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我看到這些詩文是在親子教育群裡,我們導師推薦的一篇文章。其實記得以前也看到過,觸動沒有那麼深刻,笑一笑之餘就過去了。而這次不同,我明白老師推薦的意思應該是想表達孩子們不缺學習能力的問題,也不缺智慧,孩子缺的是父母的愛。我理解老師的良苦用心,我們從疫情開始,做家庭教育有關的父母培訓學習有一段時間了,在父母堆裡浸泡,關於孩子成長、親子教育問題有很多的接觸。我們群裡有500位父母,內容是家庭教育,父母們80%的關注孩子學習。在家庭教育的“三重門”親子關係、孩子成長、孩子學習問題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孩子學習問題,最重要的親子關係被排在最後。孩子成長的過程裡,因為學習,忽略了關係,成長傷害的事故頻頻發生。這是當下父母最焦慮的問題,而父母卻不知道事情的真相是自己認知有誤,教育模式欠缺正確有效。

在一年多的親子教育堆裡浸泡,才知道孩子是毫無保留的愛父母的,有的孩子為了愛父母,不惜傷害自己,放棄自己。這樣的問題只有專業心理諮詢師看出來,父母是不懂得,說了甚至不相信的,甚至覺得現在孩子不理解父母,不愛父母,自私等等的標籤全給了孩子。

孩子有多愛父母,看看這個8歲的小女孩寫的《挑媽媽》

“你問我出生前在做什麼,

我答我在天上挑媽媽。

看見你了,

覺得你特別好,

又覺得自己可能沒有那運氣,

第二天一早,我已經在你的肚子裡了》

小女孩子8歲,字裡行間愛著媽媽,這樣的愛多感動!

有一篇叫《花孔雀》這樣寫道:“我的爸爸非常喜歡花孔雀,媽媽是一隻老母雞,我是一隻小麻雀,爸爸為了花孔雀,罵了老母雞,打了小麻雀,老母雞帶著小麻雀走了,到了一個沒有花孔雀的地方。”孩子們對父母的愛純真簡單,但現實裡也有無奈。

這兩首,對我觸動最深。孩子對父母的愛簡單純真,父母對孩子的愛多了一些複雜,我為孩子們多了一份委屈。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兒童成長的方方面面,比如兒童健康,兒童教育,兒童照料等等,這個領域快速發展,社會上出現了各種兒童早教中心,兒童文化培訓中心,隨處可見,這種快速的發展,讓人非常欣喜,社會進步了。但是這種現象,人們往往歸功於生活水平的提升。但我感覺也有意識層面的認知覺醒。這幾年心理學迅速發展,只要探討人的問題,就會追溯到童年時期。比如童年創傷,原生家庭。心理健康話題裡,童年成長環境是繞不開的話題。

我分享的兒童小詩文引起人們關注的原因不是兒童的小詩文寫的有多好,而是詩文裡表達出來的情感,童言無忌的直白,觸動了成人的內心,除了被童真感動,還有一絲絲憐憫和痠痛,心疼那些孩子們,感受到在寫出來,內心裡已經傷的不輕。

春節期間讀一本書,書名是《童年的秘密》,作者是「義大利」蒙特梭利。他是享譽全球的義大利幼兒教育家,蒙氏教育法的創始人。她在實驗、觀察和研究的基礎上,針對兒童不同年齡階段的特點,寫下了多部教育經典。《童年的秘密》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被譯成幾十種文字,經久不衰。

他在書裡寫到:“兒童之所以無法按照既定的軌道自由的成長,在於受到了成年人的人壓抑“。

「成年人」是一個泛泛的詞一詞,沒有具體的所指。如果說兒童受到了「成年人」的影響,我們可以迅速地把這個「成年人」定位為他們身邊的親近的人,也就是他們的母親,其次是父親,監護人,最後是老師。

站在人類系統的層面,系統將兒童交到了成年人手裡,委託他們監護兒童的成長,促進兒童的發展。如果追溯兒童成長問題,幾乎所有的成年人都扮演著母親、父親或者老師,控訴的話,他們會成為被告,也就是整個社會都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如果這樣的「審判」成立,「成人」會被控訴。關鍵是這樣的「審判」是不會有的,因為就像很多父母說的:“我們是愛孩子的,我們盡力了!”是的!我們盡力了!只是效果不是我們想要的(這個話題我們以後慢慢聊)。

孩子成長的過程裡,最重要的就是父母。孩子的生命是以父母愛的名義來到世界的。當然每個父母都是愛孩子的。只是在成人的世界裡,愛就有了很多的變化和不可預測。就像蒙特梭利著作裡寫的,在兒童的成長過程裡,成人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孩子有問題,如果控告的話,成人就是最大的原告,如果來一場驚天動地的審判,上帝一定會發出令人生畏的聲音:“你們究竟對我託付給你們的孩子做了什麼?”

這一場控訴裡,成年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我們已經竭盡全力,我們熱愛孩子,甚至不畏犧牲自己。”的確,作為父母的我們,真的是竭盡全力,付出全部了。不是嘛!問題的根本是父母也是沒有學習過如何做父母,如何正確的愛孩子。父母不是故意的!父母在當下也是想把最好的愛給孩子的。只是過程裡遇見過困惑,或者沒有覺察過錯誤。人類就是這麼樣一直向前的。

兒童是愛的產物,兒童又是因愛最受傷的人,應驗那句話:愛得越多,傷的越深。這也是最要命的。

好在社會在進步,意識在覺醒。

現在成年人的人生難題,來自於兒童成長和教育,這個現在成為了一門學科。

心理學提出的潛意識,研究人的問題追溯到問題的盡頭,就是解釋兒童心理對人性的問題的影響和意義。

這幾年,潛意識這個詞非常“火”,人類研究到達了人的本源。透過觀察兒童成長的過程和兒童內心活動,來研究兒童成長中應該如何關注什麼更重要。研究發現嬰幼兒遭受的痛苦會留在潛意識裡,直到某一個事件出現被喚醒,如果成長環境舒適優越安全,也許有如海底冰山永遠沉睡不被喚醒。

這一研究結論讓大眾警醒,開始關注兒童成長髮育過程。這就是兒童成長越來越關注。作為父母,給兒童提供一個怎樣的成長環境是非常重要的,這是父母需要迅速學習和了解的。

13
最新評論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什麼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