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們經常能聽到一句話,“現在的孩子越來越不聽話了,哪像我們小時候,父母說什麼,我們就去做什麼”。的確,孩子頑皮起來,真心讓家長不知如何是好,怎麼才是破解之道呢?
一.教育小孩子要分時間和地點當你的小朋友是在幼兒園時期,如果他調皮玩鬧,那麼家長們反而要嚴厲一點,告訴他們這樣做是不對的。很多人覺得小孩子天性頑皮,長大就會好了,但事實是這個時期正是小孩子開始認識世界的時候,當他做錯事情,而你選擇嬌縱,他就會覺得這件事情是對的,如果這種錯誤的觀念已經在他腦海裡形成,那就很難改變。
要罵的時候,千萬不要心軟,不然就會讓孩子覺得“我犯錯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嘛”
要是青春期的孩子頑皮搗蛋,那麼家長們不適合像對待小孩子一樣對他們大聲呵斥,這個時候的他們尊嚴意識十分強烈,大聲呵斥得不到想要的效果,這時候你需要告訴他們事情的嚴重性,但是語氣一定要平和,像是朋友對朋友那樣,我們要去試著理解他們這樣說的原因,他們是青年一代,在思想上和我們肯定不一樣,但是不要總是去否認他們,慢慢地聽聽他們對這件事情的看法是怎樣的,心平氣和地去告訴他們,你對這件事情的看法是怎樣的,儘量做到“求同存異”,這個年紀的小朋友已經有了自己的三觀,可能他們的行為還是稚氣的,但是他們已經有了基本的是非觀念。
建議家長們要處理的首要問題是如何培養孩子們的責任心,培養責任感最好的方法是以身作則。舉個簡單的例子,孩子在玩手機看電視沒有學習時,不要催孩子去學習但自己卻在玩手機,這樣的管教,沒有說服力。要是你告訴孩子“爸爸媽媽要你努力讀書是為了你有更好的生活”,那麼請你自己也不要懶懶散散,對生活沒有要求,你想要孩子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請你自己先成為這樣的人。
二.教育小朋友要分地點有一次學校放寒假,我們學校門前的那條路很窄,車一多就會造成堵車,學校又小,不允許家長的車進入學校。那一天我把自己的行李和書籍全部收拾完,把那些東西扛出去,旁邊有一個男孩子是高中生,比我高一個年級,長得很高大,但是他的臉上盡是羞郝和不安,不敢抬起頭正視任何一個人。因為這個時候他的媽媽在大聲喝斥他,說“你怎麼不去死啊,這麼多車堵在路上,還要我來接你,長這麼大的人了,一點獨立性都沒有,我要你有什麼用?”我很難想象這個男生當時有多麼想說“求求你不要再說了”。
我承認家長說得對,這麼大的人了,是應該有獨立性,但在大庭廣眾之下,對著一個高高大大的男孩子,這樣的大聲呵斥,其中還參加一些一些世俗難聽的話語,不管是陌生人還是熟人,都會上前來看一看這是情況,這會讓男孩變得更焦躁不安,並且對於家長個人來說會影響個人形象,讓人覺得沒有素質。
但如果你在路上,可以忍一忍,到家裡嘗試著不要爆發你一天的憤怒與不滿,而是心平氣和地和他說“今天媽媽下班很累,但是還要去學校接你,路況又不好,你現在已經是個小大人了,是不是可以自己上下學了?”這樣的方法,更容易讓青春期的孩子接受。
現代生活確實很難,有很多壓力壓在我們身上,孩子們又做一些事情讓我們覺得煩躁,但如果我們也去嘗試理解孩子,給他們尊重,與他們積極主動的共同,維護家庭和諧。
三.平時就要注重對孩子的教育有些家長喜歡用爆發式的教育,認為平時不用對孩子們的言行舉止進行改正,只要在一些重要場合和關鍵時刻是對孩子們嚴厲一點就好了,這樣,孩子們既不會覺得囉嗦,有記憶深刻。但是,這樣的方法真的好嗎?
第一,平時沒有糾正的錯誤,慢慢地就成了習慣,習慣又會成為性格。一旦錯誤的觀念在孩子們的腦中形成,就很難改過來,這時你當然會覺得孩子“不聽話,很頑皮”,最好的方法是在日常生活中將你優秀的品質潛移默化地感染孩子,而不是“臨陣磨槍”。
第二,當你平時忍耐孩子,但是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時忽然爆發情緒。這會想到孩子,給孩子留下陰影,容易激發矛盾,而且當你情緒激動的時候,你能把什麼事情說清楚呢?大聲呵斥的方法,孩子們會接受嗎?
四.關心孩子的內心世界,知道他們這麼做的原因如果你的孩子一直以來都是表現優秀,但是近段時間卻經常被老師點名批評,上課無精打采,回到傢什麼事情也不和家長說。家長就要關注是不是因為校園欺凌或是家庭原因。
我有一個朋友,他很有錢,女兒也很爭氣,小升初的時候考上了我的是最好的初中,本來以為他的女兒會一直優秀下去。但到了初二的時候,我的朋友因為她的女兒不想去上學甚至厭學而煩惱“怎麼會這樣呢,本來是一個學習勤奮的孩子啊”。
有一天晚上,朋友到女兒房間,和她聊天,這才知道,原來女兒不敢去學校是因為受到了校園欺凌,她很害怕所以不敢上學,我的朋友立即聯絡學校,並且帶著女兒到心理諮詢師那裡進行疏導。小朋友終於不用膽戰心驚地去上學了,精神狀態也好起來了,自然做回了好學生。
而有些孩子“不聽話”,也可能是因為家庭原因,例如父母離異,父母吵架,或者是目睹了家暴現場等問題。家長們要給孩子營造一個溫馨的成長環境,當家庭要發生變故時,要與孩子說明情況,關心孩子的內心世界。當心結得以解決,問題才會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