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今天想講三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我們先理解一個概念,什麼是智慧型父母以及智慧型父母的標準是什麼?第二個問題,我們來談一下為什麼要做智慧型父母?第三個問題,我們來談一下怎麼樣做一個智慧型的父母?下面我們先講第一個問題,什麼是智慧型父母?那麼,這裡首先涉及到一個概念,智慧是什麼?我們回答這個問題的依據是什麼?從我們的現代漢語詞典當中,對智慧的解釋是什麼?它解釋是智慧是辨析判斷髮明創造的能力,那麼我們把它要分解,顧名思義,智慧型父母,它指的是具有一定教子智慧,就是教育子女的智慧,把它再分析下來,教子智慧,父母親要對自己的孩子言行具有較強的分析判斷能力,同時,父母親能夠對自己的行為也具有分析判斷能力。那智慧指的是父母親能夠對自己的還孩子的行為、對自己個人的行為作出比較準確的分析判斷,那麼在做出準確的分析判斷的基礎之上,選擇合適的方法手段,非常機智的有效的去解決在孩子身上出現的問題,去解決父母親和孩子出現的矛盾。我們說智慧是把一個人所具有的正確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轉化為教育行為能力的中介,也是一個人處理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是我們一個人內部的思維活動和外在的行為表現的統一,所以在我們的家庭教育指導當中,我們要進行父母教育效能訓練,我們訓練的三個環節是什麼?就是先形成正確的教育理念,然後培養你的教育智慧,第三步就是訓練你的教育能力,最後使你對孩子的教育影響產生良好的這樣效果。這是我們講的什麼是智慧型父母,要求我們做父母親的,要有對自己的行為和孩子行為能夠做出正確的分析判斷,在這個基礎之上,選擇合適的方式方法,對孩子進行影響,我們要解決兩代人,就是父母和子女之間的一些矛盾衝突,首先我們作為父母親能夠對自己的行為做出正確判斷分析,對孩子的行為作出判斷正確的判斷分析,同時首先要改變我們成年人的行為,然後再去選擇合適的方法和孩子溝通,讓這個過程靠智慧來協調,靠智慧來支配,這就是我們談的第一個問題,什麼是智慧型父母。那麼第二個小問題,就是第一個到問題當中的第二個問題智慧型父母的標準是什麼?我們來歸納一下,做智慧型父母的標準是什麼?第一個標準就是要能夠從孩子的成長意向去考慮選擇什麼樣的方法。第二個標準,這個請父母我們提出來,就是要能夠不斷地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反思,進行反思。反思什麼?當問題出現以後,當我們父母親和孩子出現了衝突之後,我們首先反思的是我們自己,不斷地去反思自己,也就不斷使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行為和自己選擇的方法更接近孩子的需要。現在我們的問題是很多父母親是不反思自己,只是單純地指責孩子,要注意孩子的認知是逐漸成熟,他對問題的認識並不像我們大人認識問題那麼準確,在指責他的時候,孩子並不明白我到底錯在哪?所以我們要改變兩代人的矛盾衝突,作為父母,要善於反思自己,是我們要求從教育的影響源頭來改變,只有我們反思自己,你才能夠意識到問題存在的根源在哪裡?你找到了根源,才能夠改變自己,前面是要了解孩子的印象。第二步,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反思。