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總覽:

為孩子創造過度舒適的成長環境,很大機率會出現“資源詛咒”的問題。父母為孩子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或資源的同時,更應該讓孩子在父母可控範圍內儘早地、持續地接受鍛鍊或挑戰,助其早日成材。

1. 一個引子——沒有幫寶寶搬石頭,我被隊友說了

今天天氣很好,帶寶寶去公園玩沙子、曬太陽。

期間一個插曲:

寶寶要把沙子從岸邊的沙地裡挖起來扔到水裡,這麼一個簡單的遊戲,他玩得挺不亦樂乎。

由於從岸邊到水邊的路面上有不少大石頭,對小寶寶來說,走起來有點費勁。

隊友就讓我將其中一塊最大的石頭挪開,以便讓寶寶走得更順暢,不容易摔跤。

我本能地反對挪石頭,對隊友說,現在這種情況我能挪得動石頭,能讓寶寶走的更穩;但後面如果寶寶遇到什麼阻礙,我無法幫他清除時,怎麼辦?

隊友說,我就是懶,不想動~

我確定自己說出不應該挪石頭的話語是一種本能反應,還真沒想過要偷懶。

或許我的本能就是想避免麻煩?

2. 由此想到的孩子教育——要為孩子提供有限度的幫助

多少父母為了讓孩子成長得更好,付出了很多心血。

但這些心血中,有多少是真正對孩子有效的,或者有益的呢?

父母為孩子做得過多,在中國的父母中表現的尤為明顯。

這種過度的關愛甚至溺愛,某種程度上會斷送掉很多孩子鍛鍊自身能力或膽識的機會。

1)國家的資源詛咒

有種說法叫“資源詛咒”,說的就是,世界上大多數自然資源豐富的國家往往比那些資源稀缺的國家發展的更慢。

雖然資源豐富,代表著國家的發展潛力更大,也是國家財富初始積累的關鍵。

但對資源過度依賴,就容易擠佔國家其他產業的發展機會。

一個例子:

比如,俄羅斯和委內瑞拉就是典型的“石油資源詛咒”的例子。

這兩個國家長期以石油賺取大量外匯,以保證國內經濟發展。

但除了開採業外,在其他領域的發展都停滯不前。

結果就是,短期內,依靠石油資源國家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但長期來看,經濟發展卻陷入緩慢甚至停滯的狀態。

看來,不單人有依賴症,國家也有依賴症,或者說惰性、慣性:

靠資源就能發展好,為啥還要在其他方面費事費力地折騰呢?

如果資源是無限的,而且其價格不會大幅度降低,始終依賴資源來發展,從本能上來判斷,也沒什麼問題。

但顯然,這個假設是很難始終滿足的。

2)人的資源詛咒

國家是這樣,人也是這樣。

父母或祖輩可以為後代創造或留下很好的生存、發展的財富或者物質資源。

但縱觀歷史,即使先輩為後代準備了非常充足的物質財富,“富不過三代”仍然是大機率事件。

特例不是沒有,但特例之所以被稱為特例,就是因為它出現的機率太低。

網上很流行的段子:“憑運氣得來的財富,最後靠實力虧沒了”。

稍微一搜,就能搜到很多活生生的案例。

財富,必須是掌握在有能力管理並利用它的人手中,才能守得住,甚至進一步發展擴大。

一個例子:

我有個同事是“拆二代”,但他也是在勤勤懇懇地上班,而且很有上進心,工作做得也很不錯。

也許是他家的拆遷賠償不算巨量?

不過我與這位同事聊天時專門問過,他家在深圳算是比較中心的地段白石洲,政府給賠償了好幾套房子,另外還有現金補償。

但是,他的父母對3個孩子都提出了明確的要求: 只提供額度有限的日常開支,掙錢還得靠自己。

3. 讓孩子在可控範圍內接受鍛鍊或挑戰

父母給到孩子的幫助或資源不能是無限度的。

一個反例就是, 現在很多小孩對日常較好的吃穿用住都覺得是理所當然的。

顯然他們沒有意識到,父母是付出了辛苦的勞動,才為他們換來現在充足的物質條件。

因此,父母除了要為孩子提供力所能及的成長資源,更關鍵的是,要讓孩子儘早在父母可控的範圍內,持續接受鍛鍊或挑戰,以提升其能力或膽識,或增加其閱歷或實踐經驗。

目的只有一個——儘量提升孩子成材的機率

還是那句話,財富需要依靠本事掙來,也需要依靠本事守住

此外,對於未知的挑戰或風險,還是得讓孩子獨自面對,父母是無法代替的。

父母能做的, 就是儘早地、盡力地提升孩子的能力或膽識,為其打好基礎。

1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孩子哭鬧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