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養成一個好習慣很重要,然而,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總會有一些壞習慣,比如啃指甲,讓很多家長頭疼。
有一部分人,隨著年齡增長,習慣不但沒改,還愈發嚴重了,寫作業啃指甲、睡覺前啃指甲,這都正常嗎?
十歲男寶指甲又白又禿,媽媽說:沒剪過指甲張女士在兒子5歲的時候就發現,孩子很喜歡啃指甲,那時候也沒多注意,以為孩子還小,稍微大一點就好了。
直到孩子已經10歲了,還依然有啃指甲的習慣,嚴重的時候指甲蓋都要脫落了。
張女士終於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感嘆:兒子一直沒剪過指甲,小時候還覺得省事,現在想想太后悔了!
總結: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粗心的媽媽,你的一個“無關緊要”,讓孩子遭了不少罪。寶寶為什麼會咬手指、啃指甲呢?樂此不疲呢?
寶寶為什麼會咬手指、啃指甲呢?
一:寶寶出生第一年的“口欲期”
寶寶在出生二個月以後,會把手指放在嘴裡,這是寶寶到了“口欲期”。
寶寶對外界充滿了好奇心,於是便用嘴巴探索這個世界,開始是咬手指,再後來只要是放在手裡的東西,都要“嘗一嘗”。
二:孩子可能缺乏微量元素
如果寶寶從咬手指到啃指甲,並且越長大了越頻繁,家長要引起重視。
可以到醫院檢測一下,是否是由於缺鐵性貧血或是體內缺乏某種微量元素而引起的。
三:自我安慰的一種方式
有些寶寶覺得沒有意思,也會咬手指玩。尤其是那些父母,長期不陪伴孩子的,發生的機率更大。
家庭成員之間經常吵架,父母和孩子的關係不好,孩子也會通過“啃指甲”的方式發洩。
四:吃手會起到鎮靜的作用
孩子也會有焦慮的時候,比如,小時候著急喝奶、大一些上幼兒園時的害怕、學習成績的壓力等等。
在面對這些嚴厲和緊張的事情上,孩子也會用啃指甲的方式緩解。
總結:寶寶在1歲前啃手指是正常的,它是智力發育的一種正常表現,如果三個月了還沒有將手指放到嘴裡,反而是有些問題了。
寶寶啃手指隨著年齡增大而逐漸減少,基本在2-3歲逐漸消失。如果寶寶平時還在啃指甲,父母要引起重視。
孩子有啃指甲的習慣,對孩子有什麼影響呢?寶寶在一歲之前咬手指,家長要注意衛生安全,否則細菌吃到肚子裡,寶寶就要遭罪了。
啃指甲是既咬手指的“升級”行為,是一個很不好的習慣,大多數都是開始於3-6歲寶寶。
如果寶寶已經超過6歲,還有啃指甲,那往往是因為心理因素的原因,比如嚴重缺乏安全感、家庭不和睦、常受到批評就和指責等。
總結:如果寶寶過了十歲還在啃指甲,長大多半會面臨這2種結局,第一種 細菌滋生影響健康,第二種影響心理健康。
寶寶啃手指,媽媽應該怎麼做幫助改變這個習慣呢?1)讓孩子了解啃指甲的害處
當孩子出現這個毛病,就要及時的引導孩子,說這是不衛生的習慣,咬手指容易生蛔蟲,引起腸道疾病。
可以通過圖片或是視訊的方式,直接告訴寶寶做這件事的後果。比如,手指出血爛掉。
2)增加和孩子的親子時間,轉移注意力
爸爸媽媽可以在這個時間,多和孩子交流和遊戲,通過互動的方式,讓孩子放鬆。
讓孩子多和其他小朋友玩耍、讀書,儘量沒有空閒的時間。家長要把孩子的注意力引導在健康向上的活動中,忘了啃指甲這件事。
3)家長要多鼓勵少責備
家長在發現孩子啃指甲的時候,不給孩子貼標籤或是過分的職責,尤其是在夥伴們面前,孩子也是有尊嚴的。
一味的責罵,只會讓孩子產生叛逆,越來越嚴重。用正面的情緒 教育孩子最有效。
家長可以採取鼓勵和獎勵的形式,比如孩子拿起手不咬,這時就可以誇獎孩子,讓孩子在自由愉快的戒掉毛病。
4)幫孩子建立足夠的安全感
孩子上小學了,還在啃指甲,和父母脫不了關係,父母不要因為忙,而忽略了陪伴孩子。
家長要多關心孩子的心理需要,給孩子足夠的愛和感情,孩子的幸福感、安全感提升了,啃指甲的毛病自然也會好很多。
家長髮現孩子有了壞習慣,一定不能縱容,當然,想豎立一個好習慣很難,要改變一個壞習慣更難,父母要有足夠的耐心和愛心,才能幫助到孩子。
話題互動:你家寶寶有啃指甲的習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