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第四十九篇:歡歡喜喜過春節(一)

過年了,首先祝各位朋友新春快樂,牛年大吉。

春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一年中最大的節日。在這段喜慶的日子裡,人們放下手中的工作,回到家鄉,與親朋好友一起度過這舉國歡慶的日子。今年是個比較特殊的春節,由於疫情原因,許多人選擇在本地過春節,雖然無法回老家,見不到父母及親朋好友,但是疫情當前,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這種犧牲也是值得的。而且現在網際網路這麼發達,語音,影片拜年等方式已經逐漸成為主流,雖然我個人還是比較喜歡面對面交流的方式,但是趨勢的力量是無法阻擋的。

過春節是中國人的民俗,兒子這個年齡對春節還沒有什麼概念,作為一箇中國人,我希望兒子能夠早點了解中國的民俗,在意識中打上中國的烙印,這也是中華民族一代又一代不斷傳承的一種方式。

記得小時候特別盼望過年,那時候放鞭炮,穿新衣服,吃大餐,看春晚,拿壓歲錢是一年中最高興的日子了。時代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很多地方已經禁止放鞭炮,新衣服可以隨時買,大餐可以任性吃,春晚的節目已經不再那麼好看,因為地方臺和網際網路的崛起,平日裡各種節目爭奇鬥豔,春晚不再一枝獨秀,壓歲錢儼然成為一種負擔。。。

現在到了春節,走親訪友,同學聚會,吃吃喝喝,或外出旅遊。熱鬧喜慶之餘,總是感覺春節這幾天過得太快了。春節後又拖著一身的疲憊開始工作,甚至一個星期也緩不過來。有時候真想在春節的時候找個安靜的地方呆一段時間,什麼也不幹,就是待著,想給誰拜年就打個電話,想與誰聊天就去見個面。但是我知道這是不太可能的,,因為人是具有社會性的,想從社會中解脫出來卻無法做到。

其實對春節感覺的變化不是客觀的,而是因為人長大了,關心的事情與看問題的視角不一樣了。就像聽相聲的包袱一樣,第一次聽和聽過幾次獲得的喜悅感是完全不一樣的。經歷的多了,自然許多事都看淡了,但是對於一個涉世未深的孩子來講,一切都是新奇的,充滿樂趣了。成年人總是希望充滿童心但是卻做不到,就像知道答案再去看問題一樣感覺索然無趣。

但是兒子不一樣,像他這個年齡的孩子,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雖然還沒到問為什麼過春節的年齡,但是已經可以融入到真正的生活中了。我認為在孩子感性的時候,就要用感性的方式與他交流,所以我不會給他講什麼是春節,春節的由來等現在他還聽不懂的事情,我現在要做的就是讓他參與到過春節的過程中來。

中國地大物博,民族眾多,每個地方每個民族過年的方式和習慣都有所不同。就拿北方為例,過春節的習俗就很多。

1. 買年貨

購置年貨可以說是年前最重要的準備工作了。由於春節期間許多店鋪都不開門,即使開門的話商品價格也非常高,加上北方天氣寒冷,需要冷凍的食物可以放在陽臺或車後備箱裡,所以北方人(尤其是上了年紀的人)都有年前囤貨的習慣。孩子的姥姥姥爺每年都會準備大量的食品用於過年,其實家裡人不多,吃不了這麼多,尤其青菜類每次都會有爛掉的,還不如買高價菜省錢,但是這就是中國老人的過年習慣,其實也感覺挺親切的,看著家裡堆積如山的年貨,真是有過年的感覺。兒子看到這麼多東西非常高興,不斷地翻著各種袋子找能玩兒的東西,就像尋寶一樣,弄得亂七八糟的。

2. 打掃衛生

民諺說: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北方叫掃房,南方叫撣塵。年前的大掃除幾乎是每家必做的準備,這也是兒子最願意參與的事情,他覺得大家一起亂亂哄哄的特別有趣。由於我平時週末就帶兒子打掃衛生,他對掃除並不陌生,我給他分配的任務是擦桌子,他就拿著抹布在桌子上亂擦一通,高一點的桌子我還要抱著他擦,想不讓他擦都不行。邊擦還邊問我:“爸爸你看我擦得乾不乾淨?”(待續)

5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該不該給孩子空間?如果孩子對你說:請不要控制我!你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