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二在親戚家裡,有一個小表妹一直在“自尋煩惱”地說:
“我還能不能出國呀!”
看她反覆說了很多遍,很焦慮的樣子,好奇地看了看她父母,看看會有啥反應?
和很多父母一樣跟著焦慮然後安慰?訓斥?
都不是,他們倒是挺淡定。
細問表妹,她申請某國研究生收到的回覆是“列入備選”,也就是說前面的人不去讀了,或者一些其它情況下,就會考慮她。
我身邊有申請經驗的學生很多,問過之後,回覆是:這個叫waiting pool,結果應該是基本沒戲。
很多時候,順位輪到也只是理論上的而已。
雖然疫情期間前面錄取了的人不去讀的機率也理應會高一些,但真正輪到自己實際上會要蠻久的時間。
從親戚家裡出來之後我把這個情況跟她說了一下,但她的想法仍然很堅定。
所以,表妹的焦慮反而強化了她的目標感。
寫到這裡,趕緊補充一句,我並不是寫留學攻略與政策指引,那些不是本系列的主題,也非本人專長。
我只是想透過小表妹的話做個開頭,然後借她的學習經歷,以點到面地反映一些家庭對小孩子從大學到之後深造學習的教育理念,以及一些家庭教育關係中的典型現象。
小表妹的父親是大型企業中優秀的管理層,對小孩的教育有一套自己的想法。
剛開始的時候,他認為高考是一個重要的人才選擇標準。
這點我認同。
從我自己的教學過往來看,高考高分的同學,一般來說,全面與優秀的機率比較高。
補充:我強調“機率”,因為也有很多不同的例子,比如學霸型,不爭世事,不搞人際;還有一些可能在心理上需要更多的幫助等(參考我“考上大學又怎樣”的文章)。
再補充一點:有沒有上大學,其實還是有區別的。即使是大專,與大學之間也是有區別的。作為大學老師,肯定要幫大東家說話,對吧。但是是否要讀大學,還會有很多答案,我想讀者朋友們未必比我知道得少。
我並沒有歧視,只是就事論事。
當然,對於沒有資源上大學的,那是另一個大主題,這裡不展開多講。
小表妹平時成績還可以,但之前聊的時候發現她可能對數學沒啥感覺。
特別在高考前一段時間,她偶爾問起我一些數學題,當我發現在那個節骨眼上她還不太熟悉解方程等問題時,就覺得要上個好的分數對她來說可能有些挑戰。
插一句: 數學是個大起大落的科目,從補習的角度來說要儘早讓孩子們知道原理性的東西(可參考我之前關於數學成績的文章)
結果,不出所料,高考成績確實一般。
雖然在我的理解當中,小表妹考上的學校還算不錯,但她的父母卻不滿意。
他爸爸剛開始的時候就是認高考的,一種一門心思的期望著。
但是,可想而知他在表妹考完之後的心情,一定是灰暗的。
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那段時間,心情不好的時候,吃東西,味同嚼蠟。”
高考前,他們家一方面非常有信心,有雞血,另一方面又非常的焦慮,達不到目標之後便是失望和傷心。
嘗試做進一步分析,其實那種時候父母的消極心態很可能來自於身邊的輿論壓力,比如身邊社交場合中的一些相關於子女教育與成長的言論等,而與孩子本身的發展情況之關係倒是其次。
為什麼?
這裡有一個可能很多家長一時間難以接受的結論:
家長很多時候都更願意表達自己的教育理念,而並非關注哪個是對孩子真正有效的方案。
原因很簡單,家長“吃的鹽比孩子吃的米多”,然後孩子之後如何發展,很難預見,只能自己去塑造。自己塑造的過程,當然是值得稱道的。
高考失利,也意味著家長自己的理念被否定。
其實在我看來,小表妹很不錯了,人也懂事。高考不行的話又如何呢?
那麼從教育家庭關係的角度來看,留學與高考之間有啥關聯?
從時間軸上看,表妹家因為孩子的高考失利,家長的心態從不能接受,到開始接受,最後再到“讓孩子自己去尋求成長的路線”——雖然我不清楚表妹父親之前是如何給於具體的學習指導策略,但這會兒卻是給足了孩子自己的想象空間。
結果如何呢?
