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回老家,堂弟的閨女5歲了,還從沒有喝過水,喝水就喝用牛奶代替。還有的孩子只喝飲料,不喝白開水。試想,孩子怎麼知道牛奶和飲料?如果不是父母給他們引上路,他們怎麼會只喝牛奶和飲料呢?我們都知道這樣做的危害,但是孩子應養成這樣喝水的習慣,想改變也難了。
還有的孩子吃飯挑食。經常有家長抱怨孩子不愛吃飯,有挑食、偏食的行為,孩子僅吃幾種自己喜歡或習慣的食物,由於對食物不感興趣,吃得少,又吃得單一,因此,既不利於營養的攝入又不利於健康的發育。但弄成這樣的後原因也肯定是有父母。在孩子吃第一口飯的時候,就沒能正確的引導。人的腸胃都是有記憶的,對不喜歡的有了記憶,再改變也就難了。
還有我的孩子兩歲,特別喜歡消防車。給他買了幾輛消防車的玩具,自己經常拆卸,玩耍並拿來救火,玩得特別高興。看他特別喜歡消防員救火,就用平板兒搜了消防員救火的動畫片兒給他看。不成想看了幾次,壞了,上癮了,開始天天叨叨著要看動畫片。有時玩著玩著就跑過來說:
“給我看幾集動畫片吧!就看兩集,看完就不看了。”
看到孩子一臉渴求的樣子,不忍心,心想就給他看兩集吧。可是看著看著,越看越上癮,越看越想看,就是在玩的時候也是心不在焉的。
這不又逢春節,出門做客,難免哭鬧。為了安靜,大人們能夠一起說話或者吃飯,就給孩子露搜出動畫片來,這樣就安安靜靜的看動畫的了。直接導致癮越來越大。就在剛才還要看動畫,看了兩集,關了,非得要再看一集。哭著喊著要看,是全身全家人沒有一個理他的,也沒有一個插話的,自己看哭的也沒有理他的,就又不哭了。
從自己小孩的身上我也意識到,孩子身上所有的問題都和父母有關係。
“扣緊人生的第1粒釦子。”而對一個孩子來說,第1次也尤為重要,吃的第一口飯,喝的第一口飲料,吃的第一塊糖,玩的第一次手機,看的幾次電視,有可能對他以後的人生產生巨大的影響。所以為人父母對待孩子的第一次,不能不慎重。
如果孩子們在吃飯、學習以及日常生活中存在不良習慣,那麼一定是因為父母的失職,過度的放縱。其實也反映出父母在教育孩子當中存在的問題。
一是可能我們真的不懂得一些教育的規律和方法。用錯的方式來教育孩子。可想而知孩子只能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二是我們在教育孩子當中。可能存在著偷懶的現象。有時為了自己能多玩一會兒,或者忙於自己的事情。就用看電視玩手機看平板兒這些孩子可能特別喜歡的東西。來吸引他們。而讓自己能夠多放鬆放鬆。久而久之,孩子可能就成癮了。
孩子身上出現了問題,那麼不要一味的責怪孩子,我們家長首先要明白因為自己的原因,導致了孩子出現了問題,孩子也是我們家庭教育不到位的受害者。
家長也需要有教育智慧與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