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們會發現:很多家長都難以理解孩子的感受,他們常常對孩子的分享顯得無動於衷。久而久之,孩子就不再想與家長分享自己的經歷,親子關係也因此越來越疏遠。
尤其是疫情期間,看上去我們擁有了更多的“親子時光”,可我們的“親子關係品質”真的有所提高了嗎?我們該如何與家裡的“小神獸”有效溝通呢?3月27日晚,成都市第四人民醫院主治醫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杜娜,作客四川新聞廣播直播間,帶來親子溝通的小技巧。
場景示例:
小明回家後抱怨老師在全班同學面前朝他吼叫。他的媽媽雙手叉腰,以一種指責的語氣問:哼,你又做了些什麼?
小明垂下眼簾,生氣的說:我什麼也沒做。
媽媽:得了吧,老師才不會無緣無故的吼學生,你到底做錯了什麼?
小明更加沮喪了,坐在沙發上。
這時媽媽繼續以指責的口吻說:那麼,你怎麼做才能解決這個問題?
小明怒氣衝衝的回答:沒什麼可做的!
這可能是平時家中很常見的一幕,就這樣,雙方陷入僵局,孩子可能會摔門而去,很久不跟家長說話。
但是,如果我們能夠採用另一種方式,採用上述贏得孩子的方式交流呢,結果可能會皆大歡喜。
場景示例:
小明回家後,母親如果能以一種友善的語氣說:我敢肯定老師當著那麼多人面吼你,你覺得非常丟臉。【第一步:表達理解的方式】
小明可能會覺得媽媽跟平時不一樣,媽媽接著說:我記得自己小時候一次算數考試時,自己站起來削鉛筆,老師就當著全班的面吼了我,我覺得又丟臉又生氣。【第二步:利用過去自己的例子對孩子表達同情】
這時,媽媽的話會調動小明的興趣,小明會問:真的嗎?我當時只是向別人借鉛筆,我覺得老師就因為這個吼我很不公平。【孩子對話題感興趣以後就會願意進一步將發生了什麼講出來】
媽媽接著說:恩,我很理解你肯定會這麼想。你看能不能想一個辦法,免得以後再這麼難堪?【第三步:引導孩子關注問題】
小明思考後表示:以後我可以多準備幾支鉛筆,這樣就不用找別人借了。
媽媽回答:對,聽上去是個好主意。【第四步:對孩子進行鼓勵】
各位家長,看清楚了嗎?希望通過這個具體示範,幫助大家掌握贏得孩子的精髓。此外,杜娜醫生還專門為大家總結了“有效溝通”的四個步驟:
1、表達出對孩子感受的理解。可以用“我能看出你此刻感到很……”的句式。
2、表達出對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寬恕,同情並不意味著你認同孩子的行為,只意味著你理解孩子的感受。最好的方式是告訴孩子自己也曾有過類似的行為或感受。
3、告訴孩子你的感受,同時引導孩子關注於解決問題。
4、詢問孩子對於避免再次出現相同問題有什麼想法,如果孩子沒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議,直到你們達成共識,並表達鼓勵。
在這全民一心、抗擊疫情的時光裡,為了有效疏導和緩解大家可能出現的負面情緒和心理問題,四川新聞廣播FM106.1全新打造心理防疫特別節目《防疫“心聲”》,2020年2月17日起每晚21點15到22點,權威的心理專家將做客直播間,為您剖析、疏導與答疑。
如果您有任何關於心理防疫的問題,歡迎關注“四川新聞廣播”微信公眾號,以語音或者文字的形式傳送您的問題,或者每晚在我們節目的直播期間,也就是9點15到10點,撥打85982561,我們將線上為您提供幫助。
與此同時,我們也開啟了“心理疏導公益計劃”,誠邀心理輔導專業人士加入,希望您通過“四川新聞廣播”微信公眾號與我們取得聯絡,讓我們一起用聲音傳播溫暖,用溫暖救治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