄片,邀請多位心理學家、神經外科教授及生物學家從腦科學的角度發人深省地幫助大家了解大腦是如何運作的。

斯坦福大學生物學教授Robert Sapolsky

斯坦福大學生物學教授Robert Sapolsky這樣闡釋焦慮的產生機制。

草原上有一種叫做疣豬的動物,這種動物在看到獅子時,在大腦中扮演“情感中心”的杏仁核認定:“獅子會對我造成威脅!”這會使腎上腺素在全身範圍內釋放,讓身體準備好面對威脅和戰鬥。

此時,疣豬的身體系統將所有的資源都集中到“逃跑”這件事上,此時“焦慮”產生,並且作為一種有益的情緒,讓疣豬做好了逃命的準備。

人類同樣有能力做到相同的事,所以,當娃手裡最喜歡的玩具被拿走;忽然進入一個充滿陌生人的空間或“每天陪在身邊的媽媽忽然要離開我”。

為了應對這種情況,娃焦慮的開關就打開了。心跳加速,肌肉緊繃,胃部疼痛,如坐鍼氈…因為錯誤判定這些情況會對自己產生威脅,娃此時“壓力山大”。

“失控的”杏仁核讓每一個趕著上班打卡的媽媽離開家時,都必須面臨自家失控的、嚎啕大哭的娃。

你在煩惱些什麼呢?我的寶貝

孩子從八九個月開始,認知發展到一定程度,會開始知道哪張面孔最熟悉,誰對自己最友好,誰可以為自己提供食物、陪自己玩,他就會抓緊這個人。

當這個人離開自己時,孩子就會產生“分離焦慮”,但他們焦慮的到底是什麼呢?

美國心理學家John Broadus Watson

20世紀初,美國心理學家John Broadus Watson對9個月大的小嬰兒Albert進行了著名的小阿爾伯特實驗。以測試孩子的焦慮和恐懼是天生的,還是後天養成的。

研究人員讓嬰兒和一隻小白鼠接觸,這是一隻柔軟、可愛又招人喜歡的老鼠。小阿爾伯特對這些物品並沒有表現出絲毫害怕,還好奇地摸了摸小白鼠。在前兩個月,寶貝每天都會愉快地和小白鼠玩耍。

小阿爾伯特實驗

兩個月後,當小白鼠一接近嬰兒,研究人員就站在後面用錘子敲打鋼條,他們發出響亮而可怕的聲音,讓阿爾伯特嚇得嚎啕大哭起來。

就這樣,實驗重複了很多次。直到有一天Watson再次將小白鼠放在了阿爾伯特的面前,這一次他並沒有敲擊,可小阿爾伯特還是一看見小白鼠就想逃,恐懼產生了。

而小阿爾伯特對小白鼠的恐懼,也延續到了兔子、毛皮暖手套甚至聖誕老人面具。

而寶貝的“分離焦慮”,也是這樣以偏概全的將無害的事物與可怕的聯想聯絡在一起。

將媽媽的離開和不好的事情聯絡在一起,從而導致特別焦慮。並以眼淚、哭鬧的方式將這種焦慮表達了出來。

你的親子關係,也可以更加“安全”

心理學家Ali Mattu在紀錄片中,提到了愛因斯沃斯採用的陌生情境實驗。

陌生情境的實驗內容很簡單,邀請不同的孩子作為研究樣本。先讓寶貝獨自進行20分鐘的遊戲,隨後使照看者及陌生人進出房間。

以此模擬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熟人及陌生人兩種情境時的心理應對狀況,來界定三種不同的親子關係型別:包括安全型關係、焦慮矛盾型關係與迴避型關係。

陌生情境實驗

在安全型親子關係中,就算媽媽不在身邊,嬰兒依舊能感受到媽媽的負責和慈愛。

而焦慮矛盾型關係中的嬰兒,在媽媽離開後很焦慮,一分離就大哭,害怕陌生的環境。

最後,迴避型關係中的孩子對媽媽疏離、冷漠,媽媽離開時不會感受到焦慮,媽媽回來也不會特別開心。

而對親子關係造成最重要影響的因素,就是媽媽在親子關係中對孩子的陪伴與溝通。

此外,家庭氛圍和成長體驗也會影響親子關係的建立。

Ali Mattu指出,如果你的父親或母親容易焦慮,那麼你可能擁有更敏感的“杏仁核”。

而父母的焦慮也會在潛移默化中對孩子造成影響。因此,爸爸媽媽要對自己的情緒管控、打造更溫馨的家庭氛圍,有利於安全型親子關係的建立。

同時,慘痛的經歷也可以種下焦慮的種子。

比如當孩子初次出現分離焦慮的表現時,父母用叱責、打罵等不當的處理方式,更容易讓娃把“媽媽離開”和“打罵”聯絡在一起從而形成惡性迴圈。

在出現“離別”的情景之前,我們在前一天晚上先和娃溝通,“媽媽明天早上要去上班了,但是晚飯前就會回來喔。”,“媽媽不在家,外婆也會照顧好你的,晚上跟媽媽分享一下開心的事吧。”,在離開時和寶貝打好招呼,可以減少寶貝“離別焦慮”的情況。

“離別焦慮”聽起來讓人頭疼,但換個角度來看,這也是對媽媽的一份肯定。

寶貝不懂什麼是分離焦慮,但他知道和媽媽分開很委屈,這是天性使然,也是對母親的最大肯定。

作為寶爸寶媽,這份被需要的感覺,也是很珍貴的經歷吧。

但也正因為這份純粹的依賴和愛,我們才有義務讓寶貝在安全的、親密的親子關係中長大。無時無刻,都能感受到安全感和滿滿的愛。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娃娃乳牙遭蛀了,不管要出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