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會聽到朋友抱怨,說他家的小孩子太過膽怯,總是不敢當眾講話,說話總是支支吾吾的,語言的表達能力不好。其實不管是小孩或是大人,在面對陌生人的時候總是有一點膽怯心理,但是大人能夠克服,小孩卻無法控制自己。
語言表達是生活必須的一項技能,怎麼讓孩子敢於開口說話,敢於去表達自己?要解決問題首先要知道問題出在哪裡,要清楚小孩是為什麼害怕當眾講話。
可能是因為身體心理的原因。如果孩子有體弱多病,動作遲緩,或是一些外貌體態上的不足等的先天因素,有時會讓孩子處於一種被弱視、歧視的狀態,這種情況很容易造成孩子自卑的心理,不願意吐露心聲和表達自己。
可能是因為孩子的神經型別,有些孩子天生就是沉默寡言,並不是因為他們受到了什麼外界因素傷害。
可能是家庭環境的影響,父母太過專制、粗暴,長期對孩子太過冷淡甚至動手打罵孩子,這對孩子造成的傷害是很大的。
有個玩得好的朋友從小就安靜懂事,就是有點敏感過頭了,偶爾朋友之間說些玩笑話,她可能都會覺得這是不是在責怪她,卻不表達出自己的想法,不願意跟別人訴說。直到初中時候有天經過她家門前,聽見裡頭父母的大聲斥責,只是因為端水灑了一點到地面上。
這種長期高壓的家庭環境,會讓人處於一種不敢表達、沒有自我的狀態,各位家長一定要警惕這種情況的發生。
針對這些情況,我們該做點什麼呢?
第一種情況的話,我們應該在情感的方面給予孩子加倍的關心和愛護。在生活中能夠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對他的閃光點進行鼓勵和讚揚。注意可以在眾人面前列舉孩子的優點,給孩子講講關於保爾還有張海迪的故事,給孩子樹立自信心,給孩子多一點陪伴,時不時和孩子一起親自出遊,增加親子間的親密度,能夠增強孩子的安全感,有利於孩子勇敢表達。
第二種情況下,我們可以對孩子進行相應的引導。如果放任孩子從小就沉默寡言,長大就很難改變,鼓勵孩子積極參加活動,能夠更好地開啟自己,學會去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我的小孩就是屬於這種情況,當時還很擔心帶他去檢查,醫生卻說這並不是身體上的問題,是小孩自身不願意溝通。之後我經常約也有小孩的朋友們或者家長群裡的媽媽一起帶孩子出去,也給小孩報了夏令營和冬令營,慢慢地他感受到集體玩耍和與人交流的樂趣,也有了想要與人溝通、想要表達的想法。
對於第三種情況,家長應該需要對自己的行為作一下反思。改變孩子的第一步首先要去親近孩子,讓孩子放下心防,和孩子之間能夠建立感情,不要對孩子設立過多的條條框框、過多的批評和教訓,如果孩子犯了錯誤,也應該先了解前因後果,再決定這件事情的處理方式。
除了這些之外,學會幽默也是提高語言表達的方法之一。相信沒有人不願意和一個幽默的人做朋友,也沒有人不願意聽一個幽默的人做演講,幽默是一項高階的講話技巧。但幽默並不是與生俱來的,有個說話逗趣的同學,每次和他聊天總能被逗得哈哈大笑,如果語言表達有等級的話,他升級的進度條一定已經達到最高了。
他說自己小時候並不是這樣的,但也沒有到天生不愛表達,只能算平庸,他的父母也並不是幽默的人,但他們家從他小的時候開始有個習慣,吃飽飯後會聚在一起看一兩個綜藝節目或是搞笑小品,會差遣他去家裡附近的商店或者菜市場買菜,從挑選到付錢的過程全部由他自己經手,他也明白了怎麼樣說話別人更容易接受,怎麼樣才能好好傳達自己的想法。
注意觀察孩子不願開口的原因,而不是一味去指責他的膽怯不敢張口,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不只是靠技巧,還需要家長們對孩子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