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不起”這三個字,你聽到過嗎?或者你聽到了幾次?
小張帶著孩子去逛街,剛到商場,就看到了玩具店,孩子一下就跑到了玩具店的櫥窗邊,似乎是喜歡上哪個玩具了,之後就徑直走入店內。小張看到孩子進去了就跟著進去。
孩子指著一個玩具對小張說:“媽媽,我想要這個,你給我買吧。”小張看了下價格,臉色有些沉了下來,對孩子說:“寶寶,這個太貴了,我們買不起。”
孩子聽到媽媽說的話後,一下就不高興了,不過幸好孩子一向很懂事,小張就帶著孩子繼續逛了逛,就回家了。
但自從玩具店出來後,孩子就一直都很不開心,一路上像是變了一個人一樣,沉默不語。
可能很多家長,都曾用“買不起”的這個藉口來拒絕孩子的不正當要求,在小時候,想要買自己喜歡的東西的時候,家長也是這樣對待我們的。
然後,即使再遇到自己喜歡的東西,也不敢輕易再和家長說出自己的想法,即使碰到自己喜歡的東西也不想擁有,害怕即使是說了,也會得到“買不起”這樣的答案。
“買不起”對很多孩子來說,都造成了負面影響,心理陰影幾乎是一輩子。
孩子會出現這些表現:1、孩子會變的自卑
孩子的自卑感不是長大了才有的,而是在小時候就有,不過是很多人並沒有發現。
就像是很多人在小時候,經常聽到父母在自己面前哭窮,說條件不好,要省吃儉用,不能浪費等等。這樣的說法以及觀念灌輸的久了,孩子就會理所應當的認為自己是窮的,比不上別人,慢慢的這種想法根深蒂固,變的自卑。
2、孩子小,但也會壓抑自己的正常需求
如果你總是和孩子說家裡沒錢,貴的東西買不起,那麼多次之後,孩子的潛意識裡就會認為,家裡真的沒有錢,買不起東西。即使孩子遇到了自己喜歡的東西,也不敢和父母說,因為家裡買不起。
雖然孩子小,但她也懂得,這樣就會壓抑孩子的需求,長此以往,貧窮的思想會導致孩子早熟,甚至會影響孩子一輩子。
3、不能獲得足夠的安全感
心理學家Joseph Cilona曾說過,家長大人談論錢的方式,會對孩子產生長久的影響。
比如和孩子說“買不起”某個東西時,“買不起”意味著缺乏力量和控制能力,這樣就很容易會讓孩子理解為“無能為力”,覺得爸爸媽媽養不起自己了,孩子沒有依賴感,時常長了,就會覺得沒有安全感,會很焦慮,覺得自己的生活得不到保障。
4、社交關係變差
孩子經常聽到“買不起”或者“哭窮”,就很容易會讓孩子受到同伴的排擠,可能關係剛開始比較好,但看到同伴有自己沒有,即使同伴給自己什麼,自己都不敢接受,因為害怕自己還不起,欠人情,造成和同伴的關係變的愈發疏離,社交關係變的越來越差。
如果真的買不起,或者孩子的要求很不合理,那麼可以試著用另一方式來告訴孩子,比如沒有帶夠錢,或者說其他原因,家長“不給買”和“買不起”是兩個概念,孩子的心理感受也不同。
孩子小,對各種事物都很好奇,這時家長應該好好引導,但不要和孩子說買不起,也不要在大庭廣眾之下訓斥或者拒絕懲罰孩子,這種行為的確會讓孩子暫停當時的要求,但其實也是你在發洩情緒,但對孩子的傷害卻不能彌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