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從出生到長大成年,經歷不同的階段,在不同時期也會有不同的表現。
比如最近忽然要自己獨立吃飯不需要別人幫助,又比如某天忽然喜歡用手去“打”人,相信很多寶媽都經歷過類似的過程,這些都是因為寶寶在不同發育期的表現。
劃重點來了,寶寶一歲之內這五個“發育黃金期”,小編分享應對方法了解一下。
一:口欲期顧名思義就是這個階段的寶寶喜歡用“嘴”去感知這個世界。一般寶寶生長到4-5個月的時候,咀嚼能力開始變強,也為馬上到來的輔食做準備。
也就是從這個階段開始吃手,吃被子,吃玩具,吃一切能得到的東西,相信很多寶媽也為此苦惱過。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寶媽們一定不要去打擊寶寶,他們是在用嘴巴認識世界,知道了被子是軟的,玩具是硬的。
如果這個期間過分的打擊孩子,會加劇口欲期的時間,相信大家身邊一定有2-3歲還會吃手的寶寶。
應對:
保證孩子所有能拿到的東西都是衛生的,勤洗手,玩具消毒,被褥拿去晒太陽,當然最重要的是口腔的清潔。
也可以選擇一些磨牙玩具或者磨牙餅乾,滿足孩子的口欲期,相信他們咬夠了就自然過渡過去了。
二:語言啟蒙孩子發育到9-12個月時期,開始出現了咿咿呀呀要說話的感覺,甚至說話比較早的能發出類似“媽媽”的聲音,這就是進入到了語言啟蒙期,這個時期他說和聽的能力都會特別旺盛。
能夠在上百人中辨識出媽媽的聲音,喜歡聽媽媽說話,也喜歡和媽媽“說話”,這個期間對媽媽的依賴性也是最強的。
應對:
這個時期建議媽媽多和寶寶交流,多陪伴,傾聽寶寶的語言。和寶寶眼神相對,用她發出來的聲音迴應寶寶。
或者簡單的迴應“好啊”“是呢”“你說的對”“媽媽聽懂了”,因為雖然我們現在彼此還不能用語言交流,但是眼神,感情和語氣是可以傳達的。
三:大運動發育期大運動指的就是寶寶的翻身,坐立,站立,走路。有一句諺語:三翻六坐八爬,但是每個寶寶的生長髮育不同,可能會有提前或者延後的情況,都是正常的。
應對:父母需要保證寶寶運動的環境足夠安全,可以在裝有圍欄的床上或者鋪好地墊的地上練習。
不要刻意的去訓練寶寶,或者加大難度,否則容易給寶寶骨骼發育造成負擔。
四:精細動作發育期精細動作包括寶寶的拿,握,抓等,一歲之前都處於這個階段,這不是某天突然學會的,而是每日的練習得到的結果。
比如4-5個月可以拿起自己眼睛看到的物體,7-8個月可以拿起勺子放嘴裡,一週歲左右能靠雙腳抓地獨自站立。
應對:
這項技能是可以通過父母的反覆練習而實現的,比如和寶寶練習拿取玩具,讓寶寶撿球,撿豆子等鍛鍊手指靈活度。
五:情感的發育期0-3個月寶寶對於照顧的人沒有概念,只要能吃飽穿暖就好。4-6個月能夠辨別身邊照顧的人,但依賴程度不是特別高。
6-12個月開始有了自主意識,對於媽媽是足夠的信任,依賴。膽子小的見到陌生人可能會出現哭鬧的情況。
應對:
建議多陪伴,讓孩子有安全感,也可以在天氣允許的情況下外出,多接觸陌生的環境,逐步適應,減少怕生的情緒。
最後,寶寶不同時期的發育情況,需要媽媽精細的呵護,相信寶寶一定會健康成長。
今日話題:寶寶5個發育黃金期你都正確應對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