那麼第三個標準我們提出來,就在反思的基礎之上,作為智慧型父母,還有善於抓住教育時機,或者說我們要具備一個素質是什麼?叫教育機制。什麼是教育機制?父母親的一種教育行動、形式或大的一種行為方式,這種機制就包含在你的身上,這是你的潛能,只不過是你沒有發現直播時,你沒有發現,那麼我們所做的父母的教育效能訓練就是要幫扶父母發現你身上的教育潛能好,還要透過你和孩子的生活和孩子的溝通交往,用全身心和孩子變形,交流我說的是全身心,那麼這裡邊包括你的每天說的話,你的言語,你的眼神,你的動作你都要考慮孩子的需求,考慮到孩子的接受水平,你要珍惜和孩子交往的每一點一滴,要謹慎行事,所以,教育機制,它會使你身上的這種潛能煥發出來。那麼,圍繞這個問題,我們下面以後還要做系列的講解,比如說怎麼樣和孩子進行社會溝通讓孩子感受到你的愛?還比如說,我們還要講你怎麼樣透過鼓勵讓孩子獲得自信?你怎麼樣去處理好孩子一些不良行為?你怎麼樣去對他進行積極的約束?你怎麼樣讓孩子去感受你的愛?你怎麼樣去處理好我們做父母應該盡的責任和孩子成長的關係?這個以後我們就要做系列這個。這是我們談的做智慧型父母的第三個標準。這是我們談的第一個大問題,第二個大問題,我們來談一談,為什麼要提倡做智慧型父母?有一個父親就是用他的模式去教育他的孩子,從孩子學走路開始,他有他的設計,所以孩子長到18歲的時候,孩子每一天的生活都由他來安排,孩子的每一個要求都要服從父親的要求都要按照父親的意願去行事,當他長到18歲,他意識到自己是個男子漢的時候,發覺自己是這樣的無能,事情自己都決定不了,自己都做不了,都解決不了,那麼有一天,孩子要用自己的意志來決定一件事情,他說我不想考大學,父親說那你做什麼?他說我想回老家,父親說回老家做什麼?孩子說種地,父親太生氣了,你太讓我失望了,你要去種地,一氣之下,父親一個嘴巴就上去了,那麼孩子一氣之下離家出走,後來還是一直沒有回來,父親很著急,他說當然父親知道他可能是回老家了當父親趕回老家的時候,看到老家房子的裡面的桌子上放著一封信,孩子把他在家的感受或18年有他記憶以來的感受,全寫在這個父親全寫在信中,跟父親說再見了,孩子不想回這個家,這個父親很害怕,很害怕當在我們的接觸過程當中,父親也是很後悔的,父親很擔心兒子會出現什麼事情,我們也不希望出意外,我們很希望這個18歲的孩子能夠有理智地去選擇自己的發展的道路,但是我們更希望父親反思自己,後來過了大概兩三年的時間,父親還有這個兒子的音信,父親說我再也不強迫你了,我的模式已經失敗了,他意識到做一個父親來講,做一個教育者來說,像一個天然的教育者,我只能是幫助孩子去成長,孩子成長有他的規律,或者說孩子隨著長大,他自己是有需要他要對你的行為來滿足自己的需要,我們只能是一個幫助者,指導者,剛才我們談父親,實際上我們做母親的在家庭當中,前面我說談的什麼好心沒有好報是吧,母親對孩子是全身心的付出,帶著孩子卻感覺不到愛,所以我們經常有一種很天然的分工,男主外女主內,男人要忙事業去掙錢養家,然後女女人母親在家要做家務,要照顧孩子,讓他這樣一種自然的分工,可以就是母親和孩子接觸比較多一些,但母親在家庭當中,他這個從他的這個理念從他的行為,要受到它的存在,它這個生活當中存在位置的很多的約束,然後再加上女性的這樣一個性格特徵哦,所以有時候對孩子就關愛備至,然後就是言語太多,孩子就說是嘮叨,所以這關愛備至我們可以叫做是過度的關愛,這種嘮叨是母親的一種行為,對孩子影響當中的一個負面影響,那如此,我們說做智慧型父母,我沒要求的就是父母親靠智慧來改變自己,靠智慧去影響孩子,那麼在一般情況下,我們都會幫助父母親,幫助父母親來反思自己,改變自身的言談舉止來影響孩子。
