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過年,難得同城的朋友們聚了聚,大人們搓起了麻將,孩子們到旁邊的公園撒歡。

陽光中,活潑的小野馬們爬上爬下,穿著泡泡裙的小公主思思被媽媽拉了回來,嫌她弄髒了漂亮的小裙裙,像個小紳士的雷雷也被喝止了爬高踩低的危險行為,孩子極不情願的安靜了一下,稍不注意又竄到了假山上。

一個下午,雷雷屢教不聽,被罰不能吃冰淇淋;小公主思思膩在媽媽身邊玩泡泡槍,眼睛卻巴巴望著土坑裡,玩得臉上身上都是泥巴的小哥哥,她其實也想去掏土、找螞蟻的吧?

孩子眼裡有趣的事,或許是大人眼裡麻煩、危險的事。孩子們的世界,在大人過多的介入中,已搖搖欲墜。

李欣頻在《十四堂人生創意課3》中的說法,一直迴盪在我耳邊:

“現在很多小孩,他們的創意正是最多、最好的時候,等到孩子慢慢長大,大人會說這個東西不能碰,那個事情不能做,到後來就變得壓抑退縮,對很多東西變得沒有知覺。不良的教育,就是把一個好好的、活生生的人,變成植物人的過程。”

為什麼在今天,創意越來越稀缺?為什麼我們明明都很用心培養孩子,但隨著孩子長大,卻經常事與願違?

同事的女兒鋼琴考過了十級,但從那以後再沒摸過鋼琴,她對媽媽說“我討厭鋼琴”,是什麼摧毀了她心中喜愛的願景?

我們大多數人也在長大的過程中,遺失了孩子般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即使刻意去放開自己的思維,思想所及之處,也一片白茫茫,像被線牽住的風箏,無法真正高飛。

李欣頻的話,清楚點醒了長大過程中的那些限制我們想象力、創造力的東西。

孩子內心都有十萬萬個為什麼,長大卻沒有了,是疑問都得到了解答?或許是,但從沒質疑過答案嗎?從沒想過去追尋新的答案嗎?

這個世界,未知的領域遠遠大於已知,但是越長大,我們的疑問卻越少,這是否說明,隨著長大,我們的求知慾與創造力卻在減弱。

小孩子正因為無知,所以他的行為是無厘頭的,是沒太多限制的,所以往往能充滿各種奇思妙想,因為無知,反而無限制。

“知”本身,代表著一定程度上的知識,但知識是把雙刃劍,它能提升我們的認知水平,但若止步於此,也會成為限制我們思維,固化我們思維的桎梏。

在我們對孩子說這不行,那不能的時候,在我們為孩子劃出道道,為了省心,替他規避一切風險的時候,也斬斷了他通向體驗大門的觸角,變成越來越沒有知覺的麻木的人。

孩子喜歡爬樹,因為危險,會被禁止;孩子喜歡玩水、玩沙、玩土,也會因種種原因被限制,孩子世界裡的許多創意想象,會因為符合大人的認知而被表揚,或不符合而被糾正。順從大人的,就是聽話的乖孩子,反之就是不聽話的壞孩子,要被群起而攻之。

在這樣錯誤資訊的引導中,“懂事”,彷彿成了成長的最佳標誌,而“懂事”本身卻意味著放棄自己的想法,迎合他人。

試想一下,我們有多少小孩,特別是城市裡的孩子,沒爬過樹,沒下過河,沒翻過牆,甚至沒打過架,外表乾淨漂亮,卻像木偶,失了孩童般的調皮機靈,對一切充滿著好奇和無窮的探索欲。

李欣頻在書中寫道:

“要感謝每一段獨特生命的意義,如果能在80歲時感謝自己12歲逃學、24歲被情人拋棄、36歲被公司解僱、48歲生意失敗、52歲生病開刀、64歲親人離世......那表示這個人的生命視野,已經可以包含四季盛衰、生老病死,具備春去冬來春又回的生生不息,表示生命中最強大的力量,已經被這個人找到了。”

這段讓我屢屢感動的話,暗合尼采的思想,要成為自己的主人,不盲從任何教條,而要自己去探索生命,找到自己生命最強健的力量。

所以,別怕孩子犯錯,除了生死,除了大是大非,人生的很多錯誤、挫折、失敗,都是增長生命力量,豐滿人生的財富。而我們窮其一生的終極目的,不正是要過豐沛、強健的一生嗎?

