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每個孩子來到父母身邊之後,家長的心裡都很複雜,既開心又感覺很焦慮,自己的小寶貝終於來到了這個世界,問題是如果長大之後被人欺負,在學校裡遇到了各種麻煩,到底應該怎麼辦?

有不少小朋友在學校裡受到了欺負,回家就會和自己的爸媽哭鼻子,每一次家長碰到了這樣的問題,都會去想辦法找學校裡的老師去協調,發現根本就沒有辦法,從根本上解決這樣的問題,懦弱會讓孩子的心理越來越不成熟,逐漸變自卑,長大後還容易變成“軟柿子”

這樣的問題在教育孩子方面應該屢見不鮮,可是很多家長到現在,都不知道該如何去做,有些家長看到自己家寶貝,平時在玩遊戲或者是和別人交流的過程當中不哭不鬧,就算是被搶了玩具也不會說些什麼。

有些家長覺得孩子這麼做是對的,特別懂事的行為,實際上時間長了會讓他們的心理變得越來越脆弱,之後就算是被別人欺負了,他們也覺得十分正常,自己的玩具被別人搶,怎麼可能讓給別人。

雖然不可以教唆孩子動手,但是相比之下可能將自己心愛的寶貝搶回來,要比什麼都不做要強得多,更可悲的是家長還覺得孩子就是這樣的性格,沒有辦法的,實際上孩子會變成什麼樣,有一大部分原因和父母有關係。

家長永遠都不知道,孩子不爭不搶是一件不好的事情,還會安慰自己說這就是孩子的性格沒有辦法,保護自己喜歡的東西是本能,時間長了被壓抑不懂得反抗,那麼這種本能會漸漸消失,就算是內心有一些不滿,也會想辦法告訴自己,沒關係的,忍忍就好了。

美德應該是雙方商議了之後,彼此達成了共識,讓給其他人才叫美德,如果還沒同意,結果就被別人搶,這可不是美德,家長一定要記住這一點。

不否定老實,但也不能太過老實。

在生活當中,如果太過老實,對孩子絕對不是一件好事,這不是美德,長大之後他們的性格就會越來越柔弱,老師的確是件好事。但做事要有度,吃虧了必須要反抗,懂得把自己要的東西拿回來,過於溫順,除了被別人欺負之外,找不到任何一點好處。

學著去關心別人是件好事,為了大局觀,不計較某些事情也算是傳統美德,那是因為害怕或者是因為不敢反抗而去放棄某些原則,這樣是不對的。

孩子不計較不代表他們不想。

有些家長回顧,以為孩子不把自己想要的東西搶回來,是因為他們不想,是大部分的孩子都想,可是他們卻不敢,平時唯唯諾諾的,時間長了碰到了想要做的事情,也不敢邁出第一步,這一切絕大部分或許會和父母有關,長時間父母辱罵孩子或者是將負面情緒帶給自家的寶貝,在小孩子還沒做錯什麼事情的時候,父母就會批評他們,漸漸的孩子就會很害怕。

那麼多校園欺凌的事發生,被欺負的人卻不懂得反抗,不是因為不想,是因為他們不敢。等寶貝們長大了不敢反抗,這時家長就會說自家的孩子怎麼這麼沒骨氣。

可是父母從來都不會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在童年時期,自己做的某些事情傷害到了他們,讓孩子有了這樣的性格。為了不重蹈覆轍,為了讓孩子更好的成長。

那麼家長的教育方式必須要改,如果自家的孩子真的出現了這樣的情況,教大家用三招讓自己的孩子不成為軟柿子。

1,讓孩子去拒絕。

想讓孩子變強懂得保護自己的利益,一開始父母就要讓孩子學會一件事,那就是拒絕,這是保護孩子的一種方式,平時在教育的過程當中,如果寶貝說了“no”,或者是不行這樣的詞語,家長就要考慮一下,如果真的允許他們不做的話,就要認真做到自己的承諾。

寶貝們能夠提出拒絕,就說明他們在潛意識裡還是會保護自己的,這時家長一定不要忽略,如果他們不想吃飯,甚至特別的調皮拒絕了,家長先不要生氣,先要告訴我孩子,不吃飯的話不會長高,家長會很擔心。再根據這樣的問題進一步的討論,一是讓他們學會拒絕,二是可以促進雙方溝通。

有些小朋友剛出生的時候其實是會拒絕的,但是慢慢的這樣的習慣和特性,卻被自家的家長磨沒了。因為孩子在說拒絕時,家長根本就沒當回事,甚至沒覺得這是多大的事,長大之後會學會拒絕別人就可以了。

家長在教育孩子時,有一個最錯誤的問題,就是總覺得長大之後,他們就會慢慢變好,但是小時候都沒學到怎麼拒絕別人,長大之後怎麼可能改掉從小就養成的習慣。

2,要站在孩子這邊。

在學校裡,或許孩子因為某些事情和其他的小朋友發生了衝突,在這樣的事情發生之後,父母第一時間要做的其實是保護自己的孩子,站在自家寶貝的利益去考慮問題,先要讓他們得到了保護,再去討論這件事情誰對誰錯。

家長可以在事後再和寶貝們談論,這件事情到底是對還是錯,但是出現問題時,家長更需要的是保護自家的孩子,讓他們知道父母永遠可以依靠。

否則在矛盾發生的時候,家長只會去批評孩子,長大之後他們在潛意識裡,就會覺得自己身後無人,沒有任何人可以依靠。孩子心理都沒有強大的自信做支撐,怎麼能祈禱他們在遇到危險時,敢於去反抗呢?

3,有些事情要堅定原則。

生活當中有很多原則性的問題,在這些事情上必須要教導孩子,堅守自己的原則,在生活當中父母也要這麼做,必須要心中有一把衡量對錯的標杆,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最起碼要明確怎麼做是犯法的,怎麼做不是。

就以孩子在學校打架做例子,如果孩子在學校受到欺負了,去到學校之後先是站在孩子的這一頭,保護他們的利益,等他回到家裡之後,再和他們進一步的討論,這件事情到底是怎麼回事?

比如如果是自家孩子和別人搶玩具發生了衝突,那麼家長就需要先了解真實的情況,先告訴孩子,爸媽是永遠站在你這一頭的。但是現在家裡只有我們,需要知道這件事情的原委,如果孩子沒有做錯,那就告訴他們必須要堅持自己的原則,別人沒有經過允許,就拿自己的東西,絕對不可能讓。

該沉默的時候可以選擇不說話,但是該反擊的時候,絕對不能夠裝作,這一點一定要清楚,家長在做事情的時候也需要這樣,才能夠進一步的影響到孩子。

所有的孩子會變成感是,只有一大半原因都是因為家長不會教,所以為了避免他們不受傷,家長可以從這三方面慢慢的教育他們去反抗,有原則,但是也一定要保護好自己,一旦有人侵犯到自己的利益,無論是做什麼都不可以,這是原則性問題。希望每個孩子在爸爸媽媽精細的呵護之下,能夠越來越成熟,最終變成一個勇敢不畏懼的人。

70

玩具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孩子為何總討好他人?教會孩子接納自己,是父母最成功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