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寶寶從出生開始,要經過很多關的訓練,從最開始的翻身到走路,再到最後的穿衣說話,每一個關卡都需要父母進行幫助。

老一輩的觀念就是孩子是不是一個能說會道的人,和孩子的舌頭形狀有關係,孩子的舌頭是尖,大家就認為這個孩子能說會道。孩子的舌頭是圓的,老人就會認為孩子說話比較晚,孩子說話真的和舌頭的形狀有關係麼?

一、不要相信傳言

表姐的孩子到三歲的時候還說話不利索,我一直勸表姐帶著孩子去醫院看一下,但是表姐說孩子的舌頭是尖的,說話肯定沒問題。只不過男孩子說話都比較晚,所以不用過多的擔心。結果就錯過了孩子的語言黃金期,家長費好大的功夫鍛鍊孩子說話。

孩子說話的早晚以及是不是一個能說會道的人,和舌頭的形狀一點關係都沒有,老一輩人說孩子舌頭尖就能說會道,這都是沒有任何事實依據的,都是傳言不可信,家長不要因為相信這樣的傳言錯過孩子說話的黃金期。

二、語言訓練期

相對於男孩子女孩子說話就更早一點,有的女孩子甚至不用家長過多操心說話就很流利,但是男孩子家長怎麼教都學不好。一般情況下2歲到3歲就是孩子語言能力突發猛進的一年,也被大家稱作是語言訓練期。

孩子到底說話能不能利索,說話早晚和家長的干預有很大的干係,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語言能力突出,現在的社會就是需要一個語言能力突出的人,怎麼才能正確的引導孩子說話呢?

三、引導孩子說話的正確方式抓住關鍵點

孩子剛開始學說話的時候,肯定會有一個關鍵點,就比如叫爸爸媽媽的時候,可能就會把重音放到一個字上面。家長在引導孩子說話的時候,就要把詞語上的重音多強調幾遍,說話的時候要放慢速度,這樣可以讓孩子更好地掌握語言。

不要過多地重複

很多家長在引導孩子說話的時候,都會進入一個誤區。總覺得教孩子說話就是應該不斷地重複,有的時候這一個片語甚至會重複十幾遍。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孩子的學習慾望都是有限的,當你重複太多遍的時候,就容易讓孩子失去學習的耐心。

當你教給孩子一個新的片語的時候,重複三遍到四遍就可以了。如果孩子對這個片語感興趣自然而然就會跟著父母學習,如果孩子對這個片語不感興趣,家長也不要強逼著孩子學習,過一段時間在教也可以。

用正確的語言交流

有的家長覺得孩子不喜歡和自己交流,是因為父母說的話孩子聽不懂,或是父母說的話孩子不感興趣,所以就學著孩子說話的方式和孩子交流。其實這樣的做法才會讓孩子產生一種錯覺,自己說話的方式就是正確的方式。

寶寶還小並不具備識別的能力,父母應該緩慢的發音並配上誇張的表情,這樣就能夠吸引孩子的注意,也能糾正孩子的發音。父母還可以在教孩子發音的同時,配上相應的動作,這也是加深孩子的印象。

比如吃飯這個片語,家長可以在教孩子發音的同時,做出吃飯這個動作,這樣孩子就明白這個片語代表什麼意思了。對於孩子能不能和父母正常溝通有很大的用處,同樣的道理可以用在洗手洗臉等諸多方面。

鼓勵孩子多表達

孩子在剛開始學習說話的時候,很多發音都是不準確的,家長在糾正孩子發音的同時還應該多鼓勵孩子說話,讓孩子能夠更勇敢的和父母交流。不要因為孩子說話發音不標準就笑話孩子,容易在孩子的心理留下陰影。

個人觀點

寶媽不要迷信傳言,很多傳言都是空穴來風,根本沒有科學依據,孩子說話的早晚以及表達能力強不強,和孩子舌頭的形狀一點關係都沒有。孩子語言訓練期就在孩子2歲到3歲的時候,父母應該把握機會引導孩子說話。

4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有個愛花錢敗家的媽媽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