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心理學家菲利克斯·沃內肯和邁克爾·托馬塞洛曾經做過一個關於幼兒自發幫助他人的實驗。實驗場景中,幼兒和母親一起呆在房間裡。一位成年人走進房間,懷裡抱滿了東西,掙扎著想要開啟一扇櫃子門。房內沒有人望向幼兒,慫恿他幫忙或求助。但卻有差不多一半的幼兒決定伸出援手,主動站起來,搖搖晃晃走過去,為那個遇到麻煩的大人開啟櫃門。

達爾文曾在他的日記中記錄了兒子威廉成長時的一些行為反應。威廉6個月大的時候,他已經能夠感受他人的痛苦並作出反應,包括對哭泣的保姆表現出悲傷的表情。

透過進化生物學、發展心理學、文化人類學等多學科的研究進展,我們可以獲知,嬰幼兒已經具備成年人所具備的一些道德本能,包括道德感(區別善意和惡意行為)、共情和同情、原始的公平意識、原始的公正意識。耶魯大學心理學教授、最受歡迎的耶魯大學公開課教師保羅·布盧姆所著的《善惡之源》,在向讀者闡釋人的道德本能時,強調可以從嬰兒的道德本能來審視成年人的道德心理——成年人完全可能像幼小的孩子那樣善良,但也會像孩子那樣陷入道德有限、道德衝突。道德困境的奧秘其實恰恰在於此,保羅·布羅姆認為,人們如果要讓自己擁有更為深刻的道德洞察力,提升道德境界和智慧,就必須超越嬰兒期至成年期的道德侷限、善惡侷限。

書中介紹了耶魯大學嬰幼兒認知中心研究嬰兒道德反應的方法和實驗過程。實驗證明了嬰兒已經具備至少是初步的善惡判斷能力;也證實了達爾文日記中記述的嬰兒具有共情能力的結論。嬰幼兒的分享精神甚至遠遠超出常人,一些孩子願意跟其他孩子分享自己的玩具,而那些不願意分享玩具的孩子會招來父母批評,保羅·布盧姆認為這種批評可能並不公平,因為作為成年人的父母同樣不願意把自己的車鑰匙交給陌生人。

心理學家威廉·戴蒙在20世紀70年代的研究證明,嬰幼兒還具備某種“平等偏見”,反對父母或實驗者對在實驗中付出更多努力的其他嬰幼兒分配更多獎勵。這事實上是人們期待平等分配本能的源頭。“最後通牒博弈”實驗證明多數人寧可自己什麼都得不到,也不願意接受他人安排的不公平分配;但與之同時,如果撤掉“最後通牒博弈”中的強制環節,隨意指定分配者並允許其隨意分配份額,大多數被指定為分配者的人會給予另一方較多的份額,而不是按照經濟人的理性使對方的份額最小化。這說明公平意識會推匯出慷慨的行為。

然而,如果在考察公平、平等價值的實驗中,將分配品改為更能夠牽動實驗者獨佔慾望的物品,例如在兒童參加的實驗中,將分配品換成糖果;在成年人參加的試驗中,將分配品中的金錢數額大幅增加,公平和慷慨就大大弱化了。成為分配者的孩子會將更多糖果分給自己,成年人的自私傾向也變得更為顯著。這正是保羅·布盧姆所說的道德有限。

有趣的是,書中提到了中國網際網路近些年來頗為流行的“人肉搜尋”,即網民扮演道義復仇者,就與自己完全無關的損害公共利益、傷害他人、踐踏傳統道德的個人或群體,發起人身攻擊。這被保羅·布盧姆稱為“利他懲罰”,可以認為這是基於道德共情、公正意識演化出來的行為方式,透過懲罰損害道德程式的他人來維護道德秩序。兒童也會參與“利他懲罰”,最常見的就是向老師或家長打小報告,仍是出於追求公正的訴求。很顯然,不管是打小報告,還是“人肉搜尋”,都很容易從公正意識驅動下的道德行動,升級變質。

道德心理也有其陰暗面。

一是特定背景下形成的道德偏見。在道德感、共情和同情、原始的公平意識、原始的公正意識等普世共同的道德本能之外,不同社會、文化背景下還形成了大量的道德偏見。這些道德偏見的力量相當強大,以至於可以在低齡兒童的頭腦中根深蒂固。

二是道德狹隘以及因此引發的厭惡感、清除行動。“如果你想把某個群體徹底消除或者邊緣化”,就需要首先從道德上將對方列為異類,用道德上追求潔淨(純潔)的心理驅動自己理直氣壯的作出排斥、清除行動。

三是道德有親疏。人們更傾向於幫助親友,當然,一般情況下也不願意傷害或欺騙陌生人,但很難像幫助親友那樣慷慨幫助陌生人。

要做一個好人,當然需要回歸善惡之源,去洞察人在嬰兒時期就已經具備的道德本能,這是人道德行為的基礎,也是社會秩序的基礎。我們還要衝突道德偏見、道德狹隘的束縛,增強對他人、其他文化和行為方式的包容。保羅·布盧姆還專門提到,道德行為還受到理性的啟動或約束,我們有理由積極發揮理性思考的力量,讓自己更善於道德思辨。

所評圖書:

書名:《善惡之源》

譯者:青塗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2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白酒寶寶”火了,喝果汁喝出“白酒範”,網友:小姨成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