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工作都不願意招聘有孩子的媽媽,擔心家庭影響工作,在我看來恰恰相反,職場媽媽的育兒經歷正好可以應用到工作中。
因為育兒和工作有非常多的的相似之處:
1.耐心:當你用了各種哄睡方法,比如抱著睡,奶睡,走來走去睡,明明在你懷裡睡得香甜,放到床上後這個小人忽然就扭來扭去,眼睛瞪的像銅鈴,此時一定要壓抑住內心的怒火,繼續下一輪哄睡。就比如工作中用盡各種辦法解決問題的你,怎麼樣都解決不成功,只能耐著性子繼續下一輪解題了。
2.應急處理能力,比如白天好好的小朋友,晚上忽然就發燒,此時一定不能慌,首先得確認溫度,進而決定物理降溫還是退燒藥還是去醫院,類比工作中有bug的情況,一定要先排查問題,定位問題,確認需要修復的點以及需要驗證的功能,如果大家都很慌,緊急修復的也可能並沒有真正解決問題,反而更容易延長問題修復時間,也可能沒有找到根源就上線,影響使用者體驗。
3.重複性:寶寶主要工作就是睡覺,拉屎,吃奶,不停迴圈。工作何嘗不是呢,每個工作都是有重複性的,只不過是我們在這種重複中更加熟練也更加精進了。
4.保持學習能力:育兒過程中總會遇到不同的問題,比如什麼階段吃多少奶,怎麼判斷寶寶有沒有吃飽,此時他哭是為什麼?時刻儲備好知識,以免手忙腳亂。就如同工作中不能止步於當前工作中需要的知識,應該時刻學習行業相關資料,關注行業動態,有新專案來的時候或許就能提前上線,贏得時間。
5.不可預見性:可能你在給寶寶洗澡,她忽然就拉屎了;可能前一秒鐘她還開心的玩耍,你趁機去上廁所,忽然她就大哭起來了…就像你給出了上線時間,中間可能會因為各種原因延期,比如第三方合作問題,比如伺服器問題,比如有棘手問題阻塞等等,隨著經驗增長可以預測一些問題,但是也無法預測各種問題耽誤的時長。
6.並行工作能力:帶孩子過程中吃不上飯是常事,只能一邊抱著孩子一邊吃飯。比如工作中經常會時不時插入一些工作,比如緊急上線,比如新專案,比如功能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