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在孩子身上的那些案例,要引以為戒:
拜年時,兩歲多的兒童被二伯哄逗,共喝了1兩多的米酒。之後出現了嘔吐、抽搐等多種不適症狀,被診斷為酒精中毒,且已經造成了嚴重的腦損傷。原本聰明可愛的孩子,從此只相當於1歲寶寶的智力水平。
親戚餵食了兩歲半大的寶寶一粒開心果後,不小心嗆入氣管。將孩子送醫後,儘管緊急接受了手術,仍然回天乏術。
3歲寶寶本身有溼疹,還患有哮喘,被餵食了蝦和螃蟹,當晚全身就起了嚴重的疹子,同時還伴隨著呼吸困難。
廈門1歲寶寶肚子餓了,7歲哥哥找到家中的果凍,開啟後餵食給弟弟。誰知剛吃幾口弟弟就被噎住,最後送往醫院搶救無效身亡。
……
年紀越小的孩子越容易發生誤食,但並不代表年紀較大的兒童不存在誤食風險!
孩子“誤食”的原因有哪些?1.好奇心驅使,喜歡模仿大人
例如大人們在喝酒、服藥時,小朋友在一旁觀看,有些好奇心重的,會趁大人不注意的時候偷偷嘗試。因此,大人們應該注意自己的言行,並同時給予自己的孩子適當的安全教育,告知兒童亂用藥物及酒精的危險性。
2.一些藥物、洗滌用品的包裝精美
現在市面上的一些藥物、洗滌用品的包裝非常精美,而且有些藥物外觀看上去像糖果,洗滌劑的瓶子與飲料類似,小孩子們缺乏識別能力,會誤以為是糖果或飲料而誤食。因此爸爸媽媽們應該把藥物放置在孩子們無法觸碰的高處,另外需要囑咐家中老人將自己的降壓藥、降血糖藥、心臟病等的藥物必須收好,以免孩子誤食。此外用於清潔的洗滌劑、殺蟲劑、老鼠藥妥善保管,與飲料食品絕對區分開,絕對不能讓孩子有接觸到的機會。
3.寶寶無意吞入電池等腐蝕性物質或銳器
在玩耍過程中,有些寶寶無意識地把一些小物件放入口中造成誤吞,其中電池有腐蝕性可導致消化道腐爛,銳器如大頭針等可致腸道穿孔。因此這些危險物品,父母們應儘量收好。
4.農藥、化肥等
回老家農村過年的爸爸媽媽要特別留心了,在農村裡空農藥瓶經常隨處可見,應避免孩子接觸。此外也有用可樂、雪碧瓶買農藥、化肥的,部分家長沒有注意看管,孩子以為是飲料一飲而盡的,悲劇由此發生。因此,除了加緊看管以外,還需交代家人將農藥、化肥遠離生活用品,儘量放在小朋友接觸不到的地方,避免類似誤食的事情發生。
孩子“誤食”了,怎麼辦?1.控制自己的緊張情緒,避免呵斥小朋友
如果家中小朋友出現“誤食”的情況,首先爸爸媽媽們要控制自己的緊張情緒,或避免呵斥孩子,以免造成孩子驚慌失措、恐懼不安而無法準確說出誤食的經過,從而無法判斷具體情況或無法為到醫院後進行解毒治療提供病因。
2.迅速就醫⭐⭐⭐
一旦發現孩子“誤食”,保險起見,應立即前往就近醫院洗胃及使用相應的解毒藥物,如果孩子出現昏迷抽搐等情況,應撥打120,並迅速瞭解其誤服的物品、劑量及時間,以便為醫生提供最有價值的線索。
家長鬚知哪些急救措施?1.催吐
這是最直接的方法,可以力爭在短時間內減少毒物在胃腸道內的吸收。
方法:可以用手指、筷子等壓住小朋友的舌根部,刺激咽喉引起嘔吐。但對於昏迷的寶寶,不能使用催吐,以防發生窒息。
2.多喝水
如果確定小朋友誤食的物品毒性很小,如維生素之類的,可以讓其多喝水,使誤食的物品稀釋,儘快經尿液排出。
3.服用一些簡單的解毒劑
利用酸鹼中和的原理,如果誤服強酸類毒物(如洗滌劑、消毒液等),可以立即服用生雞蛋清、牛奶等;若為強鹼性的,則可服用醋酸、檸檬汁等。誤服碘酒等需要飲用米湯、麵湯等含澱粉的液體。
參考資料:
[1].http://www.qbaobei.com/jiankang/1102606.html
[2].https://www.360kuai.com/pc/9da0db01568a63366?cota
[3].《過年一定看緊孩子,異物誤食悔之晚矣!》
天津師範大學 通識課《新媒體傳播》課程成果
執行主編:牛晴雨 2019級新聞傳播學院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
主編:張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