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配圖
孩子成長過程中該不該給孩子足夠的空間?
最近有朋友跟我說,孩子對她說:“媽媽,請你不要控制我!”
朋友被這個七歲的孩子說出的話驚到了,於是找我交流。
我給她的建議是:
第一,首先你要反思自己是不是真的對孩子管得太多了,孩子能說出這樣的話肯定是你們的相處方式出了問題。
第二,應該找個合適的機會與他進行溝通(選個大家都很放鬆的時候),問他為什麼會覺得你控制他了,他希望你怎麼做。如果你確實有做得“過分”的地方,記得及時和孩子道歉,我相信你的真誠他是能夠感受得到的,這樣你才能重新取得他的信任。
第三,任何親子關係都應該保持有效的溝通。透過溝通你才能夠高效地處理你們的親子關係,千萬不能自己一頓胡思亂想,肯定對症下藥才是“治病”根本。
網路配圖
我覺得小孩成長過程中需要足夠的空間,他們對未知的事物有很多的想法,我們過多的干涉會影響他們創造力的發展。我覺得只要孩子做的事情沒有危險,沒有犯原則性的錯誤就不要過多的干涉。
我家小孩在兩歲多的時候突然有段時間對拆東西非常感興趣。因為平常見過大人擰螺絲,也知道螺絲刀的具體位置,於是他跟我說:“媽媽,我想要螺絲刀修我的公交車(玩具汽車)。”
我跟他強調了螺絲刀的危險,讓他需要用的時候問我要,不能自己去拿,也不能拿著螺絲刀到處跑。
拿到螺絲刀後他開始“修”他的汽車玩具,不到兩分鐘時間一個小小的螺絲竟然被他擰出來了!他開始在我面前炫耀,我想這是屬於他的成就感。於是很長一段時間他都沉迷於對螺絲的拆拆裝裝,每次想要用螺絲刀的時候找我要,用完後會第一時間還給我。
試想一下,如果當時我覺得螺絲刀是危險的堅決不讓他碰,又或者我看到他拆玩具的時候對他責罵,他的內心一定是受挫的,創新能力被限制。雖然你一時沒讓他“得逞”,他對螺絲刀的好奇心一定是有增無減的,而且可能會在不被你發現的時候去使用,那時候可能後果更不堪設想。
網路配圖
我只是用了一件事情來舉例說明,其實只是想說一個道理,有的事情你阻止得了一時阻止不了一世,孩子被阻止的同時好奇心並不會由此消減,我們應該給孩子足夠的空間讓他去發現,讓他去成長,我們應該對他們多一點耐心,蹲下來平等地與他們進行溝通,這樣才能真正融入到他們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