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偶遇關係好的一朋友,神情憔悴,好長時間都沒見了,微信留言也不回,彷彿消失了一般,今天碰到,原來上初三的孩子逃學已三月了,孩子長得帥,而且葫蘆絲已考過十級,足球踢得也是頂呱呱,曾代表校隊去參加過比賽,這樣優秀的孩子怎會逃學,令人驚詫。家長苦口婆心勸不動,老師叫不動,整天發愁,孩子不去上學,一天就是玩手機,黑白顛倒,整個人都廢了,不僅是學習,身體也垮了。想幫她,卻又無能為力。
還記得前幾年一同學的孩子也是如此,孩子爸爸是位老師,但孩子到初一就死活不去上學了,一直在外閒逛。還有一朋友孩子,也是初二,僅因老師的一句玩笑話,就不去上學了,害得家長想法給轉了學,上了幾天也不去了,最後只能每年花高價去了一個在京的民辦學校學去學音樂了,這孩子可是打小沒學過音樂沒有音樂特長。
縱觀這些孩子,發現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心理脆弱症,受不得半點挫折和打擊,這些孩子都處在青春發育初期,他們都有一個很佛系的綿羊式的父親和一個很溫和的母親。
孩子到底該怎麼教育,逃學的孩子到底為哪般,都說校園生活是最美好的時光,難道他們對學校有多大的排斥心啊,教育到底教什麼,育什麼,到底該怎麼教,怎麼育。家庭教育是一個永恆的話題和深奧的學問。說得好,綿羊式的父親和溫和型的母親,這樣的父母反倒沒轍了。縱觀古今,父母還是要樹立威信,孩子永遠是孩子,太民主了,就會自己拿主意了。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