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麼總是亂扔垃圾?”
“跟你說多少遍了,上完廁所記得衝!”
“又把杯子摔了,總是毛手毛腳的!”
回想一下,在生活中你有沒有對孩子說過類似的話?有沒有因為孩子的行為沒有達到我們的預期而對他發火?
你可能會說,“這不是他第一次犯這樣的錯誤”“怎麼說都聽不進去!”“說一百遍都拿他沒辦法”。家長把所有的責任都怪到孩子的頭上,但是有沒有想過孩子“不聽話”的行為不是他們的問題,而是父母的說話方式欠妥。
不要依靠吼叫讓孩子聽話有的家長會說:“我一吼孩子就不說話了,也會按我說的做,我為啥要費那麼大的勁兒去和她聊天?”
是的,吼孩子確實可以獲得片刻的安靜,但是這樣對孩子真的好嗎?
答案是否定的。
表面看來,他只是不說話,被嚇到,你以為可以很快恢復。
實際上,孩子此時承受的,是心理和身體的雙重傷害。這對於孩子性格的養成,都是有很大影響的。
可以說,吼叫孩子,是最傷害孩子的一種做法。
所以,作為孩子的守護者,最應該做到的就是以身作則,保護孩子不受高分貝的侵襲。
通過低聲教育,孩子可以專注於做錯的事情本身,不會因為害怕父母產生逆反心理。
在和孩子交流的過程中,父母好好說話,孩子會更容易聽進去你說的話。
好好說話是一種態度對於父母來說,最鬱悶的莫過於面對青春期的孩子,在家長眼中,他們叛逆、不聽話,甚至沉迷遊戲導致學習成績一落千丈。
有這樣一個案例:
父親看到進入青春期的孩子瘋狂的迷戀上了網路遊戲,學習成績更是一落千丈。每次看到孩子的成績單父親都會氣急敗壞,進而對孩子一頓暴揍,雖然當時孩子表面上屈服了,但是他依然我行我素。
有一次,父親看到孩子玩網路遊戲,他生氣地把顯示器給摔了,當他剛想抬起手打孩子的時候,孩子突然說:“你使勁打吧,最好把我打死。”
聽到這句話,父親懸在半空中的手突然停下了,那一刻他突然不知道應該怎麼做。
當孩子屢教不改時,父母壓抑不住內心的怒火,就會都對孩子做出過激的行為,但是這樣的行為只會造成兩種後果:一是孩子停止了自己的行為,但是也會因此形成害怕父母發火的心理;二是孩子瘋狂地和你對著幹,最終整個家庭陷入烏煙瘴氣之中。
無論是哪種結果,暴力的管教方式都不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以及家庭和睦。
孩子的思維很簡單,同時很敏感,家長要想孩子認識到自己的問題所在,要跟他好好溝通,好好說話。
有家長可能會說:我不是沒有嘗試過好好說話,但是他根本不聽,我說的話他都當做耳邊風!這是因為家長不了解“好好說話”的意思。
好好說話不是居高臨下,更不是不通過暴力的訓斥,好好說話是一種態度,這種態度裡藏著孩子對你的信任,如果你做不到,他為什麼要聽?
你不理解孩子卻要求孩子理解你在家庭教育中,很多家長一直抱怨自己沒有時間,他們上班有多麼辛苦,回家還要做一些家務,在孩子教育的問題上他根本無暇顧及,只是命令式的告訴孩子應該做什麼而不應該做什麼。
孩子並不是機器人,而是有血有肉的靈魂,你怎麼可以給他設定一種自己想要的模式呢?
我們總是拿自己的忙當藉口,總是一遍又一遍地重複自己的辛苦,甚至要強迫孩子理解自己的辛苦,能認真的去學習,但這樣的孩子卻總是別人家的孩子。
好好說話裡藏著一種教育的智慧。
其實每個人都需要放鬆,我們下班回家後刷朋友圈和健身都是一種放鬆,孩子回家看電視和玩遊戲也是一種放鬆,那麼在你放鬆的時候,為什麼要孩子放棄呢,這其實是極端自私的表現。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一個正確的引導,而這個引導就是勞逸結合,能讓孩子勞逸結合的恰恰是你能否好好說話。
李大釗說:“學就學個踏實,玩就玩個痛快。”
你根本沒有讓他玩痛快憑什麼讓他學踏實,表現的只要讓你稍微不滿意,你就大發雷霆,覺得孩子欠了自己的,其實這一切都是你自己造成的。
好好說話裡藏著對孩子的愛,當孩子能感覺到父母的不易,能感受到學習的樂趣,他的表現也一定會非常出色。
處變不驚是父母應有的修養如果我們站在一個旁觀者的角度,都會對一個暴躁的母親指指點點,都會宣講語言暴力對孩子的傷害之理論大同篇。
但是真的蹚進教育這灘渾水,真的面對一個“皇上不急太監急”的孩子,真的每天承受教育的壓力,生活似乎就沒有你說的那麼簡單。
但,越是這個時候,越能體現父母的底蘊,越能體現父母的修養。
有的父母能處亂不驚,心裡急但是嘴上不急;有的父母事忙心不慌,總是能安然的處理繁雜的日常瑣事。
在這種心態下的父母,對孩子說話時語氣是淡定的,是和緩的,雖然也夾雜著要求、鞭策和教導,但是讓孩子容易接受,樂於溝通。
剛開始和孩子好好說話的時候,可能孩子會不聽,但是隻要家長一直堅持,相信量變一定會引起質變,時間久了,孩子會理解父母的用心,和孩子成為朋友不成問題。
孩子的擺渡人有一部叫《擺渡人》的電影,酒吧老闆陳末說過一句話,做擺渡人最重要的就是感同身受,只有站在別人的立場上才會體會那種自己無法知道的感覺。
其實,我們何嘗不是孩子的擺渡人。
孩子的身上藏著你的影子,你的行為影響了孩子的一生,而你卻一直埋怨孩子不理解你,這真的讓人可笑。
面對領導的訓斥,我們也會十分不開心,但是為了養家餬口我們都能忍下來,因為我們是成年人。
但是孩子為什麼要做自己非常討厭的事情,為何要理解你,你所謂的忙碌不過是對孩子的不負責。
你並沒有給他好的成長方式,那麼他又何必按照你要求的方式成長呢?
在目前這種大的教育背景下,父母和孩子的壓力都很大,但是我覺得父母最應該為孩子做的事,就是鍛鍊自己好好說話的能力。
很多孩子不是敗給了自己的同齡人,也不是敗給自己的天分和運氣,而是敗在了父母的語氣裡。
那些負面的語言挫傷了他們的自信、限制了他們的成長、摧殘著他們的心靈,從而讓他們在成長的道路上一蹶不振。
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很多成年人心血淋淋的經歷。
所以,為了孩子,好好修煉自己的內心,提高自己的溝通能力吧!別把最好的態度留給了陌生人,卻把最臭的脾氣扔給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