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媽吐槽孩子玩具被搶的事
超市旁免費的娛樂場地,我的孩子3週歲,旁邊5、6歲的孩子總拿我兒子面前的玩具,我沒說什麼,因為孩子不介意。
可是,其中一個孩子和我兒子發生衝突搶了起來,我兒子沒搶過人家,我也沒說什麼,因為孩子偏老實,很少和別人搶東西,一般都是別人拿走了就拿走了,他也沒什麼反應。
我就隨手拿了幾個大孩子不玩的玩具給我兒子玩,並且給孩子講解,就吸引了搶玩具男孩的注意力,他就跟我要,可是我兒子聽得正高興呢,我說你拿走了小弟弟就沒有得玩了,你拿一個玩具和我們換吧。
他還不幹,我也沒給他!
果媽,你看我是不是不應該和孩子這樣呢?其實我也不是跟他們置氣,就是想告訴我兒子,不是誰跟你要你都能交出去的。
然後,其他家長就都看我,我做得不對嗎?
果媽,你說遇到這樣的事情,應該怎麼做好呢?
個人看法是,這位寶媽並沒有做錯,而且處理方法還比較理智,至於其他家長的眼光大可不必理會,畢竟自己又沒有故意以大欺小。
玩具被搶,孩子的表現暗示他的性格感覺只要是孩子扎堆玩的地方,就常有搶東西的戲碼上演,尤其是孩子手上的玩具。
眼看著玩具被搶,不同性格的孩子,會有不同的表現。
▼ 第一種:只知道哭
這類孩子,一般性格較弱,不敢去搶回來,膽子比較小。
如果孩子一直沒有學會怎麼去解決矛盾衝突,長大後,也很容易處於被動地位,很容易吃虧。
▼ 第二種:不哭不鬧,自玩自的
玩具被搶了,無所謂的孩子,其實比較少見,屬於比較大方型別的,很受小朋友的歡迎,但是也有一個缺點,不懂得保護自己的利益,將來在和別人的相處中,也可能會過多的遷就別人,委屈自己。
▼ 第三種:直接回擊的孩子
這類孩子比較勇敢,懂得捍衛自己的權利,長大也不像個會吃虧的人。
不過,家長也要對孩子的行為進行引導,要讓孩子明白保護自己沒有錯,但是不能只是依靠武力去解決問題,避免孩子因為莽撞造成難以彌補的傷害。
孩子為什麼會熱衷於搶玩具?在我們探討到底該如何應對之前,不妨先了解一下為什麼孩子會熱衷於搶玩具?
知乎上,有一位學前教育學博士@開心媽媽是超人,針對孩子為什麼熱衷於搶玩具,進行了一番分析。
1、自我意識的覺醒
兒童心理學上指出,2歲左右的孩子開始有"物權意識",言語上就是"我的什麼",動作上就是抓住自己的東西不放,甚至伴有攻擊行為。
處在這一階段的兒童,自我意識非常敏感,無法區別自己與他人的關係,完全以自我為中心,認為"我的是我的,別人的還是我的",無法換位思考。
搶玩具更近似於"本能"。
2、自我控制能力弱
兒童的自我控制能力要到2~3歲才能出現, 5~6歲也依然薄弱,很難抵住誘惑。
兒童"搶玩具"實際上並沒有惡意,只是自我控制能力弱的他們無法根據規則與秩序進行自我約束,常常"任性而為"。
"搶玩具"這類"衝突"是兒童人際交往的一種表現形式。
所以,孩子之間時不時的就會上演“搶玩具”和“被搶玩具”的戲碼,讓家長頭疼不已。
如果,你的孩子玩具被搶了,你會怎麼辦?當孩子爭搶玩具時,父母的態度和做法,似乎離不開這三種。
▼ 第一種,坐視不管,任孩子去折騰,而且認為自家孩子能搶贏,搶輸了再說。
▼ 第二種,強迫自家孩子分享或教育自家孩子寬容忍耐。
▼ 第三種,心疼孩子上前助陣,"以牙還牙"替另一個家長"管教"孩子,最後很可能上升成家長間的"鬥爭",在孩子面前大動干戈。
其實,'孩子爭搶玩具'事小,父母如何處理,背後折射出的問題卻不容小覷。
坐視不管,只會讓膽小卑怯的孩子更加不敢爭取,讓"恃強凌弱"的孩子更加的強勢霸道。
忍氣吞聲只會讓孩子不懂拒絕,失去維護自身權益的勇氣。
越位幫助孩子搶奪,有可能會誤導孩子解決問題就要靠暴力,而且包辦代替會剝奪孩子自我解決問題的嘗試機會。