所以說為什麼做智慧父母這個我們前面談這個事例啊?要求我們父母親不要用自己的既定的模式去影響,或者說去教育不斷成長的孩子,所以我們建議父母親作出北京父母,你要關注孩子每一天的成長過程,你自己需要孩子也需要,那就是兩代人都能夠快樂,這是我們談的第一點好,第二點就是為什麼要做智慧型父母,實際上我們在使父母親能夠掌握一個非常有效的溝通方式方法,真正的去感受孩子的成長過程就是你從婚姻開始要孕育這個孩子要生育孩子要養育孩子,要教育孩子,那麼這個過程我們要體會一個生命的成長過程,他是一個快樂的過程,那這個當中,我們說從你教育孩子的時候開始養育他生育他教育的每一個過程,也是我們父母親自身的素質提高的過程,也是一個做智慧型父母的過程,我們可以說,正是因為你有了孩子,你生為了這個孩子,母親經經歷了十月懷胎,一朝分娩,那麼這時候你才體會做一個母親,你才體會到一個做母親的過程,做母親的這個不同往常的這種感受,那,有了這個孩子使你成為父親,也使你成為母親,那麼這個體會這個體驗,你只有有了這個孩子,你才能有這個體驗,讓他這種分享這種快樂,我個人覺得是我們男人也好女人也好,一個完整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當然我對不想生育子女的父親和母親這個,父親和母親不想生育孩子的年輕夫婦,我並不是提出反對和支援,我不談那個問題,我只是說我們生為了孩子才做了父母親,你才有一個體驗生育孩子的過程,哦,那麼這個體驗是我們一個生活的一部分,有他的快樂,我們現在講第三個問題,為什麼要做智慧型父母的第三個問題,第三年我們要講的就是做智慧型父母要使父母親的發展和孩子的成長,形成階梯式的良性影響過程,良心階梯式的影響過程,那這裡,我們要說一個教育理念的問題就是教育是什麼?構成一個教育的要素有哪些?那麼從我們家庭教育來說,那麼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當中由父母親對其子女進行的影響和教育,那就離我們強調,一個是家庭生活,再一個就是父母親對孩子進行的影響和教育,那要從我們父母親來說,我們是成年人,我們的標準是什麼?就是你看事物的標準。那麼孩子他是未成年人,從這兩代人來說是父母親把這個生命帶到這個世界上來,怎麼啦?我們這個家庭是由三個人組成,對我們講的是核心家庭,有這樣三個人組成當中,它要構成一個什麼關係,夫妻關係,父母子女關係,它每天的生活,正是由我們的相互影響,相互聯絡,這樣一個關係來構成了我們一天的生活,這是我們只講家庭教育。那在每天的生活當中父親,透過你的言談舉止,影響孩子,那麼孩子的成長,可以從一個新生兒來說,他的成長是在你的影響下,一點一點的長大,但在他的成長過程當中是有它的規律的,它的規律是什麼?就是他的生理,心理特點,生理是什麼?我們的孩子從我們父母身上繼承下來的這樣一個遺傳素質,比如說我們孩子的長相是吧,我們孩子的膚色個高個矮是吧,還有他的神經系統,他的整個來說,他的機體的很特徵都是從我們父母那裡繼承下來的,那麼這個遺傳素質是我們孩子成長髮育的一個物質基礎,那麼他的成長還有他的心理特點,心裡是特徵,包括什麼?