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過B超經驗多年的馮醫生對我說,好多孩子在媽媽的腹中就有吸吮手指的習慣了,怕我不信,還給我看過幾張手裡的B超呈現圖。這一看才發現,的確,每一個影像中的胎兒,都在不同的角度吸吮著自己的手指頭。
本來,我還在為孩子這麼大還含著手指頭而鬱悶,結果不用人家勸,自己就開解了,原來這是人類胎帶的習慣啊!
看我自己坐著各種腦補,馮醫生笑著進一步解釋:其實啊,小孩子吸吮手指是本能行為,我給你看的是絕大多數胎兒的表現,這不代表全部,還有一些胎兒是沒有這個動作的。可是,相比較下,兩個型別的孩子,未來的行為差距也特別的大。美國有一個研究團隊,針對吸吮手指和不吸吮手指的胎兒進行了長達50年的跟蹤調查,結果發現兩者在幾點上有相當大的差距:
1. 情商
從胎兒就吸吮手指,並在出生後依舊有吸吮自由的孩子情商要更高一些,她們能夠更好地控制情緒,能夠更有效地處理自己遇到的問題和麻煩,她們不會隨便亂髮脾氣,他們顯得更加紳士和妥帖,她們在面對挫折的時候處理方法更靈活多樣。
2. 行為
丟擲情商的影響,這類有機會充分吸吮手指的孩子長大後,更有安全感,她們很少會出現不良行為,她們更不需要透過表現自己來吸引媽媽或者其他家人的注意。她們的思想更為成熟和理智。在犯罪人裡很少能找到這類人,在某方面存在上癮行為的人裡也很少會有這類人。
可見,滿足孩子的口欲,給孩子吸吮手指行為背後是怎樣的智慧。
3. 性格
一個人如果擁有開朗的性格,更強有力的自信,這對孩子的正面影響是積極的,對一個人的一生也是良性的。而那些從小擁有充分地吸吮手指機會的孩子,就會擁有一個健康的一生受益的好性格。
她們擁有絕對的自信,她們無論遇到什麼難題都有耐心靜待花開,都能勇敢地面對,絕不妥協。
4. 獨立
有充分吸吮經驗的寶寶,她們有一顆時刻探索新事物的心,因為她們的翻身是透過自己摸索出的能力,她們的爬行是透過自己努力學會的能力,所以,她們未來中的任何一種能力都會透過自己的發現和研究得出一個結果,因此,她們是獨立的,無論是精神方面還是思想方面,都是獨立的,她們未來完全能夠獨當一面。
總之,當媽媽的千萬不要過度地干預孩子口欲期對手指的熱愛。甚至有些孩子還會去啃咬自己的腳趾或者其他的什麼物體,這時候媽媽要做的不是阻止,而是儘可能的清理好家裡的物品,在確保孩子不受傷還的情況下,絕對的滿足孩子嘴巴對於一切事物的探索。
對了,忘了告訴寶媽,儘可能早地讓孩子吸吮媽媽的乳汁也是在接續孩子在媽媽腹中的小習慣。
雖然吸吮出乳汁的過程是很辛苦的,要寶寶集中口腔中的肌肉並使用很大的力氣,但這個過程對孩子來說,也是快樂的,幸福感爆棚的。這也就是我們成人世界裡講究的“痛並快樂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