孩子之間也有自己的處事法子。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這樣一個現象:前一刻兩個孩子還在為搶玩具而爭吵打架,沒過一會又玩到一塊去了。
果媽有個朋友就為此吐槽過,自己為孩子曾跟對方家長爭得面紅耳赤時,孩子卻已經和好如初了,真是尷尬。
孩子之間的矛盾與衝突,真的是生活中時常會發生的事,如果沒危及到孩子的安全,父母們大可不必進行直接干涉。
比起直接替孩子爭一個輸贏,還不如抓住這種寶貴的教育時機,善於觀察,善於利用這個機會來趁機教育孩子,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孩子爭搶玩具時,我們該怎麼辦才好?看到自家孩子玩具被搶,即便孩子不哭不鬧,我們做父母的多少都會有點心急,替孩子感到委屈或者不滿,更擔心孩子這種不懂反抗的性格會被人家欺負,容易吃虧。
面對這類孩子,我們可以這麼做:
▼ 日常在家跟孩子進行情景演練。
父母可以扮演搶人玩具的“壞孩子”,教孩子捍衛自己的權力。
第一步:模仿伸手去搶時,就告訴孩子:“當我這樣做時,你可以大聲地說‘這是我的玩具,你不能搶’”,並且教孩子怎麼護住自己的玩具,比如用一隻手藏在身後,或舉過頭頂,讓對方搶不著,另一隻手隨時做好防衛。
第二步:告訴孩子,看到對方比自己高、比自己胖時,可以大聲制止的同時,跑開,避免被對方欺負。
第三步:當玩具被搶後,告訴孩子想哭可以哭,鼓勵孩子自己的東西有權利去要回來,比如,教會孩子說“這是我的東西,你不能搶,要先問我,我同意後你才能玩”或者“你想玩可以,你可以拿玩具來跟我換”等等。
情景演練的好處,就是模擬真實的場景,讓孩子感受這麼做的自豪感和愉悅感,也可以讓孩子“熟能生巧”,說多了習慣了,膽子小也可以制止別的小朋友。
▼ 孩子被搶玩具時,還是不知道搶回來怎麼辦?
家長可以先安撫好孩子的情緒,在一旁提醒孩子,在家裡爸爸媽媽是教他怎麼做的,並多鼓勵孩子行動起來,千萬不要指責孩子“蠢、笨、膽小”之類的,打擊孩子的信心。
如果,孩子還是比較膽小,不敢要回來,家長可以幫助孩子,給孩子做示範,帶著孩子一起到搶玩具孩子的跟前要回來,比如,讓那個孩子拿一個玩具來交換,或者一起玩之類的等等,教孩子保護自己玩具的同時,教孩子懂得分享也是件好事。
實在不行,家長可以出面與另一個孩子的家長溝通,請家長參與進來,共同協商、處理幼兒的矛盾。
▼ 如果是自家孩子去搶人家的玩具,父母也不要高興過早,認為自家孩子膽大,亦或是裝作看不見,隨便讓孩子去折騰。
當孩子主動去搶人家玩具時,父母可以及時制止孩子,告訴孩子直接搶是不禮貌的行為,如果實在想玩,要先徵求別的小朋友的意見或者拿自己的玩具去交換,引導孩子用正確的方式來處理問題,而不是直接伸手“搶”。
好孩子都是教出來的,壞孩子都是被慣的。
果媽寄語最後,提醒爸爸媽媽們注意這麼幾點:
1、不強迫孩子分享,尊重孩子的意願
2、不隨意處置孩子的所有物
3、鼓勵孩子用語言說出自己的需要和感受
4、接納孩子的壞脾氣
5、不害怕孩子的負面情緒
孩子間的相處有他們自己的方式,我們家長的適當引導和幫助,是為了讓他們學會去處理自己小圈子裡的矛盾,提高孩子的交際能力。
時刻記住,這才是我們的目的所在。
我是兩孩媽媽 - 果媽,一直從事教育行業,正面管教踐行者,專注分享科學育兒知識及乾貨文,解決爸媽育兒煩惱,讓爸媽和孩子一起快樂成長。
-
1 #
-
2 #
這段時間正為這個犯愁
-
3 #
我家一歲兩個月時就有物權意識,別人拿他玩具他看到了會吼叫,開他車他會把別人邊喊邊往下拽。
孩子玩具被搶,直接搶回來?不!聰明的家長會這麼做#聰明孩子養成記# #0-6歲孩子育兒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