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假期眼看快接近尾聲了,不知道這個年大家過得如何?
作為家有孩子的父母們來說,相信最頭疼的就是看到孩子拿著手機無法自拔。
春節走親訪友,帶上孩子約上三五知己小聚一場,本想讓孩子們一起交流學習和生活,聯絡感情加深友誼。 結果幾個孩子湊在一起,硬是製造出了大型聚眾玩手機現場。
上學期間總歸是有課程和作業佔據了絕對優勢,使孩子們即使有“賊心”,也沒時間和機會經常接觸到手機。
可一到放假,形勢就完全變了。大段時間的空閒,加之“平時學習那麼辛苦了,放假需要放鬆放鬆”這堂而皇之的理由,讓大人都有意無意地放鬆了警惕。
玩手機沉浸在虛擬世界,像一個深淵伸出無形的黑手拽著孩子越陷越深。等我們意識到的時候,經常是不可避免地要面對激烈的矛盾衝突。
假期放鬆,我認為是需要的,而且非常重要,特別是當孩子還是低齡段(中學前)的時候,沒有必要戴著學習的緊箍咒,一刻不得閒。
這個時候的孩子正是原始三觀的形成期,被環境的外因影響著,伴隨著逐漸覺醒的內因,不斷打磨著他們對世界的認知。
所以,假期是一個很好的時間。作為父母,我想我們需要考慮的不僅僅是如何讓孩子遠離手機,從更深一層來說,我們的目的應該是在學習之外,給孩子良好的引導,構建和塑造他們健康正向的三觀。
我想從一個特定的角度來談點切身體會——對一個城市裡生長的孩子來說,將他們放逐到大自然中去,去農村、去大山、去遠離城市的天地間,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不是旅遊,不是度假,是生活體驗、是奔跑撒野。一個假期後,你將收穫一個不一樣的孩子。
01 書上得來終覺淺 走進自然知天地我是一個在城鄉結合部成長起來的80後人,算半個城市人。我的童年有田埂茅廁,也有窗明几淨,玩過折稻草,也玩過小霸王遊戲機。
我愛人是一個生長在山村的人,典型的農家孩子。他的童年是在山裡跑、溪裡玩、田間溜達中度過的。
而我們的孩子,是典型的城市孩子,卻有著非典型的成長經歷。為什麼非典型?因為他可以在城市生活,逢年過節寒暑假的時候可以到大山農村體驗鄉村生活。
時至今日,我始終非常慶幸能讓孩子有這樣的體驗和經歷。
孩子們在城市裡享受著良好的教育資源,在學校裡在書本上學到很多知識。然而特定有限的生活環境,卻並不一定讓他們能真正認識到大自然的廣大和美麗。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城市的孩子對蔬菜的認識來自於餐桌,見識到的是切好燒好盛放在盤裡的樣子,早點接觸家務的孩子或許能認識它們從菜市場剛買回來沒下鍋前的樣子。
但是,鮮少有孩子知道不同蔬菜在土壤裡未收割前的樣子。只有在農村生活過的孩子才知道。
我家11歲“哥哥”的這些年:
在田間親手埋過種子,插過菜苗;
在林間打落板栗,挖過竹筍;
在茶園剪過新茶,炒過茶葉;
在溪裡撿過螺絲,釣過溪魚;
在山上聽過風吹竹林,見過山花爛漫……
△攝:衿語
這些都成了他無與倫比的珍貴記憶,也讓他真真切切的體驗到了書本上沒有的或只是出現在字裡行間的林林總總。
而這些對於終日生活在城市裡的孩子來說,如果不置身其中,是無法體會的。
相比較網路手機呈現的花花世界,這樣的大自然體驗更為真實,更為接地氣,也更加有助於孩子認識這個世界的真善美。
02 融入風土人情 感受樸實無華城市生活緊湊而忙碌,高樓林立,戶門緊閉,親友鄰里關係日漸冷漠。孩子們的生活在學校和家兩點一線的軌道上日復一日。
學習之餘的休閒方式除了看書,就是電視電腦手機平板,“身體”未動,只有“靈魂”在想象和虛擬的世界裡如無頭蒼蠅亂竄。
即使週末碰上沒有補習,父母得空的難得時刻,也最多逛逛商場看場電影,走走公園爬個小山,回到家裡又是打回原形。重負並未卸下,壓力無法排解,身心始終難以健康成長。
當孩子遠離城市,走入鄉村,走進大自然,除了領略自然之美,釋放天性,還能融入農家風土人情,無時無刻不感受到那份自然流淌的樸實無華。
鄉村生活充滿著人間煙火氣,家家戶戶大門敞開,遛村嘮嗑時刻上演,鄰里鄉親充滿溫情,吃茶吃煙你來我往……
孩子們在這樣的生活氣息中,入鄉隨俗,放飛自我,不再封閉自己。對他們來說,除了手機和網路,還有太多新鮮好玩的事物等著他們發現和嘗試。
堆土壘灶烤番薯,大鍋翻炒做油渣,年糕粽子清明餅,各道工序自己做。
當他們發現“李子柒”的影片肉眼可見伸手可觸的時候,當他們知道平時只能買到成品的東西可以自己去做的時候,當他們上山下水樂淘淘的時候,眼裡的世界似乎不再是“那一口井”,而是無限可能被開啟的美麗新世界!