因為他的認識方面的認知,我們平常所說的,這個感覺,知覺,記憶,思維等等,還有什麼,他的情感,他的性格,他的氣質,他的需要,他的動機等等,這些都是與他的心理上的發展,所以孩子的成長過程是這兩個方面的發展成長過這個發育過程,那麼他到了一定年齡階段,隨著遺傳素質的成熟,他要出現相應的年齡特徵,這個年齡就能出現,他的心理,生理,心理到達一定的年齡階段就要出現一種穩定的行為,他的年齡特徵,讓他學生年齡特徵的出現,就要有一定的行為出現,最近行為出現,所以說在不同的年齡階段,他就有不同的行為,但他有不同的行為,就要求我們的父母親要不斷地去改變自己的言談舉止,要改變你的教育影響,你不能說孩子18歲了,你還用五歲孩子的教育方式去對18歲的孩子去進行教育,那是不合適的,那就是說,你這個教育方法就違背了他的成長規律,那就是說我們現在提倡做智慧型的父母,讓形成父母的發展和孩子成長在階梯式的良性迴圈,要求我們的父母親的教育方式要符合孩子生理,心理發展的特點,那就是說,我們選擇的教育方式,教育的方法和孩子這個年齡特徵的出現,他是一致的,那他這個時候教育效果就是良性的,當孩子在孩子成長過程,他自己的潛能,他自己的能力,你必須要認識到他是一個有能力的人,哪怕他很小,你父母親的責任是讓他成長,是讓他有讓他的能力煥發出來去做他能做的事情做不好沒關係,再來一次,千萬不可代替,孩子才能做的事情,孩子的成長過程,他的體驗,他的經歷是他的終身財富,這以後我們在下面即講的時候還要專題講這個問題,所以我們提倡做智慧型父母,要使父母的發展和孩子的成長形成一個階梯式的良性過程。所以說,階梯式就是你影響給他幫助孩子接受這個影響孩子接受影響的過程,按照他的成長規律去向前發展,他一天天長大,所以每一天都是兩代人的相互影響,兩代人的相互改變,兩代人的共同成長,有一個母親曾經問我,他說胡老師你說是父母造就了孩子還是孩子造就了父母?哎,我說這個問題問得很有質量,而且可以看得出來,這個母親,他是一個不斷地在尋求做一個教育母親。我說的教育母親就是從來都本能地很自發地對孩子的愛,上升到一種有意識的去進行教育影響的,這樣是教育母親。那我就說我倒覺得兩代人之間都得互相的影響和造就,那你從生命的本身來說,我們可以說是是父親母親把孩子再到這個生活當中來孕育了這個生命,養育了這個生命,培育了這條這個生命,那要從我們的家庭生活當中,兩代人的交往過程來說,是兩代人在相互影響,那麼我們要追求的是這種影響過程是良性的,而不是惡性的,我們不要去自己釀造苦酒自己乾杯,我們要創造的是一種和諧,是一種溫馨,具有血親血緣關係的兩代人,去共同去享受我們的人生。這是我們要談的,為什麼要做智慧型父母?
好了,下面我們看第三個大問題,怎麼樣做智慧型父母?關於這個問題,我們只是宏觀的來談,怎麼樣做以後的個講當中?我們來具體的談,怎麼樣做智慧型父母?關於怎麼樣做智慧父行父母?我們只能是提出一些建議,供大家去借鑑。第一個建議是一次我們在理解智慧型的標準和概念的時候,要把它看作是一個動態的發展的過程。所說的動態的發展的過程,它是體現在我們每一天的生活當中,體現在我們父母親和子女溝通交往的每一個方式當中,它是體現在我們實際生活當中兩代人的相互影響的。事實上,所以我們每天都要關注今天發生了什麼事,我們要去做什麼事?我們要怎麼去解決這個事?所以它是動態的,每天的都有新事情,所以我們的孩子每天都有新面貌,每天都有新行為,所以建議父母親對智慧的理解,把它放到我們的現實生活當中的事實當中,智慧型父母就很善於勇理念,是智慧行為方式方法,形成一個完整的過程。所以要這樣做的話,我們就要求父母親要不斷的去學習,不斷的去思考,不斷地去尋求合適的方法,我們把這承諾的是理念,智慧,行為三環節。第二條建議做我智慧型的父母,前面我已經談到那個標準的問題,要善於反思,光把這個善於反思做具體,每天你都可以做到的,經常照鏡子,經常看看自己,經常認識自己,經常的想自己,同時還要欣賞自己,這時候你會找出你身上很多你不曾看見的東西,找到找出一個真實的自我,讓我們的生活就是活得有滋有味,這個狀態,這個心情,這個體會,只有這個時候你才能夠真正的感受到。下面我們談第三條建議,這條建議是什麼?