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一個爸爸“我已經快要被逼瘋了”的視訊在網路上爆紅。視訊中,兒子沒有完成作業,著急的爸爸說道:“明天我就把你的老師通通拉黑!我連做夢都夢見你老師站我床前一圈,連體育老師都來了!”
視訊內容,雖然搞笑,卻道出了不少家長的無奈和焦慮。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焦慮變成了現代爸爸媽媽們的標配。大家被一股力量裹挾著朝前走著,帶著孩子一路狂奔,砸錢砸時間砸精力,甚至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這麼做又對不對。
當一個孩子出生,爸爸媽媽們就開始進入了焦慮之門。那個小小的生命,身體彷彿藏著巨大的能量,隨時都在挑戰父母的習慣和接受能力,攪動家庭中的各種關係,把一個又一個的問題擺在我們面前,讓我們無處可逃。
我們的育兒老師每天也會接到很多寶爸寶媽的諮詢,每一個父母都是帶著焦慮來的。
孩子小一點的時候,擔心孩子輔食吃什麼,生怕讓孩子吃不好,拖孩子後腿,耽誤孩子長大個兒。孩子大一點的時候,又怕他們吃得不夠,每天“再吃一口”要說上百遍。
孩子哭鬧的時候不知道到底該不該抱,抱了怕孩子養成愛哭的習慣,不抱又怕破壞孩子的安全感。
周圍同齡的孩子都已經能說短句子、已經知道尿尿的時候找小馬桶了,自己家的孩子只會喊“媽媽”、隨地大小便,生怕是自己哪裡做得不對,或者孩子哪裡出了問題。
鄰居的小孩已經可以背唐詩了,周圍的人帶孩子上各種早教班,一歲多的孩子已經開始各種啟蒙。自己的孩子兩歲多了,什麼啟蒙都還沒有做,頓時覺得孩子已經被其他孩子甩出了幾條街,都怪自己,讓孩子輸在了起跑線上。
孩子不和別人說話打招呼,擔心孩子是膽小、懦弱;孩子和別人有說有笑,又擔心孩子被陌生人騙走了。
什麼時候給孩子藝術啟蒙、語言啟蒙,什麼時候給孩子財商教育、性教育?全部都是我們腦袋裡的問題。生怕一個不小心,就耽誤孩子的成長。
......
然而,當我們在焦慮的時候,卻常常會把這種焦慮也帶給孩子。
在坐飛機和高鐵時,我常常發現,當幼小的孩子哭鬧時,很多爸爸媽媽都會非常慌張,一方面他們急著趕緊讓孩子安靜上來,不斷地哄孩子,一邊又擔心影響到周圍的乘客,孩子越哭,他們越緊張,常常急得滿臉通紅。他們的急躁完全體現在語氣和行為上,孩子哭得更響了。
《遊戲力》的作者勞倫斯.科恩曾做過一個“兩隻小雞”的實驗。他是這樣描述實驗過程的:
“首先,在小雞們出生幾天之後,我把它們一隻一隻地輕輕捧起,死死的盯著它們的眼睛,就像老鷹盯上獵物的樣子,等我把它放下時,小雞嚇得僵在地上開始裝死,大約一分鐘後,它蹦起來,又開始四處走動。
其次,同時嚇唬兩隻小雞,結果它們一起裝死,大約持續了5分鐘左右。也就是說,他們一起裝死的時間,比一隻小雞裝死的時間要長得多。
最後,我在嚇唬一隻小雞的同時,讓另外一隻小雞在旁邊閒逛,結果,被嚇的這隻小雞僅僅在地上躺了幾秒鐘就蹦了起來。”
通過這個實驗,勞倫斯發現,受驚的小雞會觀察第二隻小雞在幹什麼,以此來判斷所處環境是否安全。
如果第二隻小雞在歡快地四處溜達,那麼第一隻小雞就像接收到了安全訊號;如果第二隻小雞也在裝死,那麼第一隻小雞可能就會想:雖然我自己沒看見老鷹,但是第二隻小雞肯定看見了,所以它不起來,那麼我最好也老實地躺著別動。
由此可見,很多時候,孩子的感受,並不是直接由外界的事物所引起的,而是被父母或身邊人的反應所影響。
如果父母表現得非常焦慮,孩子會誤認為環境是不安全的,他們也會跟著焦慮、緊張起來,而這個時候,孩子就難以全身心地投入事情,難以專注下來。
畫的過程中,那個孩子畫一會停一會,不時地會去看看周圍的小朋友。那位媽媽一直提醒孩子:“你能不能專心一點!你看別人幹嘛?你畫你自己的。老師剛剛不是講過了嗎?”
