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當代父母教育孩子,總是小心翼翼,每當遇到問題,都希望尋找一個標準答案。

曾在知乎上看到一位媽媽求助:“女兒今年上大學,想用家裡獎勵的錢買LV包,我應該怎麼跟她說?”

看到這個問題時,我也在腦海裡權衡利弊,搜尋最佳答案:

買,擔心助長孩子的虛榮心;不買,又像是限制了孩子的自由。

想來想去,只覺得進退兩難。

當我陷入糾結時,底下的一個回答讓我茅塞頓開。

“如果是我,我什麼都不想說,我想聽她說。”

是啊,既然琢磨不定,那為何不親耳傾聽女兒的想法呢?

就是這麼簡單的道理,我沒想到,提問的家長也不曾這樣做。寧可上網聽陌生人支招,也不願意好好和自己的孩子聊聊天,這豈不是捨近求遠了嗎?

看來,比起不會好好說話,不能好好聽孩子說話,才是當代父母的大問題。

傾聽孩子,能省去很多問題

當然,我們不能上來就把責任都推給父母,因為溝通是相互的,就算父母願意傾聽,可孩子也未必願意開口說。

事實的確如此,可是細究起來,孩子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放棄和父母溝通的呢?

大概是小時候,孩子說想在外面多玩一會,家長說:“整天就知道玩,再玩你就別回來了!”

孩子看到別的孩子滑冰,自己也想學時,家長說:“你把成績考好了,比什麼都強。”

經歷了幾次這樣的拒絕後,孩子失去了表達欲。

現實生活中的這類家長,短短的一句話就能讓孩子閉嘴,噎得孩子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我曾遇見過一位媽媽,在談起自己的孩子時,她很驕傲地說:“我說一,他不敢說二。我打他罵他,他還是跟我更親。”

那等孩子長大後呢?還會這樣嗎?這裡要畫一個問號。

孩子小的時候無條件聽父母的話,這是一種別無選擇的生存需要。但當孩子步入青春期,這類家長就會發現,孩子越來越不聽話,越來越不服管,溝通越來越難。

其實嚴格來說,也談不上溝通變難,因為“溝通”從來就不存在。缺少傾聽的溝通,只能算是發號施令。

沒有溝通的橋樑,家長和孩子就如同兩個孤島,很多問題就這樣產生了。

孩子和父母之間總歸是有溝通需要的,當語言溝通無效的情況下,孩子就會選擇低一級的溝通方式,比如發脾氣、逆反,以及沉默,進而也會反映在早戀、遊戲成癮等問題上。

這個時候,有的父母會搬出更高強度的說教,甚至試圖用打罵來掰正孩子,但通常收效甚微。歸根結底,還是因為父母沒有“聽見”孩子的訴求。

聽懂孩子的心聲,孩子就不需要通過問題來表達自己。

能被聽見的孩子是幸福的

心理學家武志紅曾說過:“生命力如果被看見,才是好的生命力,才能有創造有向上,但如果生命力沒被看見,那將會衍生出來憤怒等負面情緒。”

被傾聽也是一種被看見的形式,能被聽見的孩子註定是幸福的。但傾聽別人並非易事,尤其是對於父母這個角色而言,給孩子建議、指導,已是內心深處根深蒂固的第一反應。

我們會發現,生我們養我們的是父母,陪伴我們最久的是父母,但是最不了解我們的人,也是父母。

心理學家盧森堡博士曾說過一個自己的經歷。

有一天,他的女兒在照鏡子的時候說了句:我醜得像一隻豬。他聽到後,鼓勵女兒說:你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女孩。

他本以為,這麼說可以讓女兒開心一點,誰知女兒非常不高興地看了他一眼,隨即轉身而去。

後來,盧森堡博士回想這件事情,他發現自己的安慰來得不合時宜。因為女兒希望他理解自己的感受,但他的安慰反而否定了女兒的感受。

他反思,如果當時能夠去問女兒:你是不是對今天自己的形象感到失望?這樣的對話,可能會讓女兒會更舒服一些,女兒或許也會把更多心事說出來。

最終盧森堡博士總結說,在安慰別人或者提建議前,我們需要先看看,那些安慰和建議是不是別人想要的。

尤其是在親子關係中,我們可能會急於幫助孩子解決問題,但是卻忽略了孩子此時的感受。

也許問題解決了,但是感受卻還影響著孩子,這就是為什麼孩子總有無名火。

有效溝通,從聽懂孩子的話開始

實際上,我們也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溝通問題,而且難以察覺到問題所在。

比如當孩子遇到麻煩時,我們會習慣給孩子提建議,就解決方案高談闊論,或者對孩子說教,還可能會糾正他的錯誤。

有時候,我們會詢問孩子事情的經過,但只是在單純地了解事態,而孩子就像是在做問卷調查。

甚至我們還會否定孩子的感受,比如“不要那麼難過啦,高興一點!你這點問題算不了什麼,我以前還有過如何經歷。”

這些溝通的方式,都會成為親子間情感交流的阻礙。

如果是真心去傾聽孩子,就需要先放下自己的想法和判斷,全身心去體會孩子的感受。

如果能夠理解孩子的感受,甚至幫助孩子說出他此時此刻的感受。這時孩子就會覺得,自己的心聲被父母聽到了,這也就是心理學裡說的“共情”。

傾聽是“共情”的必要條件,有效的傾聽,則從聽懂孩子的話開始。

在確認孩子的字面意思後,我們便可以用自己的話把理解到的內容加以摘述,用來確認孩子的情緒。

這裡可以多使用疑問句給予孩子反饋,比如“你覺得很失落,你希望得到更多的肯定是嗎?”這種詢問利於孩子作出一些必要的補充,使我們獲得更準確的資訊。

最後,我們便可以根據孩子的話語和一些非語言線索,抽絲剝繭般把問題發掘出來,點出孩子傾訴的弦外之音,讓孩子感覺到真正被理解的溫暖。

要相信,孩子的每個請求和情緒背後的問題,對他來說都不是一件小事。

我們要認真聽,認真對待。

現在這個時代,很多父母為了更好的教育孩子,會看很多育兒書籍,學習很多心理學知識。

這是家庭教育的一大進步,但是也要明確一點,任何一條育兒知識都不能適用於所有孩子,也沒有哪本心理學書籍比孩子更了解他自己。

所以,如果遇到了問題,與其問遍天下專家,我們不如和孩子好好深談一次:

一句真誠的“我想聽你說”,一句溫柔的“為什麼”,這就夠了。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孩子人生最重要的時間點,父母要及時退出(深度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