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有了寶寶以後,媽媽們總是會擔心把他給養壞了,寶寶的一點小毛病,都會被媽媽們看成是大問題。
但有些時候,如果媽媽們總是小題大做,對寶寶的一些小毛病過分緊張和干預,反而會引發更大的問題。
其實,在寶寶成長的過程中,有些小毛病媽媽們不必大驚小怪,順其自然反而會更好。
孩子愛吃手,不要太緊張
有個朋友家的孩子,快3歲了,就愛吃手,朋友總向兜媽抱怨:
頭痛啊!孩子這麼大了,沒事的時候就吃手,連睡覺的時候,嘴裡都要含著大拇指,我給他拿出來吧,他就哇哇的哭。
我怎麼管他,罵他,打他手心、抹辣椒油都沒用,真著急!
對於吃手,其實家長不必過度緊張,這只是寶寶的一種原始吮吸反射,他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就已經會吃手指了。
等寶寶長到兩三歲還愛吃手指,可能是為了尋找安全感,自我安慰;或是口欲期想要探索世界。
總而言之,吃手對於寶Bora說是一種正常行為,家長不必大驚小怪。
如果用粗暴的方式去阻止寶寶吃手的行為,反而可能會使他在口欲期沒有得到滿足,從而更依賴吃手這種行為,在長大後可能就發展成“咬指甲、啃鉛筆”的習慣。
當然,如果寶寶吃手過度,家長們也可以採取一些措施,幫助寶寶度過這一時期。
家長該怎麼做?
最重要的一點,是不能使用粗暴的方式終止寶寶吃手的行為,家長可以做的有下面幾點。
轉移注意力:給寶寶一個用手拿的玩具;和寶寶一起玩拍手的遊戲,用其他事情佔據寶寶的手。
提供安全感:多陪陪寶寶,不要留他一個人獨處,給他關心和陪伴。
更多詳細內容,可以參考兜媽之前的文章哦。
寶寶是個愛哭鬼,給他一點時間
當寶寶在1歲之前,他的哭鬧可能是因為餓了、渴了、困了、不舒服了等等;但隨著他逐漸長大,大腦逐步發育,就開始有了各種情緒、脾氣……
有些家長就會發現,自家寶寶是個“愛哭鬼”,遇到什麼事都喜歡哭一哭,總是讓家長心煩意亂的。
但事實上,寶寶愛哭,是因為他很難控制好自己的情緒,要是被忽視、被否定了,他心裡有想法,又很難表達清楚,就只能用哭來說說明自己的情緒。
如果家長覺得“寶寶愛哭”就是不好的,一味凶他“不許哭!”,只會傷害到孩子;如果家長置之不理,也可能會讓寶寶越哭越凶。
家長該怎麼做?
寶寶的情緒,也需要家長認真對待。
第一步:先讓寶寶宣洩一下,給他一個情感的緩衝期;
第二步:開始安慰寶寶,用同理心去對待他,告訴寶寶“媽媽知道你很難過,不開心”;
第三步:等寶寶情緒穩定下來後,引導他表達自己的情緒“你遇到什麼問題了嗎?為什麼不開心?”
寶寶摸私處,只是一種不一樣的感覺
當孩子兩三歲的時候,有家長會發現他們在摸自己的私處,次數還不少,這總是會引起家長們關於“性”的恐慌。
但事實上,寶寶摸私處,是一件正常的事情,它發生的平均年齡是寶寶2.8歲,之後會自然消失;對於寶Bora說,私處和手、腳一樣,都是普通的身體部位。
而寶寶做這件事的原因,只是想要更詳細的了解自己,體驗一種新的感覺,並不會對身心發育產生不良影響。
如果家長對此表現地緊張震驚,可能會讓孩子對此更加好奇。
如果家長們過於粗暴地對待這件事,只會給孩子帶去負罪感和羞恥感,會影響他形成正確的健康的性觀念
家長該怎麼做?
1.讓孩子忙起來
雖然說寶寶摸私處是一種正常行為,但也要注意影響,在需要制止他的時候,家長可以讓孩子忙起來,轉移他的注意力,比如遞給寶寶一個玩具,讓寶寶拿點東西。
2. 注意孩子的私處衛生
有些時候,寶寶可能因為私處不適而去撫摸,這時家長就要注意他的私處衛生了,做好清潔工作,防止出現發炎、溼疹乃至細菌感染。
同時,要少讓寶寶穿開襠褲,這也能減少寶寶摸私處的行為,並讓這些部位更乾淨。
3. 對寶寶正確引導
對於年齡大一點的寶寶,家長要告訴他們,摸私處是一件隱私的事情,和上廁所、洗澡一樣,不能被別人看到,要注意保護自己的隱私。
家長還可以藉此機會給寶寶做一點性啟蒙教育,教他認識身體器官,了解性別差異等。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有時會出現種種小毛病,除了上述幾種,還有說髒話、尿床等,其實他並不是故意而為之,只是心理或生理髮展的特定階段。
但家長們過於緊張激動地應對,反而會加重這些毛病。
因此,家長們可要記住,不是越操心孩子越好,有些有小毛病,一定要科學地處理,懂得適當的“忽視”,對孩子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