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總會有做事拖拉的習慣,家長每天都催,但是依然不起效果,這種現象讓家長非常苦惱。
“媽媽,我不行。”小剛小聲地對媽媽說。原來媽媽看小剛在家非常羨慕電視裡別人游泳的樣子,所以想帶小剛學習游泳。但是小剛這時卻表現得非常退縮,他不敢去嘗試這項他不熟悉的運動。媽媽問他為什麼不敢嘗試呢?他回答:“我害怕學不會,丟人。”
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領域,也就是合適自己的舒適圈。當我們在舒適圈待久了,就會習慣於這樣的生活,而不想嘗試新的事物。小剛喜歡游泳,但是不敢嘗試這種運動,是因為他無法接受失敗的後果。
這樣的孩子想的是:與其面對可能失敗的情況,不如直接不嘗試,停留在舒適圈讓自己更舒服一些。其實這種行為也是受“習慣引力”的影響,如果孩子的思想經常停在這種狀態,必然有不良的影響。
01 “習慣引力”是什麼?大家都知道物理上有個詞叫做“慣性”,是物體抵抗其運動狀態被改變的性質。換句話說就是,你想動,但是身體不想動。我們的大腦也有這種慣性,當我們想培養新的習慣時,它拼命地阻撓你不許變化,想保持原來的舒服狀態,變化對於大腦來說,是威脅。這就是“習慣引力”。
比如,當外界溫度發生變化時,我們的體溫也會維持在37度左右。無論是炎熱的夏天還是寒冷的冬季,我們的身體溫度都不會受起影響,永遠維持生理固定狀態“體內平衡”。
如果孩子經常停留在舒適圈,必然會養成行為上的習慣引力。但這種狀態會給孩子帶來兩種不良的影響,這也是源於習慣引力的兩種功能:
◆抗拒新的嘗試、新的變化。
一旦形成習慣,不論是好的還是壞的,孩子都會停留在這個舒適圈中。他已經習慣這樣去做,所以家長讓孩子改掉壞習慣時候,孩子就會非常抗拒。不論是好的習慣還是不好的習慣,剛開始改變的時候,身體都會有抗拒的反應,這種反應目的就是阻止新的變化。
很多孩子因為走不出“舒適圈”, 抵抗不了身體的反抗,所以做事情總會半途而廢。所以,有時候孩子沒辦法養成好習慣,是因為受身體內部機制的影響,家長也不必過分責備孩子。
◆維持現狀,保持和以前一樣。
孩子的習慣一旦被大腦所認定,那麼平時就會一直維持這種習慣。比如,孩子有睡覺不規律、暴飲暴食等習慣,想要改掉就很難。因為在他們的大腦看來,這些習慣就應該和“往常一樣”。 所以壞習慣一旦養成,要想改變就比較困難。
改掉孩子的不良習慣需要一個過程,應該給孩子更多的時間讓他們去改變。父母就算著急,也並不能讓孩子的大腦形成這種“像往常一樣”的習慣引力,所以需要耐心引導。
習慣引力一方面向我們說明了不好改變壞習慣原因,另一方面也告訴大家好習慣,如果一旦養成,孩子以後大腦會形成“像往常一樣”的習慣引力,有利於孩子以後的發展。
當孩子有壞習慣,但不願走出舒適圈,家長的內心一定是非常著急的。這時我們應該先明白,孩子不願走出舒適圈的原因,才好對症下藥。
02孩子為什麼不願走出舒適圈?
▶沒辦法承擔嘗試新事物的後果,所以寧願保持原狀。正如小剛的媽媽想讓他學游泳,但是由於他內心無法走出舒適圈,所以即便是很喜歡游泳也不會去嘗試做。小剛因為害怕學不會游泳,不想承擔這樣失敗的結果,是對自己不自信的一種表現。
▶恆心、毅力不足,改變不了之前的壞習慣。很多孩子做事情總是半途而廢,因為他們沒辦法堅持對這件事情保持熱情。比如,想要通過跑步減肥,但是嘗試了一兩天之後就因為身體痠痛而放棄了這項減肥辦法。不管做什麼事情都需要孩子有恆心有毅力才能堅持下去,反之就會一事無成。
▶習慣了“獨來獨往”, 自然不會走出舒適圈與他人交流。一開始的新習慣養成很重要,如果一旦形成了新的習慣,那進入到另一個圈子孩子就會感到非常不適。比如,當孩子獨來獨往,習慣一個人安靜的生活,久而久之,他就不想過多地與人交流。一旦有人和自己一起做事情,反而會感覺有些不適應。這也是很多孩子性格孤僻、不合群的原因。
習慣引力確實會給孩子帶來一些不良的影響,如果走不出舒適圈,那孩子就沒變法改掉身上的壞習慣。其實父母完全可以通過平時的正確教育,幫孩子克服習慣引力走出舒適圈。
03幫助孩子走出舒適圈,克服“習慣引力”。上文中的小剛由於不想嘗試自己沒有把握的事情,所以父母給他定製了嚴格的生活規則。比如,生活作息時間規律、獨立做自己的事情、學會照顧自己。這些制度都被一一執行,父母也都不會寬容,看似是父母的教育方式太過於強勢,但是這種方法確實能夠讓小剛養成良好的獨立習慣。克服生活中的一項項難題之後,小剛學會了嘗試新的事物,就連之前自己不敢學習的游泳,現在也掌握得非常熟練。
每個孩子使用的教育方法都是不一樣的,在小剛的身上可能這種“硬式”教育管用,但是到了別的孩子身上就需要加以改變。在實施的過程中,父母也需要及時給予孩子關愛,這樣即使是強勢的教育,也不會讓孩子誤會是父母不愛他了才這樣做。孩子走出舒適圈的過程中還需家長多觀察孩子的反應,以便於及時調整教育方法。
————————
我是一名三歲寶寶的爸爸,育兒是從來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寶寶的方方面面都需要更細緻的關懷。大家在育兒過程中遇到問題都可以來找我共同探討,一起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