表妹一邊讀大學,一邊尋找各種渠道力爭上游,拿到更高的基點,去國外交換等。
同時,這時候我發現他們家父母的心態也變得更好了,因為孩子更有出息了。
順便提一個有意思的問題:為什麼父母一開始不這麼做呢?
對於出國留學,孩子自己也是想出去的,也有高考失利的原因在裡面。
也正是因為家長給足了孩子自己發揮的空間,所以她才會有後來的動作。
比如,正是因為孩子有了出國交換的經驗,才有後續申請出國的計劃。
從學生的角度來看,大學之後想出國學習的例子,有兩種典型:
一是成績非常好,個人各方面非常優秀,把事情想得非常明白。
比如我的一位學生,從讀大學開始就各種實踐,成績不錯,不缺課,為人友善且不失自己的想法,最後只是臨門一腳,申請去到了非常有名的大學,過程之中家長沒有太多幹涉,最多的是經濟上的支撐。
PS:她的實習都是朝著一個方向走的,一看便是有深度規劃的。而結果當然也是那個方向與專業的學院錄取了她。
二是成績平平,高考不如意,想在後面逆襲的。
比如我這位小表妹,還有一位小表弟,都是如此。
這個情景下,家長心態的變化也與上面幾段的描述基本一致。
從研究生到博士(doctor)是一個艱苦、漫長但比較有學業成就感的路線
既然看透了很多,那麼對於第二種型別,小表妹的父親給出了自己的觀點,頗有價值:
他們這些人(指小表妹小表弟),出去學習是不錯,但要清楚是不是想逃避什麼。就業的挑戰?工作壓力......其實多少會有一些這個想法。
說實在的,有了這些通透的想法,家長才能淡然。
但是,我也在反思,大學生留學深造應該有怎樣的動機?
因為說實話,我覺得70,80,甚至90的家長們還做不到讓孩子在大學時代就充分認識到出國深造的必要性。
甚至一些大學、專業和學院,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之中都難做到這點。
我自己是從博士階段開始去深造的。
但是當時是透過一些偶然的機會,從某位博士導師那裡得知國外那時候有一些在本領域比較牛的人,於是提前接觸過他們的學術成果,瞭解過觀點,進而有了自己的想法與出國深造的動機。
全程沒有父母參與決策,也參與不了。
試想一下,如果要一個高中畢業不過兩三年的學生去感受其它體系下哲科思維的美,基本不可能。
比如表妹的爸爸也說了:歐洲的知識體系需要從文藝復興開始,非常久遠,所以很多人大多數出國學習的心裡都是為了獵奇,鍍金,裝個性,形成差異化而出國,所以遊學,遊為主。
這番理解是否全面先不說,至少點中了一個痛點。
並不是孩子的痛點,而是家長的痛點——“我出錢給你,你就到國外去搞這些!?”
就是說,雖然家長在子女出國留學等問題上有些通透了,但痛點仍然是有。
不過,家長就是家長,因為通透,依然淡定。
小表弟家裡也說了:“我就給他200萬,一直從大學到出國完成學習,讓他自己去琢磨如何花這個錢。”
小表弟家裡也是早就看透了,或許也是因為小表弟當年沒考出太好的高考成績,所以家裡把他們後續的學習直接當成了一種“財商教育”的契機,讓痛點不那麼“痛”。
總的來說:
1)大學生出國,要麼成績很好很有想法,要麼就多少有些逃避、獵奇等心理,且兩者可以有交集
2)對於成績不太理想的家庭,家長高考前期待、焦慮,但之後會淡然,且會有越來越科學的育兒表達
3)一般來說大學生體會不到太多其它知識體系下學習的美妙之處,是否能學成還是有一定的風險,這也是家長在子女出國留學問題上的痛點之一,但是家長能陪著孩子經歷高考到他們自主決定留學,已然能處理這些個痛點
4) 家長通透了,孩子自然會自己成才。
文末,也祝小表妹小表弟能如願去到嚮往深造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