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外婆叫我好寶寶。”
南方人對這首童謠應該都不陌生,它一方面展示了一副祖孫親密的場景,另一方面也揭示了一個現象,那就是南方很多家庭的小孩子,都由外婆(姥姥)帶大。
相比於婆婆,外婆帶孩子有很多好處。
比如,外婆和媽媽的生活習慣較一致,不需要重新磨合;外婆不會像有些婆婆那樣,重視孫子而忽視兒媳......
但外婆辛苦照顧孩子,有時候也能惹出一些麻煩來,特別是在親家母上門做客的時候。以下就是網友小媛留在我後臺的故事。
01 媽媽接棒婆婆,照顧我和孩子我懷孕的時候孕吐特別厲害,那時我媽還沒退休,在老公的提議下,就請婆婆來照顧我。
婆婆的廚房手藝,在她們老家那一帶算是好的,但她習慣重油重鹽,還喜歡放好多大蒜。我從小口味清淡,孕吐期間更是吃不慣婆婆做的菜,向她提出建議,她覺得我故意挑刺,一氣之下回老家了。
我媽捨不得我,就提前辦了退休來照顧我,我的體重增長才慢慢達到了醫生的要求。
兒子出生時體重5斤都不到,暖箱裡住了三天,我急得飯都吃不下,多虧我媽以過來人的經驗,不停寬慰我。
出院那天,我媽一手抱著寶寶,一手攙扶我,當時我的感覺,就是幸虧我有個媽,以後孩子的事情我可以有人依靠,不用 一個人乾著急。
在我媽的悉心照料下,剛過三個月,孩子的體重就追上了正常值,老公開心得連誇我媽是大功臣。把日常餵養照料的事放心交給老媽後,我就有時間看看育兒方面的書,並時常跟我媽溝通探討。
這期間,公婆沒有來過,都是春節期間我們夫妻帶著兒子去北方看望他們。雖然在那邊,飲食口味我還是不習慣,但畢竟時間不長,忍忍也就過去了,所以倒沒什麼矛盾發生。
今年春節前,老公提議兩大家子在我家來個大團圓,我覺得主意不錯。
一方面,可以避免孩子的舟車勞頓;另一方面,這幾年我爸都是一個人在老家,去年他退休了,我想把他也接過來,可以和我媽團聚。
事先,我跟老媽做了好多功課,如何在家庭擺設上體現北方人的過年風俗,如何在飲食上儘量兼顧公婆的口味,等等。
但沒想到,百密仍有一疏,公婆抵達的第一天,就鬧了個不愉快。
02 公婆來家過年,孩子的稱呼引矛盾那天,我和老公把公婆從機場接回家的時候,我媽已把兒子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在家裡迎接他們。
我爸為表示熱情,在廚房裡忙活幾個他剛從網上學會的北方菜,但婆婆進去視察了幾眼,就認定我爸的手藝正宗,於是她搶過菜勺,親自做起了大廚。
晚飯的時候,婆婆夾了幾筷子菜給孩子,沒想到孩子才嘗一口就吐了出來,還撲到我媽懷裡:“奶奶,這個不好吃,我想吃你做的紅燒肉。”
公婆的臉一下子拉長了,婆婆摔下筷子,去拽我兒子:“奶奶在這兒,我才是奶奶。”
兒子嚇得大哭,我媽也急了:“幹嘛呢?別嚇唬孩子。”
我趕緊向婆婆解釋:“我們老家的習俗,管姥姥也叫‘奶奶’,媽您別在意。”
“太不懂規矩了!”婆婆重重推開椅子,離開了桌子,公公跟著她一起,兩人進了房間,“砰”地關上房門,剩下我爸媽面面相覷。
很快,他們虎著臉推門出來,手裡拎著行李,婆婆還走到孩子跟前,摔下1000元紅包:“記住了,我才是你的奶奶,那個是你姥姥,是外人。”
老公和我趕緊把他們往房間裡推,老公開口道:“媽,你更願意孩子姓姥爺的姓,然後跟你親,還是姓我的姓,口頭上管他姥姥叫‘奶奶’?”
婆婆 一下子愣住了,想了想說:“不管怎麼稱呼,孩子還是隨了我家的姓,就是我們的血脈。”
我趕緊道:“是我沒教育好孩子,以後我會注意的。”
老兩口這才緩了臉色,跟著我和老公重新來到飯桌旁。
03 作者的話關於帶孩子,民間有句俗語:媽媽生,姥姥養,爺爺奶奶來欣賞。
爺爺奶奶可不是僅僅來欣賞的,他們還經常來檢查和吃醋,結果就是,搞得大家都不開心。
那怎麼做到讓“養”孩子的姥姥不委屈,“賞”孩子的奶奶不氣憤呢?
首先,兒子和兒媳的作用很關鍵。
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習俗,北方人把“奶奶”和“姥姥”分得很清楚,孩子在叫法上,絕不可能搞錯。
但南方人就不一樣,對老人的稱呼沒那麼嚴謹。即使同在南方,有時候隔著一條河,稱呼都有可能不同。有些家庭特別疼愛女兒,在沒有兒子的情況下,把女兒當兒子看待,樂意管姥姥叫“奶奶”。
如果故事中的兒子能事先考慮到這一點,跟父母做好情況介紹,老兩口有了思想準備,就不會一下子接受不了。
其次,做奶奶的多體諒一下姥姥的辛苦。
無論是伺候月子,還是帶孫子,對上了年紀的人來說,都是一件費心費力的事情。
像故事中的這位婆婆,照顧懷孕的兒媳沒多久,就撂挑子不幹了,說明她其實經歷過這種體驗。如果她設身處地為親家母想一下,就知道對方有多不容易。
如果姥姥正像這位婆婆說的,把自己當“外人”,那她還願意過來照顧孩子嗎?正是有了姥姥的“不見外”,孩子才能長得那麼好,你的兒子兒媳才能生活得更輕鬆。
再次,做姥姥的事先可以考慮更周到。
我蠻能理解這位姥姥的心理,因為我的女兒也是我媽帶大的。但我媽從小就態度明確地讓孩子管她叫“外婆”,理由是:“不讓親家母不高興,也不讓孩子混亂。”
不讓親家母不高興很容易理解,不讓孩子混亂是什麼意思呢?
因為如果逢年過節,雙方老人碰在一起,若是孩子管姥姥也叫“奶奶”,那他該怎麼稱呼奶奶?若是管雙方都叫“奶奶”,家裡豈不是混亂了?
其實,以上這些理由都不是核心的,最重要的是,大家如果都能換位思考,體諒別人的難處,並常懷一顆感恩的心,家裡就沒有過不去的坎。
家有老,是塊寶。願天下有老人的家庭,都能和睦相處,幸福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