△攝:衿語
這種沉浸式的體驗所帶給孩子的影響深遠,即使是在回到城市之後,每每回想種種經歷,一種小小的傲嬌就會油然而生。
而且,他們會對下一次充滿期待和嚮往,這種牽引遠勝過手機網路所帶來的誘惑。
03 鍛鍊獨立能力 培養陽剛之氣當習慣了有大人疼,有保姆帶,吃有營養餐,行有代步車的孩子,硬生生被放養在啥都沒有的環境中,面對的只有一心要練犢子的嚴格父親的時候,剩下的只能是自力更生。
大半年的撒野之後,兩個孩子從“豆芽菜”變成了“紅豆杉”,臉上收穫的是黝黑粗糙帶著高原紅的面板,但內裡收穫的卻是精力充沛的體質和堅強剛毅的性格。
作為普通人,也許我們無法做到像姜文一樣,騰出一年半載帶上孩子跑到如此偏遠之地拉練。但是,藉由一年幾次的鄉村生活深度體驗,在孩子身上也實實在在感受到他的一些變化。
相比較城市而言,鄉村的很多物質條件和生活設施沒有那麼完善,飲食結構和口味也很不一樣,常年生活在優越條件下的城市人,其實很難適應,包括我在內的大人很多亦如此。
但在孩子身上,我發現真的有無限的可能性,他們的適應能力超出我們的想象。
在自然的懷抱中撒歡過的孩子,吃什麼都特別香,洗冷水澡都能唱著歌,一個人睡覺都能做夢笑出聲……
更讓人讚歎的一點,是在田間地頭,山野叢林奔跑過的孩子,性格里的怯懦會被陽剛之氣逐漸替代。
就拿我家孩子來說,以前看到蒼蠅蚊子都會大呼小叫。但在鄉村,別說蒼蠅蚊子,牆上的蜘蛛,門口的臭屁蟲,田裡大大小小的菜蟲,都是再平常不過的存在。更有甚者,還會偶爾見識到小蛇急速地躥過。
剛開始的時候,也是各種驚恐不得安寧,但隨著這些小傢伙的參與變得日常化,久而久之,好像也多了幾分親切感,孩子也日漸接受,不僅不害怕了,還會在我感到驚嚇的時候,man氣十足地擋在我面前,勇敢地出手消滅“敵人”。
04 廣交各種朋友 跳出認知框架我們的孩子,平日能接觸到最多的“朋友”無非就是同學。而同學們也基本上都是城市娃,大家溝通交流的除了學習,就是各自刷抖音學到的各種“雜耍”。
日復一日久而久之,自然形成了較為整齊劃一的認知框架,那是一種統一的視角和立場。
然而,離開城市,進入截然不同的生活環境,自然就接觸到很多不一樣的小夥伴。
他們有些是土生土長在山村的孩子,有些是同樣性質來自另一個城市的孩子,有些是和父母聚少離多的留守孩子,甚至有些是家境貧寒上不起學的孩子……
但在鄉村,孩子們總是能玩在一起。孩子們清透的眼睛裡沒有明顯的劃分界限,不管你來自天南海北,還是富裕貧窮。
家門口、巷弄裡、山林田間,隨處可見三五成群的孩子聚在一起玩遊戲,或追逐打鬧,或奔跑嬉笑,一溜煙跑過,甩下一長串歡樂清澈的笑聲。
他們一起也會閒聊,村裡的孩子會告訴城裡的孩子河邊的老樹年齡多大了,溪裡都有哪些魚,山上哪裡有奇怪的石頭好看的風景,爺爺的田裡今年種了好多不一樣的菜……走,帶你們去看看!
聽得城裡娃興奮得像是發現了新大陸,這些可是同學們那裡分享不到的寶藏見聞!
其實現在很多家長也會選擇在假期帶孩子去親近大自然,但短暫的旅遊,很難讓孩子有上述提到的這些深刻體驗。
這個時候,那些在城市打拼,老家在鄉村的家庭就很有優勢了。不管多忙,一年當中務必抽個時間,帶孩子回老家住上一段時間。
任由他們在天地間大自然盡情撒野,玩髒了玩累了曬黑了跑瘦了,都沒關係,因為你會發現,這些經歷讓他們變得更開朗,更陽光,更好了!
即使沒有這樣的老家條件,比起旅遊,我更建議讓孩子利用暑假參加野外拓展性質的夏令營,一樣會讓孩子收穫大自然帶來的酸爽體驗,讓我們收穫一個在手機網路之外找到無窮樂趣的健康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