父母親和孩子溝通交往的時候,如果發生了衝突,那麼這個時候作為智慧型的父母,要勇於說對不起,哪怕孩子錯了,你要給孩子一個認識自己錯誤的時間和過程,因為孩子還小,特別是在上小學以前的孩子也就七歲以前的孩子,他還沒有一個對事物的是非判斷能力,他還沒有達到這樣一個程度,他每做一件事情時候,動機是非常簡單的,我想這麼去做,我覺得好玩,但是在這個當中,它沒有對錯,該不該這個標準?那這個時候假如說孩子有錯誤,母親你要給他一個認識錯誤的過程,讓他看孩子認識到錯了,也不一定要非要說我錯了。我還遇到這樣一個孩子,他媽媽說他說謊,那我和孩子在接觸的過程當中,孩子在複述這個事實的時候,我才知道孩子為什麼這樣去做,孩子跟我說,我之所以這麼說,就說說這顆事實不符,我之所以這樣說是討我媽媽一個微笑和歡欣,我之所以這麼說,是為了避免一頓打,其實不是這麼回事,所以我跟他媽媽說,你孩子說謊是你給打出來的孩子,為了贏得你的高興,為了贏得你的滿意才越來越說瞎話,所以說我們們在這個時候,我們建議父母親敢於說對不起,那麼讓孩子知道我的爸爸媽媽是真實的,那讓孩子也知道爸爸媽媽也跟我一樣,也有不對的時候。第四條建議就是做智慧型的,父母要能夠幫他抓時機,善於鼓勵孩子,同時也善於約束孩子,那就是說對孩子身上的不要欺騙,孩子比較良好的行為要你給於鼓勵適當的鼓勵,可以讓孩子獲得成就感,在無形中增加了他的自信,我們說一個人的自信是他成功的關鍵有了自信心,他會不斷的把事情做好,那麼在孩子的成長的過程當中,他難免要有一些犯一些錯誤,在試做事情的時候,難免會有一些失誤,或者叫過失,那麼在這個時候,父母親對孩子身上的錯誤要敢於約束好,讓孩子在約束中體會到這樣做是不可以的,那就是說,在鼓勵中讓孩子感覺到我可以做我能做我能做好,那麼這在以後他的成長過程當中,它是一個動力,那麼在約束當中讓孩子感受到這樣做不可以,那他就會明白什麼,我該做的時候,我一定要去做不該做的時候我不能堅決不能做做在適當的鼓勵和及時的約束當中,培養孩子的自信和理智,用理智來戰勝和駕馭它的慾望,我們說一個人有自己的慾望是天性,是我們的本能有各種各種各種各樣的慾望,有慾望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缺少駕馭和支配慾望的能力,我們看到很多成年人身上有一些不良的行為習慣,他知道不好,但是他改不了,為什麼一直品質差?自控性差,這種對自我的控制能力,他在很小的時候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包括我們一些成年人,他很有成就,不管是在事業上還是在他的其它方面,甚至做到了高官,但由於他缺少控制和駕馭自己慾望的這樣一個能力,我們先拋開他這個政治上思想上和道德上這個準則來說,我們就從他自身來說,他缺少佔用駕馭和支配自己慾望的能力,所以他的慾望膨脹,就要膨脹,那麼在很多的利益面前,還在一些的誘惑面前,他就不能保持自己的一個就是能夠約束自己和控制自己,那麼在這種利益面前,在很多的誘惑面前,他就要犯錯誤,雖說我們講孩子的成長過程,當特別在幼小的時候,及時的鼓勵,及時的約束,對於培養他的理智,培養他自信心,培養他的理智,培養他駕馭和控制自己慾望的能力是非常有益的。所以我們得經常跟孩子講,他雖然想要一個東西,但是你沒有能力去獲取他,你要告訴他這個事物,你要這個東西不是錯的,但是現在不允許你得到這個東西,條件不允許,那怎麼辦?