我所體會的陪伴孩子,還有一層意思,就是陪著孩子去探索那些他感興趣,卻因為危險不能讓他單獨做的事。

孩子的求知慾和好奇心是最可貴的,它值得我們多花一些時間陪伴他們一起探索,學會駕馭風險,而不是因危險而放棄一切探索。

生命中的每一個暢想,都難能可貴,因為都是成長的契機。被規劃好的人生好不好呢?當然也有可取之處,勝在穩定,但生命的可貴就在於它巨大的創造力,孩子們最大的成長,不是接受安排,而是挑起自己人生的重擔,成為人生的主人。

曾經的青澀、無知,並不可笑,那些無畏風雨,生命向上的努力,正是成長最好的姿態,生命的每一段歷程,好的、壞的,都是經歷,而這些經歷,是成長最豐沛的養分。

所以,有些經歷不應該被人為規避,親自攀爬高峰,遠比坐飛機抵達目的地更來得暢快恣意,怕什麼錯誤呢?循規蹈矩的人生,一眼望到頭的人生,也很難坦然面對生死,無憾自己活過吧。

“想要恢復創意,很簡單,就是回到孩子般的狀態,對什麼都好奇、完全沒有成見、沒有框架地去看這個世界。”

所以,無論家長、老師,我們需要提醒自己,不要擋孩子的路,別將我們的框架與價值觀強加給他。

錯誤的行為,我們需要從道理上引導他,去自己思考,用自己的方式去看這個世界,得出自己的答案。我們最大的作為,是刺激他去思考,引導他去探索,而不是為他安排好一切

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真正的教育應該是啟發式的,要引發孩子們提更多的問題,並且學會自己去解決問題。

而他們的應變力、學習力、適應力都在對對錯錯的實踐中一次次加強,從而讓生命更加強健,不是嗎?

美國前教育部長理查德·賴利曾指出,2010年最迫切需要的十種工作,在2004年時根本不存在,我們必須教導現在的學生,畢業後投入目前還不存在的工作,使用根本還沒發明的科技,解決我們從未想象過的問題。

這段話深刻揭示了,未來發展的無限可能,無論老師,還是家長,我們都屬於現在,而孩子們屬於未來。我們不能用有限的現在,去限制孩子未來無限的可能。

《放牛班裡的春天》中那個音樂老師,他的勇敢正在於,他突破了體制的觀念,拋開了好孩子、壞孩子的設定,用自己的音樂夢點燃了孩子們的創意夢想,讓孩子們走出了“壞孩子”的標籤,重拾自己人生的主動權。這個老師能力很強嗎?不,他只是不用規則教條去限制孩子的可能,面對孩子的惡,他用耐心去啟發他們心中的求知慾,為他們無限的精力與好奇心找到正確的使力方式。

導師的職責是傳道授業解惑,但其中最重要的莫過於用自己的生命積澱,去點燃孩子的夢想,保護學生們的求知慾。

學習要下苦功夫,但學習的過程,是開啟思路,而不是被種種規則定義固化,作繭自縛。

蝴蝶在破繭的時候,若有外力的幫助,它將永遠不能展翅飛行;小鷹若沒有老鷹媽媽狠心趕下懸崖,它也將永遠學不會翱翔九天。我們的孩子們,是繼續將他們困在一個安全的地方,定時投餵,還是將他們交還給他們自己的人生,去經歷風霜?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

End.

13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我家是動物園》講繪本做手工