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我就不,我就不”,二寶碰見不如意的事情,就喜歡說“不”,我內心急躁,外表淡定,一副不為所動的樣子,孩子哭鬧一陣兒也就過去了。

就這樣,大寶還說我有點嬌慣妹妹,說來也是佩服姐姐,妹妹很聽姐姐的話呢,好像比我還會調教。或許是姐姐板著臉的氣勢讓妹妹折服,這一點值得我學習,當媽媽的總是不由自主地一臉寵溺的表情。

姐姐管妹妹有一套,出門知道給妹妹捎點兒玩具或者好吃的,妹妹也很開心。姐姐不讓她幹什麼,她乖乖地不敢做,妹妹想吃零食和飲料,她說對身體不好,別吃多了。妹妹看著姐姐,眼睛眨巴眨巴,點頭答應了。

姐姐說:“小孩子小時候一定要管好,不然成了習慣,長大就不好管了。”這話確實有道理,而且大部分人都知道,但是孩子一哭鬧,大人就很容易動搖初心,隨著孩子的性子來。

有一種說法是“可怕的2歲”,2歲是孩子第一個叛逆期,感覺這叛逆期好長,娃都快3歲8個月了,好像一直在持續。

想讓孩子擁有好性格,就要從2歲開始,父母總是對孩子百依百順,不是好現象,在孩子3歲時,應該樹立威信,這是重要的一點。

開明的父母喜歡說和孩子相處像朋友,其實父母和朋友還是有區別的,父母要有一定的威嚴,不是讓孩子怕你,要讓孩子感到你的說話是有力度的,這個要從小就樹立,不然長大就很難管了。

為什麼會有可怕的兩歲現象?孩子自我意識的覺醒

兩歲的孩子想什麼事情都要按著自己的想法來,以自我中心的意識強,父母就是為他們服務的,想支配父母,又不想聽從指揮。

抗挫折能力不足

自己想要的東西沒有得到,或者別人不明白自己的想法,情緒會不受控制,大哭大鬧,以此來要求大人得到自己想要的。

父母過於限制

孩子活潑好動,爬上爬下,好奇心強,什麼都想摸一摸,動一動,增加對世界的探索。父母不理解,限制孩子的行為,引起孩子不滿。

如何順利度過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

1、以柔克剛,不正面交鋒

大量的實驗室研究表明,學步兒童的意志之強比成人的肱二頭肌還要強1.5倍,越想用力拉孩子,孩子就越會用1.5倍的力量推開您。

不如一開始順著孩子的思維,運用以柔克剛的方法。我家二寶有時鬧騰:“我就要去公園玩,”如果我說一大堆理由:“外面太冷了,你困了,該休息了,”她也搖頭。

如果說:“行,要不我們去吧,不過去之前得先把玩具收拾好。”孩子這時候態度反而會緩和,不再執拗地堅持要去,自己嘟囔著:“要不,我等會再去吧。”

其實孩子心裡對家長說的話什麼都明白,家長要有足夠的耐心和長時間堅持下去的決心,從說話上不和孩子呈現對峙狀態,表現柔軟的一面,以柔克剛,不正面交鋒,給孩子講道理,又很委婉地讓孩子看到事情的另一面,孩子慢慢地就會合作。

2、樹立威信,有大人的權威

這和開明民主並不矛盾,孩子需要朋友式的談心,也需要有權威性的意見,給個主心骨。孩子為什麼在學校裡聽老師的話,而在家裡對父母的話當作耳旁風,有一點是父母沒有威嚴。

有些原則性的問題,需要一開始就要把好關,比如孩子的性格塑造、學習習慣和關係到身體健康的問題,不和孩子討價還價,不給孩子第二次機會。

你的態度決定了孩子的做法,比如不想讓孩子看手機,就要一如既往地堅持。在家裡有時我忙著做家務,沒空管孩子,寶爸也很疲勞,有時會讓孩子看一會兒手機,對此我也很無奈,這個習慣不太好。

不過孩子看見我,立刻把手機扔掉,知道我不讓她看,說明孩子知道什麼是正確的,關鍵是家長採取什麼樣的教育方式。

講真,如果時間精力充足,兩三歲的孩子最好是貼身照顧,給孩子讀書、識字、講故事、做遊戲、拍球、一起運動,都要比孩子孤獨地看手機和電視強。

花花綠綠的動態螢幕很自然地吸引孩子,讓孩子欲罷不能,孩子根本不需要做任何思考,被動地接受,而這並不能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和思考力,對學習力沒有提升作用。

3、給孩子一個安全的生活環境

2歲孩子的好奇心強,什麼都想摸一摸,動一動,甚至成為拆家大王,家裡弄得亂七八糟。父母不要限制孩子的探索行為,又要保證孩子的安全,避免出現危險。

比如給電源插座安上保護蓋,把熱水壺、藥瓶等危險物品全部挪到孩子夠不到的地方,孩子最喜歡翻臥室、廚房裡的抽屜,只要沒有危險的物品,允許孩子探索

我家二寶2歲多時也喜歡翻抽屜,東西全部拿出來,不太貴重的裝飾性小項鍊一會兒就拆得七零八落,大珠小珠落玉盤;廚房裡也是如此,勺子、笊籬、繩子等等小物件都是她的寵物玩具,一玩大半天。

我一般都不太阻止她,讓她自由自在地玩,雖然屋裡有點兒亂,過後收拾下,物歸原處就好了。現在寶寶3歲多了,這個翻抽屜的愛好也慢慢地消失了,有了新的興趣。

所以父母不要太著急,給孩子創造一個安全的生活環境,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促進智力開發,和孩子建立合作性的親子關係

作者有很多照看學步兒童的經歷,帶大了自己的兩個孩子和七個孫子孫女,還有很多學步兒童的父母諮詢,收集到了很多的二手資料,幫助他們度過這個重要的階段。

養育孩子最難的一年就是孩子從兩歲到三的那年,成功熬過這一年,父母就開了個好頭。

父母唯一的教養目標就是培養孩子的性格,而孩子兩歲的時候父母就該開始有意識、有目的地去實現這一目標。

父母需要謹記兩點:第一點,一定要一心一意,專注於你期望自己的孩子在三十歲時成為怎樣的人,這樣才能儘可能減少錯誤並且避免不良後果。

第二點,即使你在育兒過程中所做的決定不是最好的,那也比孩子自己做的決定要好,這點對兩歲的孩子尤其適用。

讓孩子感到恐懼或者沮喪的教養方式都不是好的管教。兩歲到三歲過渡得好,就給親子關係開了個好頭。

看了上面的這些育兒觀點,我還是感到有些震憾的,父母要做孩子的指引者和領路人,讓自己養育孩子的方式足夠正確,還是需要多讀些育兒書籍,瞭解兒童心理,才敢說所做的決定比孩子自己做的決定要好。

孩子的性格培養是個關鍵性問題,好性格好人生,想讓孩子擁有好性格,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則,想讓孩子擁有良好的性格品質,自己首先擁有,成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育兒道路慢慢探索,懷著赤誠之心,走近孩子的心靈,專注於孩子的教育,陪孩子一起成長,雖然不夠完美,盡心盡力就好。#親子過大年#

5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新生兒名:10個不易重名的詩經男孩名字,值得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