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答案來了!
問題1 -哪些寶寶屬於補種的物件?
問題2 -哪些情形需要暫緩接種?
問題3 -哪些疫苗需要優先補種?
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含麻疹成分疫苗、百白破疫苗、乙腦疫苗、流腦疫苗、甲肝疫苗等免疫規劃疫苗需要優先補種,推遲接種的非免疫規劃疫苗也建議及時補種, 免疫規劃疫苗和非免疫規劃疫苗可以同時接種。
問題4 -疫苗沒有完成的劑次,是否需要再次全程接種?
未完成國家免疫規劃規定劑次者,只需補種未完成的劑次,無需重新開始全程接種。
問題5-寶寶的某種疫苗未完成全程接種,能否可以使用其他廠家的疫苗?
優先保證及時完成國家免疫規劃疫苗的全程接種,當遇到無法使用同一廠家疫苗完成全程接種時,可使用不同廠家疫苗完成後續接種。
問題6 -非免疫規劃疫苗如何補種?
在優先安排國家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的基礎上,對非免疫規劃疫苗推遲接種者,建議繼續使用同種類非免疫規劃疫苗完成後續劑次的接種。
因疫情導致接種推遲,如受種者接種年齡已超出疫苗使用說明書,除口服輪狀病毒疫苗外,其他疫苗可在受種者或其監護人知情同意後,繼續完成剩餘劑次接種;如受種者或其監護人不同意,則取消後續接種。
問題7 -是不是可以隨時帶寶寶去接種疫苗?
因為疫情延遲接種的寶寶有很多,請寶爸寶媽們帶寶寶接種疫苗前,密切關注所在地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或疾控中心釋出的資訊,提前和接種門診取得聯絡,了解接種門診的接種時間、是否需要預約等資訊。
問題8 -帶寶寶打疫苗,寶爸寶媽如何做好防護?
帶寶寶去打疫苗,按照預約時間,不提前不推後,減少陪同人員數量,寶爸寶媽需全程佩戴一次性醫用口罩。儘量減少在接種門診的等待時間,儘量減少與他人的交流,與他人保持距離在1米以上。接種疫苗後留觀30分鐘,留觀時做好留觀室的通風,回家後“七步洗手法”洗手。
問題9 -帶寶寶打疫苗,如何給寶寶做好防護?
不建議給2歲以下寶寶佩戴口罩。2歲以上兒童需佩戴口罩。減少寶寶在接種門診的時間,與他人保持距離在1米以上。不用手接觸寶寶的口、鼻、眼睛等部位,回家後給寶寶洗手。溫馨提示:3歲以下的寶寶佩戴口罩有窒息的風險,需要時刻關注寶寶狀況。
少數寶寶接種疫苗後可能會出現發熱、接種部位紅腫、硬結等反應,除對症治療外還需及時告知接種單位醫生做好相關記錄。如高熱不退或出現其他全身症狀、異常哭鬧等情況,應及時到醫院診治。如當地開展健康監測,還需要及時向轄區疾控機構或居民自治機構報告發熱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