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當然到醫院檢查如超聲等來確診,以排除其他有類似症狀的疾病。為什麼會患上“手腕狹窄性滑囊炎”呢?由於手腕過度使用加上懷孕內分泌因素的影響,懷孕後期及產後,因為體內激素水平的變化,易引起手腕韌帶的水腫、肌腱韌帶也變得鬆弛、強度變差,長時間活動減少,使肌力減退。月子期間由於產婦氣血虛弱,若受風寒侵襲,寒氣則滯留於肌肉、關節間,就容易引起肌腱、神經發炎。產後抱孩子的姿勢不對,常常是長時間用手腕托住嬰兒頭部,從而拉傷手腕的肌腱。那是否有辦法預防與緩解疼痛呢?答案是肯定!避免手部的過度使用、手腕關節的運動來預防,當你已經出現疼痛,亦可以試試冷熱溼敷、吃抗炎藥如布洛芬等,當這些方法都失敗後最好選擇手術治療。下來就來介紹簡單的家庭療法來預防緩解手腕部的疼痛。1、休息是最好的預防與治療方法要儘量減少再傷害的機會,避免拇指經常重複的動作,避免長時間做扭、握、壓、扣等動作。2、帶護腕分娩後的第一個月,媽媽的手是最辛苦的,很多媽媽都在月子裡傷了手腕,戴一副護腕,能最大限度地保護手腕。

3、單手或雙手抱嬰兒儘量讓五指併攏,手掌、手腕呈水平狀,平均分攤嬰兒的重量,哺育母乳時注意不要過度使用拇指,或是持續太久。

第一步:逆時針旋轉手腕,然後順時針旋轉。重複每次動作10次,5-6組。第二步:先握拳再鬆拳,重複每次動作10次,5-6組。

第三步:手腕向掌心側移動至最大程度,再向背側移動至最大程度。重複每次動作10次,5-6組。

最新評論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凌晨1點,二胎媽媽瘋狂咆哮”:這屆家長已被輔導作業逼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