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很多媽媽抱怨孩子不愛閱讀,其實,孩子愛不愛閱讀,問題在於家長。

如果你通過書籍,給她一個萬花筒一般的世界,她自然就會覺得那裡是最迷人的所在。

下面推薦5本全世界寶寶都喜愛的、口碑超好的經典的繪本。快看看,你家寶寶讀過幾本?

《抱抱》這本書有中英文版、各種紙質的版本,全書沒有字。剛做媽媽的時候,看到沒字的繪本會頭痛,不知道怎麼講,後來覺得沒字的繪本最有趣,像個寶藏一樣,靠講述者去發現、去延展。

比如這本書,全書只有“HUG”這一個詞,但是仔細看,會發現很有趣的內容:

這是一場小猴子找媽媽的旅程。一開始,小猴子登場蹦蹦跳跳,非常歡樂,他帶著好奇的眼光看到大象等各種小動物在和媽媽抱抱,但是隨著看到的“抱抱”多了,他的情緒變了,開始變得焦慮、傷心,隨後大哭,因為他發現自己沒有抱抱、找不到媽媽……這時候,森林裡的小動物也跟著他著急,忽然,媽媽從樹梢跳了下來,小猴子破涕為笑,跟媽媽抱在一起。

寶寶們在母子重逢這一頁,學會了擁抱的含義。

在小猴子找到媽媽以後,他又跟其他動物分別擁抱,而後,所有的動物都抱在了一起。

有人問,為什麼一開始它們沒有抱在一起,只是遠遠看著小猴子?

我覺得,這裡面有“愛的遞進”的含義,只有先自己享有愛、最親近的愛,才可以釋放愛,給陌生人以愛。這也是人類情感的規律。

2. 《爺爺一定有辦法》

這本書字比較多,孩子會不會聽不懂呢?其實不會。這就是好繪本的優點,它裡面包含了循序漸進的內容,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可以從裡面找到不同的趣味點。

這本書的故事很簡單:小男孩約瑟家是一戶裁縫,很小的時候,爺爺給他編織了毯子,隨著長大,這張布料舊了、小了,每次媽媽說丟掉,約瑟都說“爺爺一定有辦法”,那給爺爺改。先後改成了小風衣、馬甲、領帶、和鈕釦,直到鈕釦也丟了。後來,那時已經上小學的約瑟把它寫進了作文裡,讓它永遠儲存了下來。

這個故事,是在說成長與愛。

隔代養育的情況很普遍,現在的繪本里說到祖父祖母輩的並不多,這是一本好書。

那麼小小的寶寶聽不懂,或者沒耐心跟下去怎麼辦?

這本書還有豐富的繪畫內容。它體現了一個家庭的成長畫面,在這本書裡,找得到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的生活日常,家的佈置和擺設,這些都是寶寶熟悉的。

還有一個小妹妹的出現,在約瑟大約兩三歲的時候,媽媽懷孕了,從“大衣”到“鈕釦”階段,繪本也仔細地畫出了這個小妹妹從出生、哺乳、到蹣跚學步的畫面,讓孩子了解弟弟妹妹的含義,對生命的發生產生興趣。

最後,這本書還有一個“彩蛋”。

在每頁的下方1/5處,有一個小老鼠家庭,它們通過撿爺爺剪裁的這塊布料,紅紅火火的過起了日子,最終這些布頭,變成了它們家的每個角角落落,從老鼠媽媽的頭巾、桌布、到床帳。

這是一塊布的故事,也是一個家庭,甚至一個小老鼠家庭的成長畫卷。

3. 《從頭動到腳》

這是一套明星繪本,畫風非常特別,同一個作者有《好餓的毛毛蟲》、《棕熊棕熊你在看什麼?》和《從頭動到腳》這三本書都很暢銷。

三本我都買了,但是孩子對《毛毛蟲》興趣一般,《棕熊》稍好,最喜歡《從頭動到腳》,因為這是一本很容易互動的遊戲書。

每一頁,大人都會像畫裡的人物一樣,活動一個部位,孩子看得津津有味,很快就學會了。一歲多的時候,跟著這本書,學大猩猩捶胸、大象跺腳,成了她最可愛的動作,也是全家人最愛看的瞬間。

似乎這本書就代表著快樂和互動,寶寶經常會興致勃勃拿起它,讓父母的頭從手機裡拔出來,專注在她身上,做這本書做給她看。

4、《我爸爸》+《我媽媽》

這套繪本,大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其實在一歲五個月以前,我們寶寶是不喜歡的。

直到快一歲半的時候,突然愛不釋手了。可能在這個階段,她小小的腦袋裡,明白了爸爸和媽媽的含義,也產生了依賴。

這本書的爸爸和媽媽,寫得都像超人一樣,父母讀起來難免有點慚愧和尷尬,但是不妨礙孩子對它的喜歡。每天,她都讓爸爸媽媽給它讀裡面的畫,述說那些畫面的含義,然後似懂非懂地滿足笑笑。

我們也不知道她究竟迷裡面的什麼內容,但就是很眷戀這兩本書。

想來,在孩子的繪本中,最多的是動物繪本,然而其實在鋼筋水泥的城市生活中,小牛、小羊、小雞這些動物對她來說是很陌生的,就像是“龍”這種幻想出來的生物,只有貓和狗是親近的。

她的世界裡,最熟悉的是人,是爸爸媽媽、祖父祖母,所以關於人的繪本,她會格外喜歡。可惜這類繪本感覺並不多,如上所列的這些,就算是經過時間檢驗的精品了。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分享:我的月子生活和產後減肥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