她一直都希望孩子的專注力能夠好點,不斷提醒孩子專注,但是這種提醒,反而讓孩子緊張、難以安靜。
所以,為了讓孩子帶著放鬆的心態,勇敢的去探索這個世界,父母們就需要當好第二隻小雞的角色,在孩子緊張焦慮的時候,淡定自若的表情可以傳達給孩子“這沒什麼,很安全”;當孩子焦慮時,不需要試圖勸說孩子“不要焦慮”,努力當好第二隻小雞。最重要的是,父母們首先要讓自己能夠放下焦慮。
但是,要克服這種焦慮實屬不易。
要克服育兒焦慮,我們首先要了解,我們為什麼焦慮?
很多父母自己很優秀,不能接受孩子做得不好;
很多父母自己不盡如人意,希望孩子能夠更好;
也有些父母總覺得別人家的孩子比較優秀,自己的孩子也絕不能落後。
於是我們早早地焦慮著,拼命地讓孩子接受和學習各種我們接收到的“好東西”——要更早地學習英語,把孩子送到各種早教班和特長班,早早地讓孩子接觸小學的內容,生怕哪裡不對,孩子就比別人差。我們一直在把孩子與我們或者別人比較,越比較越焦慮、越比較越慌張。
歸根結底,我們無法接受孩子只是一個平凡的人。
所以問問自己,我們是否能接受孩子只是一個平凡人?
如果他們被我們逼著成為不“平凡”但是不快樂的人,我們願意嗎?
我們想要的是什麼?
我想,很多家長都會像我一樣,認為孩子們的健康和快樂是最重要的。
我們的一位育兒老師說,當週圍的小朋友都在報各種課外班和興趣班時,她偶爾也會猶豫要不要給孩子報班,但是始終提醒自己,孩子的感受和快樂最重要,所以她從來不要求孩子一定要學什麼,只是一直陪著孩子讀書。
當孩子對什麼產生興趣的時候,她就為孩子創造條件,孩子很喜歡畫畫,她就只是為孩子提供材料,孩子的繪畫興趣一直沒有減弱,每天在家畫得起勁。她說:“如果有一天孩子自己提出想要報班,我才會報,而且選擇老師也很重要。”
我們一位會員家長說,小區裡好多孩子都去上早教班了,想著要不要也趕緊給孩子報早教班,但她後來決定還是自己陪孩子玩,帶孩子閱讀,她說她才是最懂孩子的人。不久之後,這位會員家長興奮地和我們分享,雖然寶寶沒有上早教班,但一點都不比上早教班的差,甚至有些方面還要突出一些。
我們知道孩子的快樂最重要,但這並不代表不管孩子,每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也是快樂的。所以我們就要去了解他們的成長規律和心理特點,而這又是另外一個讓我們放下焦慮很重要的方法。
童童媽媽說,上幼兒園的童童,有一段時間回來一直說,她很喜歡班上的一個小男孩,要和他結婚,為此童童媽媽非常焦慮。
育兒老師告訴她這是孩子的婚姻敏感期到了,孩子的表現也是正常的,鼓勵童童媽媽要先控制好自己的焦慮,告訴她怎麼和孩子溝通。童童媽媽嘗試著跟孩子聊天,和孩子一起看性教育的圖書,果然,孩子的這個關鍵期順利度過去了。
當每一次面對焦慮,每一次順利度過,孩子都會成長一步,我們面對焦慮的能力也會增長一些。
所以,我想告訴各位家長的是,出現焦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被焦慮驅動。
我們要弄清楚我們想要的是什麼?我們要去了解孩子,然後我們的焦慮就自然減輕,甚至消失。
戰勝焦慮,我們每個人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