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看著老師在臺上回數著點滴回憶,自己卻鼻涕一把、眼淚一把,盡力用紙巾捂住著嘴,也沒能遮不住自己傷感的哭聲。

即使在這種情況下,也不忘記關注身邊的同伴,順手輕輕地將紙巾遞到了小朋友手裡。

可愛的孩子。

很感性的孩子。

與其說女孩胸中充滿愛,不如說,他能關注到他人的感受,富有同理心。

類似的事情,前段時間一個小男孩的行為引來微博網友誇讚。

3歲萌娃腳不小心磕破了,自己給自己擦拭消毒水。看著媽媽的難過的表情,抬頭帶著那閃亮的小眼神對媽媽說:“你很心疼我對不對?沒事,擦點藥就好了。”

僅僅三歲的孩子,就能夠真切地感受到別人的關懷。相信這位媽媽平時,少不了用同理心來教導孩子。

孩子能夠通過別人的表情,動作等來體會別人的感受,會站在他人的立場來理解他人,帶給人直達內心的溫暖力量,也是富有同理心的表現。

富有同理心的孩子,不僅能關注到自己的狀態,也能夠感知到別人的需求,他們願意把真心給到他人,不計回報,並與人感受的過程。

為什麼要培養孩子的同理心

同理心是設身處地地對他人的情緒和情感的認知性的覺知、把握和理解。主要體現在換位思考、情緒自控等與情商相關的方面。

同理心會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讓孩子更懂父母。

最近新聞,一個十二歲男孩,為了陪爸爸,不顧路途遙遠,跟隨爸爸來鄭州賣瓜,

這一開始,便持續了三年。

而不管是每天幫爸爸套袋、挑瓜,還是夜晚睡車裡,小孩嘴裡從沒說過苦,對於是選擇回去玩兒還是跟著爸爸賣瓜,男孩更是堅定的說:跟隨爸爸賣瓜。

原來爸爸的言行他都看在眼裡,為了多賺錢,爸爸沒日沒夜賣瓜,沒有時間洗漱,吃著最便宜的飯菜。

同理心,拉近了男孩與爸爸的距離,讓他理解爸爸的不易,也通過自己的行動來給予爸爸支援與力量。

物理學家Tersa Wiseman研究,同理心有四種特性:接受觀點、接受他人觀點的能力,認同他們的觀點為他們的事實,不加評論。

在現實當中,學會接受,其實也在表達著理解。當你掉進洞裡時,有人說:我知道下面是什麼樣子,你並不孤單,我能夠陪你。

我接受你掉進洞裡的事實,我接受你會害怕的感受,我也能理解你的處境,我願意陪伴渡過難關。

學會理解,接受他人的感受處境,其實沒有那麼複雜。只是需要你用心去看待身邊人的他表情、動作和行為。

當你由內而外散發著“共情”的力量,你的同理心也因此而散發光芒。讓你更懂得身邊的人和事,都需要我們的關心與愛護。

2、有同理心的孩子,更有愛心。

之前有個微博,一小孩從門前經過時,看到一隻身體胖得圓滾滾的小狗,用前爪拼命地想要爬上臺階。

在它和臺階奮力鬥爭了幾個回合無果後,進退兩難之際,小男孩,悄悄地走了過去,緩慢地蹲下,輕輕地用雙手從兩側摟住小狗臺階上走,等小狗上臺階,站穩了,才輕輕鬆手。

我理解你的艱難,希望你早點擺脫困境,所以我願意幫助。

人間最美好的關係,大概就是基於同理心的理解與幫助,這是一個關於愛的行為、愛的故事。

莎士比亞說:善良的心地,就是黃金。

保有一個同理心,感受別人的疾苦,用善心對待他人,為他人帶去光明、希望,才會讓我們生活的環境更安全,更溫馨。

怎樣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呢?

同理心並不是天生就有,需要後天環境的培養。

《3~6歲兒童學習與指南》中提到,日常生活和遊戲是孩子學習的主要方式。因此,父母對孩子的日常行為給予更多的關注和引導,是培養孩子同理心的關鍵。

1、父母為孩子樹立榜樣,理解孩子的感受。

《不可思議的媽媽》一期節目中,在吃飯時間安吉卻要求胡可馬上組裝“機器人”,遭到拒絕的安吉用充滿憤怒的眼神表示抗議。

對於安吉的態度,胡可溫和堅定地說:我知道,你很像讓玩具“變身”,但是要等到吃完飯以後,這是規則,你要遵守。

一句:“我知道......”,表達了對孩子的理解,也讓孩子不那麼抵抗父母。

生活中,當孩子不會扣鈕釦時,可以說:我知道,這個對你有點難,但你仍需要自己嘗試。

當孩子摔倒時,可以說:我知道膝蓋破了,有點疼,你能忍住不哭,真的很勇敢。

當孩子慢慢從父母這裡感知,父母在理解他的感受時,他也在潛移默化地學習父母的這種與人相處的方式。

2、在生活場景裡將理解他人的觀念傳遞給孩子。

同理心是一種能力,需要在生活場景裡慢慢培養。

一閨蜜,前兩天告訴我說,她兒子平時發脾氣時,總踢椅子,摔玩具,甚至使勁拍門,以前手足無措的她這次找到了好方法。

她就走上前蹲下拉著小男孩的手,聲情並茂地說:你踢椅子,它得多疼啊?

剛才踢哪裡了?快給它揉揉。

小男孩聽著,一臉茫然,嘴裡也沒有聲音,只是走向椅子,給它輕輕地撫摸。

而第二天,當這小男孩看到有人踢椅子的時候,便不經意地說:你這樣踢椅子,那它得多疼啊,快給他揉揉。

尹建莉在《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一書中提到:在孩子的世界裡,萬物同物,他對待周圍事物的方式,也是對人的方式。

幼兒的學習是日常生活中進行的,抓住生活中的微小細節,傳遞給孩子理解他人的觀念,是培養孩子同理心的有效方式。

3、巧用繪本故事

繪本是孩子親密的夥伴,也是培養孩子同理心的有效載體,

當孩子和孩子閱讀完一本書,父母就可以通過親自互動問答的遊戲,詢問孩子,“故事裡的...,當他...的時候,是什麼心情呢”?“如果是你的好朋友玩具丟了,你會怎麼幫助他呢?”

通過這樣的方式,引導孩子理解故事裡人物的感受和心情,以及設身處地地想辦法來幫助別人。

在這樣輕鬆愉悅地與繪本、親子互動中,孩子的同理心也慢慢激發出來。

當孩子自然地表達繪本里人物的感受,我們也就看到了,孩子同理心已經慢慢地在孩子紮根了。

同理心,它並沒有那麼高深莫測,不過是:當你分享你的快樂時,我給你一個會心的眼神,張開雙手與你擁抱。當你傾訴你的憂傷時,雖然我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但我真的很高興你願意跟我說。

同理心,一種美好的情感,是一種可培養的技能。

這顆心,因同理而連線,因善而溫暖。

就像文章開頭那個小女孩,因為自己流淚需要紙巾擦拭,所以當看到別人眼淚在眼眶打轉時,就主動遞去紙巾。只是一個小動作,卻感動了我們,也溫暖了別人。

同理心的孩子,善良而有愛,彷彿自帶光芒。作為父母,好好培養孩子的同理心,才是我們最明智的選擇。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