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假期裡,和幾個朋友約了一起去公園玩。我們各自都帶了孩子。有個朋友家的兒子特別愛打人,今年幼兒園中班。他媽媽一刻不離地跟在後面,盯著他,一見他跟小朋友動手就拉開,並嚴厲地訓斥他不可以打人。

吃飯的時候,朋友一邊盯著兒子一邊訴苦,因為兒子愛打人,她什麼招都用過了:責罵,罰不許看動畫片,打手心。老公總是埋怨她,說她沒把孩子教好,可是天地良心,這些法子都不管用。孩子每次承認錯誤也特別麻溜,可就是不改。

朋友這麼苦惱,其實是因為她用錯了方法,懲罰是不可能起效的。西班牙權威神經心理學家阿爾瓦羅·畢爾巴鄂在他的著作《孩子的大腦——智商與情商的真相》中提到,無論哪種懲罰,其最終結果都是讓孩子把注意力放到負面行為上,所以懲罰是沒有效果的。

懲罰為什麼會無效

一般來說,家長對孩子的懲罰無非是責罵、打屁股、剝奪孩子的權益。而結果通常也是三種。

1、懲罰的結果是教會孩子把懲罰他人作為一種有效的關係形式。

朋友曾經用打手心來懲罰兒子,結果就是孩子在認為小朋友不對,或者不符合他的心意時,也通過打人來懲罰別人。這就是為什麼暴力家庭的孩子,跟小朋友玩耍時,也傾向於實施暴力。經常被父母責打,他把打別人視作正常的關係相處模式了。

《超級育兒師》中有一集,三歲小女孩嘉嘉上來就把弟弟一頓揍。媽媽看到後,居然拿出小針紮了一下女兒,讓她“長長記性”。嘉嘉不好好吃飯,外婆居然拿出衣架威脅孩子不好好吃飯就要揍她。可以看到,這個家庭是真的認為暴力是正常的親子關係互動形式。外婆和媽媽都使用得很自然,3歲的女兒嘉嘉對弟弟自然也就很暴力。將來嘉嘉做了母親,很大可能也會把這種暴力模式傳遞下去。

2、懲罰的結果是引發孩子的內疚,而被原諒之後,孩子並不會意識到要改變負面行為。

通常來說,一個孩子犯了錯,被懲罰後,他會哭泣併產生內疚的情緒。當孩子哭泣或者內疚一段時間後,父母就原諒了孩子,而孩子很快就能學會,當他出現內疚和難過時,父母就會原諒他,並像以前那樣愛他。

如此一來,就形成了一種行為和情緒的模式,當我做錯事,父母懲罰我,我就會感到內疚。當我感到內疚,父母就會原諒我,我就感到開心。在這個單向連結的模式中,沒有閉環,也就是孩子在獲得原諒後並不會反思自己哪裡做錯了,而是急於尋求一個原諒,被原諒後就如釋重負了。

於是我們會看到很多小孩,承認錯誤特別麻溜,但總是屢教不改,繼續犯錯。甚至一些成年人,也依然延續了小時候這套行為模式。有的家暴男,每次家暴伴侶後都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向妻子懺悔,甚至不惜下跪。但無論當時有多情深意切,過後仍然會屢犯不止。就是因為在他們的意識裡,被原諒等同於事情結束了。下一次犯錯,繼續請求原諒就好了。

3、懲罰會影響孩子的自我認知

懲罰帶來的最嚴重的後果,莫過於影響孩子的自我認知。我們說出的任何一個“你是”開頭的句子都會被孩子無意識地儲存在大腦中的海馬體裡。比方說父母在懲罰孩子時說:“你是個愛打人的孩子,希望你能改掉!”這句話中“你是個愛打人的孩子”會被存入海馬體中,孩子會按照這個設定表現出這樣的行為模式。

有意思的是腦科學的這個結論和心理學可謂不謀而合。心理學家把這種給孩子貼標籤的行為稱之為皮格馬利翁效應。心理學家羅斯塔爾在美國某小學做了一個實驗,隨機抽取18份學生檔案,告訴任課老師,這18個人智力超常,學習潛力巨大。一年後,結果令人吃驚,這18個學生果然成績有了跳躍式的進步。