你必須控制自己的慾望,第五條建議就是建議我們的父母親要給孩子一個完整的生活,讓他自己去體驗生活的全過程,通俗一點就是讓孩子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那麼從孩子誕生開始,作為智慧型的父母,你要指導孩子要充分地運用它的感覺器官,讓孩子多看看,就讓孩子看一看視覺,聽一聽,聽覺,想一想思維做一做動手,就叫全身心的去投入到他的生活當中去,由此,我們提出一個主張,讓孩子在做事的當中,逐步的,或者說逐漸地開智明理,開智就是治理智慧明理,明白道理,開支明明就是說他要有長本事,要實際的生活本領,同時培養他良好的品德,就是我們把做人做事,把它統一起來,你做人成人要有成人的標準,要遵守我們的社會的規規則,功德要遵守,做事的準則要遵守我們的道德的規標準,同時做人,你還要有本領是吧,去創造財富,有一個豐滿的完整的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以及個人生活。
所以我們提出來,讓孩子看一看,聽一聽,想一想,做一做,這是他的體驗,是全身心的投入。他們這裡有一個很簡單的道理,因為孩子在動手做事情的過程當中,他的手的動作和腦的思維,或者我們叫腦的活動是同時進行的腦子思維支配著手的活動手的活動喲,反刺的魚腦的活動,我們說手的動作是在腦的活動支配下進行的,他是孩子的觀察注意等等,這些心理活動和他的能力的一個綜合的運用的過程,但他反過來手的動作有刺激腦活動的支配能力,好的活動支配能力有促進孩子更好的去關注他注意等等能力的發展,我們平時所說的心靈手巧就是這個道理,動手做事是孩子成長髮展的基礎,也是開發孩子智力的基礎,那麼,在我們的現實生活當中,很多的父母親關注的孩子是不是吃飽了?是不是吃好了?是不是穿暖了?長得是不是壯實?然後上了學了,就是學習成績好不好?就比較關注,就是學習這個書本知識,我們說學習書本知識是孩子獲取知識的一個很重要的來源,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是他不是孩子知識的全部,那麼孩子豐富多彩的生活,也是他獲取知識的一部分,我們把它叫做是直接經驗,所以要有完整的知識,一部分來自於書本,另外一部分是來自他的生活經歷和他的生活體驗,讓孩子去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情,父母親不要過多的代替你代替了就等於剝奪了孩子的一個成長的機會,也剝奪了他的一個能力的增長的機會,因為如此,我們的建議,智慧型的父母要給孩子一個完整的生活,放手讓他去體驗生活,放手讓他去經歷生活,他的成長就是在每一天的做事情當中。所以我們做父母親都希望我們的孩子身心和諧發展,成為一個對家庭,對社會,對他自己都是有貢獻的人,也就讓我們的孩子無愧於他的一生,我們做父母親愛孩子是我們的本能,也是我們的天性,這裡我們提倡做智慧型的父母,要有理智的愛,如果你真正的愛自己的孩子,你就要創造條件,滿足孩子想自己做事情的,需要多給孩子動手做事的機會,不要用過度的好心剝奪了孩子的成長,那麼像這樣的例子是很多的,以後我們再講的時候還要談,那麼最後一點我要談的就是做一個智慧型的母親,很善於把理性的教化,愛的滋潤,美的薰陶,有機地融為一體,而且很智慧的把這個傾注到孩子的成長過程,為什麼提這個建議,因為在我們的現實的家庭教育當中,我們的父母親理性的教化比較多,講道理說教數落嘮叨比較多一些,那在這個當中,父母親對孩子的愛不能用一個很好的方式表達出來,孩子就感受不到愛。智慧型父母很善於把這三點進行整合,然後用一個很好的方式向孩子表達,然後讓孩子感受,那麼這一條建議,我們以後在還要涉及到這個問題,這裡,就不需要重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