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是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的教授,被稱為“中國心理犯罪畫像第一人”,長期專注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問題的研究。
她在一次訪談中講到:6歲前是孩子形成一個人格的過程,以後就已經決定了他的成敗,0-6歲就是一個人生的縮影,學習習慣,生活習慣和生活自理,都濃縮在六歲之內。
孩子在1歲半到2歲左右,就會開始出現“自我意識”,用各種調皮搗蛋的做法來挑戰父母的“底線”,性格的形成和對情感的控制能力在這段時間會快速發展,因此當寶寶3歲的時候就能看出孩子的性格特點了。
1歲時寶寶乖巧聽話又可愛,因為他們剛來到世上什麼不懂。2歲後孩子各種調皮,把家裡霍霍得亂七八糟,這是因為孩子有些懵懂的意識,這時候你想講道理完全沒用。
寶寶而3~6歲後自我意識漸漸清晰,性格、行為習慣還都處於“可以塑造”的時期,孩子已經具備了初步自我意識,家長說的話都可以聽懂了,這時候已經到了孩子習慣養成的關鍵期。孩子的一些“習慣”不能慣成“壞毛病”,該打就打,超過6歲再想管就難了。
若是家長不及時引導,孩子很可能出現很多壞“毛病”,家長若是發現了,該打就打,千萬別慣著。
這3個“習慣”,堅決不能慣著1、亂髮脾氣摔東西
寶寶一歲多以後,雙手越來越靈活有勁、手臂也開始發育,會出現一個喜歡打人、扔東西的階段,這個時候還不用過多幹涉,保證寶寶的安全即可。
但到了2~4歲左右,有了清晰的自我意識,因為動作發育比語言發育早,有時孩子太著急、情緒激動的時候還是會用打人、扔東西等方式發洩情緒。很多寶寶受到家庭環境的影響,比如父母暴躁總對孩子發脾氣,就容易導致孩子亂髮脾氣,不管是玩具或者是家裡的碗筷和勺子,都可能成為寶寶發洩的目標。
這個時候家長就要及時干涉了,避免孩子習慣上用暴力的方式抒發情緒。
2、達不到目的就“威脅”
大多數孩子在2歲左右才能清晰地用語言表達需求,在這之前孩子的生活習慣就是靠“哭”得到關注、餵養和幫助,所以在3歲左右孩子會習慣性的在被家長拒絕要求的時候用“哭聲”表達要求。
這時候孩子還意識不到這種做法是錯的,但如果這種哭鬧的方法每次都有效,孩子就會十分聰明的抓住家長的“軟肋”,由無意識變成故意“威脅”:不給我買就哭!不給我玩就不吃飯!越來越嬌縱、任性。
3、“我行我素”無視規則
有些家長對孩子不嚴格,孩子犯錯或者不聽話的時候就不痛不癢的“嘮叨”幾句,孩子對規矩沒有敬畏感,依然“我行我素”無視規則。
這樣的孩子並不是沒有遵守規則的能力,只是他從父母的態度中覺得“規則不重要”,習慣性忽視規則。
一旦孩子有這樣的問題,家長千萬不要心慈手軟,不要不忍心教訓孩子,所有說該打就打,著名育兒教授李玫瑾就曾說過:“孩子該打就要打”。
那麼如何糾正孩子的壞毛病呢?
想糾正孩子的壞毛病,就要給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
父母以身作則
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鏡子,父母有什麼樣的習慣,孩子就會有模有樣的學習,所以說家長要幫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需要以身作則,在孩子小的時候就要注意自己的一舉一動。
並且告訴孩子什麼樣的習慣是好的,什麼樣的習慣是壞的,比如“吃飯的時候不許看電視,睡覺前不可以吃零食”,並且教孩子學會禮貌用語和懂得拒絕。
壞習慣會成為孩子成功道路上的絆腳石,好習慣則會為孩子指明成功之路。每個孩子出生都是一張白紙,會長成什麼模樣,取決於家長如何教導!在3-6歲其實就是給孩子養成良好行為習慣最重要的時期,可能有很多家長平時比較忙,忽視了這一點,家長要抓住3-6歲這個性格關鍵期,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性格品質,未來的路才會更好走。
這裡為大家推薦一套有關好性格品格培養的繪本《寶寶情商培養圖畫書》。父母可以給孩子當睡前故事讀,而且還能讓孩子學會自己的情緒管理。
這套書一共有十個主題,分別從不同的角度講述不同的故事:做最好的自己、誠實守信、不亂髮脾氣、自我保護、克服恐懼、團結友愛、知書達禮、分享快樂、我能行、形成好習慣。
10冊不過是49.9元,還可掃碼暢聽,方便父母在工作了一天後,已經很累了,想給孩子講故事卻心有餘而力不足的問題。
3-6歲是孩子形成習慣的關鍵期,若不注意引導,壞習慣極易養成,壞習慣一但定型可就很難再改了。所以,如果孩子有這些壞習慣,父母一定要幫助孩子“溫和而堅持”的改正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