這是因為教師們給了他們正向的期待。如果這些標籤變成負面的,孩子一樣會照單全收。

4、懲罰陷阱

懲罰會無效的另一個原因是父母容易落入“懲罰陷阱”。所謂懲罰陷阱指的是父母對孩子負面行為的注意和反應,反而助長了孩子的負面行為。這是因為孩子平時和父母相處的時間比較少,至少接受懲罰時,父母是百分百關注他的。

這在一些二胎家庭尤其明顯。父母為了照顧新生兒往往會忽視了大寶的情感需求,於是大孩子就會通過欺負弟弟妹妹來達到吸引父母注意力的目的。

綜藝節目《媽媽是超人》中,梅婷的大女兒快快總是去打弟弟。梅婷照顧孩子有點手忙腳亂的,把兒子和女兒一起放在床上,目光卻一直在弟弟身上。弟弟流口水了,梅婷讓快快幫弟弟拿紙巾,想不到快快把紙巾往地上一扔。梅婷讓快快跟弟弟一起玩,快快卻打了弟弟一巴掌。弟弟哭了起來。梅婷便嚴厲地訓斥了快快。

後來幾期節目,當看到媽媽抱著弟弟,弟弟哭鬧時,快快又衝上去打弟弟。在梅婷和兩個孩子的互動模式中,我們可以看到,梅婷大部分時候顧不上快快,只有當快快打弟弟時,才會關注到快快,無論是責罵還是別的懲罰方式,最起碼當時梅婷是關注快快的。

對於孩子來說,被責罵也好過被忽視。對於孩子來說,最大的恐懼就是“你看不見我”。如此一來相當於給負面行為添加了一個正向獎勵。這就是懲罰陷阱:給予懲罰反而強化了負面行為。

要破解懲罰陷阱也很簡單,平時多加陪伴。當大寶不欺負小寶時給予鼓勵,或者趁小寶睡覺時和大寶玩一些親密的遊戲。

那麼既然懲罰無效,要怎樣做才能讓孩子改正錯誤呢?

1、幫助孩子實現目標

一般來說,父母懲罰孩子是為了讓孩子能實現目標。比方說孩子不好好吃飯,父母懲罰孩子的目的就是要孩子好好吃飯。孩子總是喊不聽,叫了三遍四遍都不來,父母的目的無非也就是讓孩子能聽指令。想清楚這點,就不要總把注意力集中在怎麼懲罰孩子上,而是集中注意力幫助孩子更好地完成任務。

孩子如果叫三遍、四遍都不來,父母與其越叫越冒火,最後生氣地揪著娃的耳朵大吼,“喊你你沒聽到嗎?”,不如自己勞動一下尊駕,跑到娃面前拉起他的手,把他從沉溺的事物中拉出來,聽從的指示。

如果孩子不好好吃飯,與其拿著衣架在旁邊威脅娃,讓娃眼淚一把鼻涕一把地把飯吃完,不如把菜弄得更小塊,把好吃的埋在飯下面,給娃一點吃飯的樂趣。

孩子學業上遇到困難也是一樣的,與其火冒三丈地罵,“你是豬腦子嗎?這麼簡單的題都會做錯”不如坐下來好好幫孩子分析一下解題思路,通過誘導式提問,讓孩子自己找到答案。如此一來,孩子的焦點就不會是接受媽媽給的標籤“我很笨”,而是體驗做出題目的滿足感了。

2、設定後果

很多時候孩子犯了錯,自然會受到懲罰。比如晚上睡得太晚,早上起不來,導致上學遲到就是一個典型的自然後果。讓孩子承擔自然後果比讓他接受懲罰要高明地多。

那如果有的事孩子一時半會不會受到自然後果怎麼辦呢?很簡單,幫她設定一個就行了。我女兒小的時候有段時間不好好吃飯,吃兩三口就不吃了。我告訴她,如果午飯不好好吃,那到晚飯前就什麼也沒得吃。女兒那次中午吃得非常潦草,過了飯點,我就把飯菜點心統統都收起來。

