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得到也許在很多人看來都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覺得只有打罵孩子才能讓孩子長記性,但是家長沒有想過你的打罵真的對孩子有作用嗎?
案例:
小尹今年的孩子已經5歲了,已經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可是孩子卻非常的調皮,總是喜歡做錯事情。相信對此非常的頭疼,於是在孩子每次做錯事情的時候都會對孩子進行打罵,希望這樣可以讓孩子長更多的記性。
可是卻發現孩子並沒有改正的行為,而且最近老師也總是向小尹反映,孩子在學校中總是去打罵其他的小朋友。小尹在得知這種事情之後,反而對孩子的打罵越加嚴重,可是孩子的行為卻仍舊沒有改正。
相信和朋友聊天的時候,向朋友提起了這件事情,而朋友卻開始斥責小尹:“孩子之所以會變得喜歡使用暴力,就是因為你經常對孩子使用暴力,如果你心平氣和和孩子去進行溝通的話,那麼孩子怎麼可能會去對別人使用暴力呢?”
小尹這才恍然大悟,原來並不是孩子總是做錯事情,而是自己的教育方式出現了問題。
在孩子捱打之後,如果孩子出現了跪地求饒的行為,並且向父母認錯,那麼這種情況下,家長就不要再對孩子進行打罵了。因為你自己打扮下去,孩子只能越來越懦弱,並且會對父母失去所有的信任。
如果孩子的眼神中充滿了恨力,並且全力反抗父母的行為,那麼孩子這個時候已經產生了叛逆的心理。
如果家長再繼續對他們進行打罵的話,那麼孩子的憤怒就會變得越來越多,並且對父母的恨意也會越來越多。
分析:
如果一個孩子在你對他們打罵的時候,選擇是忍受一動不動的,挨著你的獨大,那麼也就證明,這樣的孩子已經在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種子。他們不反抗是因為已經對你攢夠了失望。
(1)和孩子溝通
其實在生活中孩子做錯事情之後,我們完全可以用溝通的方式去解決這樣的問題。而很多家長不願用這樣的方式,都認為這樣的方式太過於浪費口舌。
而且即便是自己浪費了很多唾沫,可是孩子卻仍舊沒有改掉的情況,還是棍棒來的效果比較好一些。
家長自以為這樣的方式是正確的,但是卻不知道,如果你經常用棍棒的話,那麼孩子肯定會出現叛逆的情況,並且他們也會養成一些暴躁的脾氣。
反而多和孩子進行溝通的話,這樣有利於我們走進他們內心世界,讓他們知道自己錯誤的原因是什麼,也有利於我們幫助孩子去改正,讓他們下一次不會再犯。
(2)以身作則
有很多家長對發現孩子做錯了事情之後,都會將所有的責任推給孩子,認為是孩子無能,所以才會將這樣的事情做錯。
但實際上家長有沒有想過,是不是因為你的原因導致孩子做錯了事情呢?譬如孩子在做一件事情之前,家長如果給孩子示範一遍並且釋放了錯誤的行為,那麼孩子肯定也會去模仿家長的行為,做出錯誤的舉動。
所以家長儘量以身作則,用自己的行為去告訴孩子什麼是真正的做法,不要總是對孩子去進行打罵。
(3)指出孩子的錯誤
在孩子做錯了事情之後,家長其實真正應該做的是指出孩子的錯誤,而不是去侮辱孩子去指出孩子的無能和懦弱。
因為你侮辱孩子的話語,其實和他們做錯的事情毫無關係,你以為這樣的方式就只能讓孩子不會再犯在,實際上你並沒有指出具體的錯誤,那麼孩子在下一次去做同樣事情的時候,肯定也會再犯第2次錯誤 。
所以我們在指責孩子之前,需要告訴孩子哪些地方是需要改正的,也是需要告訴孩子,究竟在哪些地方孩子出現了錯誤,這樣孩子在做什麼時候才能更好的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