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也許最糟糕的做法,就是對孩子說:

“你別不好意思了,你別老是不說話。”

今年暑假快結束時,一個上初中的女孩來我這兒進行檢查。去年夏天她曾去了次診所,醫生的病歷顯示她是個好學生,但在班上發言不夠多。於是我問她:這對你仍然構成了問題嗎?

她說,我有點怕羞,我只是有點怕羞。

我是不是應當找到她媽媽,然後建議她去諮詢輔導員?接受一次學術評估?還是進一步深究下去呢:你在學校感覺怎麼樣,你有朋友嗎?有人欺負你嗎?

或者我應當這樣跟她們說:很多人生性羞澀。生而為人,這是一種健康、正常的行為方式。

羞澀同時也是人類常態中偉大而又輝煌的一部分。

兩年前,美國心理健康研究中心的資深研究員凱瑟琳·梅利康加斯和同事們發表了一份涉及1萬名年齡在13-18歲青少年的研究報告。“我們發現,約半數美國孩子表示自己生性羞澀,”她告訴我。

儘管這是如此普遍的一種性格,但我們的學校——以及更廣闊的文化——通常並不會讚美保守與羞怯。“那些性格害羞,上課不喜歡舉手、不喜歡說話的孩子,在社會中真的處於不利地位,”梅利康加斯博士說。

我曾聽說過,氣質這種概念是由第一對生了第二個孩子的父母發明的——父母發覺兩個孩子在性情和個性上竟然會如此迥異,令人困惑。對老大適用的那一套對老二可能完全用不上。幾十年來,兒科和心理學就氣質分析這個話題始終在進行著討論。

“氣質主要是與生俱來的那一套行為,它是一個人行事的風格,別把這個跟人們的動機或他們的發育狀態和能力混為一談了,”費城兒童醫院兒科臨床教授威廉·B·凱里這樣說道,他著有《理解子女氣質》(Understanding Your Child’s Temperament)一書。

羞澀折射出一個孩子在氣質連續體(temperamental continuum)中的位置,它的部分作用在於應對全新和陌生的環境。

比如開始一個新學年,對於那些身處新環境會感覺更艱難、更焦慮的孩子來說是件難事。大部分孩子在適應的過程中需要的是時間以及父母和老師的支援,有時也需要旁人幫助才能在班上交到朋友、成為其中的一份子。

哥倫比亞大學焦慮和相關失調症診所主任安妮·瑪麗·阿爾巴諾說,如果過了一個來月,這個孩子仍然沒有感覺更加自如,家長應當了解是否孩子還需要更多幫助,通常包含了各種認知行為手段,以幫助孩子面對焦慮。

▲不要越俎代庖。“過快、過頻、過多出手相助,這些都是危險點,因為這樣一來,孩子自己就不會鍛煉出應對技巧了。

各類個性都有其不安地帶。正如有些孩子在參與活動中可以表現出難以按捺的熱情,這讓他們在學校裡製造了不少麻煩,也有些孩子的沉默本身就是一種尋求幫助的吶喊。

在探討羞澀的方式和探討衝動多動的方式間存在相似之處,對於上述這兩種情形,人們都存在顧慮,認為有人將那些完全處在正常範圍內的兒童“病態化”。這些人認為,醫生往往輕易給那些表現得害羞、安靜的人開了抗抑鬱藥,正如給那些以往表現得活潑鬧騰的人輕易開了醫治多動症的藥物一樣。

對於那些想要幫助害羞的子女面對特殊環境,比如說全是陌生同學的陌生課堂時,可以考慮排演、設計見面與互動的情節。“家長最好是能提前進行一次角色扮演,進行行為預演,”曼哈頓的兒童心理研究所資深臨床醫生斯蒂文·庫爾茨說。家長還應當“計劃對孩子的勇敢舉動作出獎勵”。

但不要越俎代庖。“過快、過頻、過多出手相助,這些都是危險點,因為這樣一來,孩子自己就不會鍛煉出應對技巧了,”庫爾茨醫生說。

認知行為療法依靠的是“逐次逼近法”,兒童逐步通過治療,接近他們希望取得的行為。從這個理念出發,家長也許可以安排好在上學的路上與別的家庭碰頭,這樣,害羞的孩子也可以跟別的小孩一起走走,學習相處。老師可以為害羞的孩子尋找適合的小夥伴,在學校裡共同參與需要協力進行的活動。

也許最糟糕的做法,就是對孩子說,“你別不好意思了,你別老是不說話了”。目的不是要試圖扭轉孩子的個性,而是要尊重並敬畏人們與生俱來的個性與不同,同時幫助孩子們運用自己的力量,在這個世界裡馳騁。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孩子磨蹭真要命?家長不能催、不能吼,這樣解決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