下午三點不到,孩子餓了,哭著要吃飯、吃點心。我由著她哭,並沒有給任何吃的。那天下午,孩子很委屈地餓了一下午,晚飯吃得格外香。

《孩子的大腦》作者阿爾瓦羅也列舉了一個讓孩子在規定時間內吃完飯的例子。他的一兒一女吃晚飯喜歡聊天,一頓飯能吃90分鐘。為了讓孩子吃飯快一點,阿爾瓦羅知道孩子們都很期待睡前故事時間,就跟孩子們說,到時間無論他們吃沒吃完,睡前故事都會準時開始。孩子們都不信爸爸會不等他們就開始講故事。結果那晚阿爾瓦羅真的就一個人講完了故事。孩子們很沮喪,但是第二天,兩個孩子不到35分鐘就都吃好了,早早等著聽故事。之後也沒有再吃90分鐘的情況出現。

3、轉變視角

第三種替代懲罰的辦法是轉變視角,把注意力從懲罰孩子的負面行為放到嘉獎孩子的正面行為上。這和積極心理學的宗旨不謀而合。積極心理學是美國心理學界正在興起的研究領域。倡導者是心理學家塞林格曼。他提倡發現個體的良好因素意義大於關注負面因素。當目光集中在消極行為的時候,消極行為會被放大,個體會越來越消極。而焦點集中在積極行為的時候,積極的行為會被放大,個體也就越來越積極。

所以當孩子犯錯時,可以先忽視,然後選擇獎勵孩子的正面行為。比方說二胎家庭兩個孩子總是起爭執,與其每次都給他們做裁判,不如在他們和諧玩耍時表揚他們。告訴他們假如他們可以和平相處30分鐘,就獎勵他們看動畫片。這樣慢慢地,孩子們自然會做出更多的正面行為,從而淡化了負面行為。

4、彌補錯誤

最後一種替代懲罰的方法是讓孩子自己彌補錯誤。比如孩子把水倒灑了,可以讓他自己用抹布把水漬清理乾淨。之前知乎有一個高贊問題“你曾見過哪些驚豔到你的教育方式”,其中有個網友分享說自己小的時候,有一次和表哥表弟一起玩。因為看了電視裡出殯的鏡頭,幾個孩子搞了好多好多白紙,撕成小碎屑,一路走一路撒到樓道里。

他媽下班回家一看,沒罵他們也沒揍他們,只是讓他們拿好掃帚簸箕,帶著他們從6樓一直掃到1樓。紙屑很小,又多,幾個孩子知道自己錯了,也沒脾氣,一路掃媽媽一路帶著他們跟鄰居們道歉。有幾個鄰居客氣,說小孩子頑皮很正常,算了吧,明天自己收拾了。他媽沒做聲,帶著孩子們就這樣一路收拾到1樓。從此這幾個孩子再沒往樓道里扔過一片紙。

比起懲罰,這種方式更能讓孩子們意識到,錯誤帶來的後果,而不是簡簡單單被懲罰後被原諒了這事就這麼過去了。

總結:

懲罰孩子並不是一個好主意,因為孩子非但不能從負面行為中吸取教訓反而容易受到負面標籤所影響,行為變得愈發負面。平時缺乏父母關注的孩子容易落入懲罰陷阱,通過負面行為吸引父母的注意力。如果希望不通過懲罰改正孩子的行為習慣,首先,父母可以幫助孩子實現目標,而不是等孩子犯錯再來懲罰;其次,給孩子設定負面行為的後果,讓孩子意識到負面行為會給自己帶來不便;或者轉換視角,由關注懲罰負面行為轉到關注嘉獎正面行為上,最後,孩子犯了錯,父母還可以帶著孩子彌補錯誤,而不是一邊責罵,一邊自己動手替他們解決問題。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熊孩子還小,千萬別放過他的熊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