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已經過了一半,但是熊孩子們的假期還有很長,春節結束後不少家長也要開始上班工作,這就導致有些孩子要獨自在家。
雖然把孩子一個人留在家裡有些風險,不過也能迅速鍛鍊孩子讓其成長,但是並不是每個孩子都可以做到單獨留在家中,家長們還是要根據自己孩子的性格特點和年齡來考量。
別以為人小鬼大,就能當家點點今年6歲半了,春節的時候和爸爸一起看了老片《小鬼當家》,點點笑得前仰後合,媽媽看見父子倆看得津津有味,當時就問點點:“如果點點也自己在家,可以做到嗎?”
一旁看得興奮的點點大聲回答:“沒問題!”爸爸聽了也是驚詫,“只剩你一個人,我和媽媽都不在,你能當好家,要是有壞人來了怎麼辦?”
點點輕鬆地回答:“我都看了好幾部小鬼當家了,我把他們都趕走。”聽點點這麼一說,爸爸和媽媽還真想考驗一下點點到底可不可以獨自在家。
正好家裡面也安裝了監控,媽媽決定第二天就和爸爸到鄰居家做客,順便考驗一下點點,第二天爸爸媽媽告訴點點出門辦事,一小時之後回來,問他可不可以自己在家。
點點答應得很痛快,等到爸爸媽媽真的離開時,來到鄰居家透過監控看孩子的狀態,結果點點先是在門口小徘徊了一會兒,好像不相信爸爸媽媽真的丟自己一人在家。
過了一會點點就跑到客廳裡把電視開啟看奧特曼了,點點媽剛放心,感覺孩子還可以,沒想到點點看了一會兒,就跑去廚房翻吃的,結果不小心打碎了一隻雞蛋。
慌張的點點拿紙巾清理了現場,手也沒洗就拿起零食開吃,點點爸和鄰居說,讓他去敲門試探試探孩子,結果門鈴一響,點點就大哭了起來。
點點媽剛想出去回家,被點點爸按住,等一下看孩子反應。鄰居這邊衝著門內大喊:“點點在家嗎?我是張叔叔啊”,點點猶豫了一下邊啜泣邊毫不猶豫地就開了門。
這下父母都傻了,看來的確不能讓孩子一個人在家,且不說他破壞屋子不說,這隨隨便便就給人開門,簡直是太危險了。
沒達到這個標準,家長不要留娃自己一人在家相信不少父母都考驗過自己的孩子,孩子是否能夠獨自在家,其實跟年齡多大沒關係,主要是看孩子的獨立能力還有安全意識的深淺認知。
有不少初中生都不如小學生,所以家長們要對自己的孩子有一個清楚的認識,像是孩子是否具備獨立處事的能力。
例如自己一個人能否做飯,能安全使用各種電器嗎,平時有沒有自己獨處過的時間,自律能力和自控合不合格,是否培訓過安全意識。
如果上面的問題,家長們沒有好好思考過,就不要冒風險留孩子一個人在家。有不少新聞各種意外事件,就都是孩子自己一個人在家惹出的禍端。
考驗孩子能否獨立“留守”,家長們透過這三方面判斷1)孩子是自願的嗎?
孩子是否自己願意留在家中,你把孩子獨自一人扔在家裡,有沒有徵得孩子的需求?有很多性格內向的孩子天生就很膽小,因此家長不要強迫鍛鍊孩子,就給孩子進行“留守”。
2)孩子對環境瞭解嗎?
孩子對家裡的情況真的瞭解嗎?像是能準確說出家庭的地址還有樓層,以及自己家的電話號碼嗎?不要忽視這一條,如果孩子在電話進行求助,這一項很關鍵。
3)孩子遇到意外,會冷靜嗎?
如果孩子在家遇到了一些意外,比如突然著火了,或是水管爆裂亦或是突然停電等,孩子能夠冷靜下來輕鬆應對嗎?這些意外對於孩子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
放假孩子一個人在家中,家長要告知這幾件事如果放假期間,孩子真的一個人被留在了家中,家長們要囑託好孩子以下幾件事。
保持通訊聯絡,這樣可以隨時隨地瞭解孩子在家的動態;提前做好突發事件的應對指南,比如突然遇到陌生人來訪怎麼辦;檢查電器隱患,確保好家裡水電煤氣以及電器的安全,並教會孩子如何使用,危險的不要讓孩子觸碰;家長們在假期裡,要和孩子做好日程安排,不要因為孩子一個人在家中無人看管,就開始玩電腦看電視等等,安全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